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华为发布全球联接指数 量化联接价值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9-17 09:23 围观1202次

  【中国,上海,2014年9月16日】华为今天在上海召开的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CC)上,正式发布了全球联接指数(GCI),这是业界首次对国家和行业联接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量化评估。

  华为全球联接指数的研究覆盖了25个国家、10个行业,基于经济学供需理论以及企业价值创造体系,从国家与行业两个层面展现联接的价值。所涉范围包括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智利、巴西、肯尼亚等新兴国家,这些国家占据了全球78%的GDP规模,68%的人口,行业方面涉及金融、制造、教育、运输和物流等十大类别。

  9月16日,华为公司战略Marketing 总裁徐文伟在上海召开的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CC)上,正式发布了全球联接指数(GCI)。这是业界首次对国家和行业联接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量化评估。

  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大会上表示:“华为聚焦管道战略,一直在做联接,今天已经帮助全球1/3的人实现了紧密的联接沟通。基于华为在全球范围积累的联接经验,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科学、全面、客观地测评联接对这个世界的价值。”

  全球联接指数调研发现,联接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华为对2个维度16个指标的研究分析得出,联接指数每提升1点,人均GDP增加1.4%-1.9%,发展中国家的提升会明显大于发达国家。在本次调研的25个国家中,德国的联接指数全球排名第一,借助ICT驱动工业革命4.0,从而保持良好的竞争活力。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的ICT政策也获得了加速发展,智利、肯尼亚、埃及等国家的联接指数在增长空间维度排名前列。一个乐观的事实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已经把ICT投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统一规划充分释放ICT潜力,驱动国家经济的良性增长。

  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1000亿的联接,其中90%以上将会来自于各种智能的传感器,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加入到联接中来。未来所有的企业都会成为互联网企业,借助联接的力量缩短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释放出产业创新的巨大潜能,驱动创新焦点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迁移,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

  全球联接指数的研究显示,65%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加大对ICT的投资。金融是所有10个行业中联接指数调研总分最高的行业,71%的金融企业表示未来两年ICT投资增长将超过5%。

  通过对各个行业在ICT战略认知和ICT价值收益两方面的研究,全球联接指数采用了联接四象限模型的方法,将十个行业划分为变革者、战略家、实干家、观望者四大象限,直观呈现不同行业在数字化变革中的不同地位。处于变革者象限的企业认为,ICT是所有业务活动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并不断加大对ICT的投资,积极地重构其业务模式。金融、教育、石油天然气和制造等行业在ICT转型中表现突出,处于变革者象限。联接四象限有助于企业掌握ICT数字化重构的进程及未来的趋势变化,进而有效地进行策略调整。

  调研显示,移动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企业拥抱ICT转型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四大技术基石。华为预测,到2020年,全球ICT支出将增长到接近5万亿美金的市场空间。今天,ICT已经由过去以提高效率为特征的支撑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联接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之后新的生产要素。

  徐文伟表示:“我们希望全球联接指数不仅能成为评估国家和行业ICT发展的一个指标, 更能成为产业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的一个参考。面向未来,华为将与行业伙伴更紧密地协作,让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共同携手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更多信息,请访问全球联接指数专题网页: www.huawei.com/gci

  --全文结束--

  【华为公司简介】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坚持以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为愿景,坚持围绕客户需求的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企业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通过全球专注敬业的15万名华为人,致力于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创造最大的价值,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目前,华为的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华为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由员工持有全部股份的民营企业。欲了解更多详情,请参阅华为官网:www.huawei.com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荔枝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