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访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秘书长骆桂明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5-04-02 11:08 围观9131次

  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和国家立法是破解中小学图书馆问题的根本之道

  ——访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秘书长骆桂明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叶梅)早在201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秘书长骆桂明就写过《唤醒沉睡的中小学图书馆》,文中谈到了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五年过去了,记者再次问到这个问题,骆桂明给出的答案是:“情况有所改善,但是问题依然严重。”

  在骆桂明看来,图书馆的问题很难仅通过图书馆系统来解决,就像教育问题不能仅靠教育系统和学校来解决一样,都需要全社会、多部门的联合行动。而中小学图书馆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问题。

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秘书长骆桂明

  应试教育和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是一对“天敌”

  记者: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依旧很严重吗?

  骆桂明:是的,而且可能比一般人想的还要严重。我去年走访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20多所中小学校的图书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规模的差异,这些图书馆的馆舍设备、工作人员数量和水平、藏书情况等可以说差别非常大。条件好的学校,有单独的图书馆大楼,8名全职工作人员,硬件和管理都很先进。而条件较差的地方,只有一间很小的图书室,不仅书少,还不太适合学生看,管理人员只能算有半个,因为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甚至在北京的一些区县,在广东惠州的一个县,也就是我们感觉经济发展还算不错的地方,有的学校图书馆还没有实现计算机管理,甚至没有计算机,还是传统的封闭式管理。

  记者: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经济因素吧?

  骆桂明:的确,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但是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问题,不只是硬件建设问题,从根本上看,还是应试教育问题。越重视应试教育的地区或学校,往往越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和应用。比如我见过有的学校图书馆建得很不错,计算机就有300多台,但学生却很少去,为什么?一方面,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要做很多题、背很多书,没有时间去。另一方面,老师和家长也不鼓励学生看“闲书”。图书馆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或是成为学校应付检查和参观的“幌子”。建而不用,图书馆的价值又何以体现?

  记者:所以您认为是应试教育阻碍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骆桂明: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和中小学图书馆就像是一对“天敌”,如果我们教育的“指挥棒”还是考试、分数,那么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问题就很难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我们只有真正走向了素质教育,才能把图书馆建好、用好。其实,爱看书是孩子的天性。

  记者:您说过“让图书馆成为教室之外的另一个课堂,是中小学图书馆事业应有的题中之意”。要实现这个“题中之意”,关键是什么?

  骆桂明:关键是改变现有的“人才观”。这和素质教育是一脉相承的。长期以来,我们主要用“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用考上大学作为人才标准。事实上,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是多元化的,因材施教,才能让孩子释放天性,认同行行出状元,才能改变独木桥式的教育结构。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校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仓库,就会让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成为天才的学生变得平庸,图书馆也不会受到重视。所以我们要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改革考试制度。现在正在朝着这方面发展,比如会考的时间分散、门类减少,考试内容也不局限于书本,学生的实践作品也部分计入成绩,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动力去阅读。所以教育改革不能仅是某一层面的,必须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改革才能见效。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图书馆

  数字时代,图书馆更应注重资源质量建设

  记者:信息化时代,阅读已经走向随时随地,那么原来对于图书馆的一些要求,如生均册数等,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

  骆桂明:只看图书册数显然是不科学的,而且容易引起采购中的一些“短视行为”。比如,有的学校会购买一些折扣很低的劣质、过时的或是不符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来凑数。还有的图书供应商低价中标后,在实际供货时会调换一部分图书,以次充好。因此,生均册数不用要求得太死,关键是各地区、各学校要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识字量、课程开设情况等,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适合阅读的图书。而且信息技术下的数学化阅读、资源共享等方式,也方便了馆际图书流通,可以解决部分问题。

  记者:有些省市建立了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公共平台,这对因为经费不足而无法购买更多资源的中小学图书馆来说应该有很大作用吧?

  骆桂明: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一些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利用率并不高,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数字阅读要依赖于设备,而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信息化程度并不高。二是这个平台的建设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比如不同公司的数字资源的文件格式不统一,或者各个学校所采用的系统不兼容等,都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三是这些平台的形式或是内容还不够吸引学生。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但是数字阅读终归是一种趋势?

  骆桂明:数字阅读确实有其方便之处,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我认为它应该是纸质阅读的一种重要补充。因为过早过多的数字阅读,对青少年的视力伤害较大。同时,容易导致阅读浮躁和阅读碎片化,不利于修身养性。尤其是经典著作,需要体味、思考、批注,这方面纸质图书更占优势。这对处于识字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记者:关于藏书质量的保证,编制藏书目录应该是有效方法吧?

  骆桂明:是的。国家图书馆少儿馆已连续两年发布了《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基本馆藏目录》(2012版、2013版),2014版于2015年1月完成评审工作,择日发布。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编制《中小学图书馆(室)配备核心书目》。我们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也会根据每年新出版的图书编制推荐目录。另外,有些省市也编制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推荐目录。这些都可以作为图书馆采购的参考。但这些目录是推荐性的,如果能够以教育部的名义发文成为行政命令,执行的力度会大一些。而且还要组织不同层面的检查,才能保证落实。

  记者:有了这些目录,学校在采购时自主权会更大一些吗?

  骆桂明:目前中小学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权已经由中央下放给了地方,有的是集中在省教育厅,有的已经下到了地市的教育局。有条件的地方在招标采购前会举办图书展示活动,各所学校可以来看,提出各自的需求。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图书馆可以自己选择一部分。但从整体上看,基层学校图书馆获得的信息量和样书都比较少,单独采购规模也小,所以目前还是以集中采购为主。

  从“图书管理员”向“图书馆教师”转型

唐山市丰南区实验小学图书馆

  记者:经常有人提到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中小学图书馆发展,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骆桂明:这个问题有历史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辅助和服务部门,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上就能反映出来。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不是由教育部门说了算,而是归区县的文化系统管,而且还没有高级职称的职数。比如按照一个图书馆有40万册藏书才能有高级职称职数的要求,很少有中小学图书馆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样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发展和职称晋升就有很大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阻碍了人才的流动。

  记者:这样影响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还是我们对图书馆教师要求不高?

  骆桂明:主要还在于我们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以前实验室和图书馆都归教育部条件装备司管,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一样,叫“员”,实验员、图书管理员。现在看来,比较合理的应该是走“教师序列”。比如日本的《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图书馆员工的专业职务定名为司书教谕(教谕即教师),并规定取得司书教谕资格,必须首先取得教谕资格,其次应完成司书教谕的讲习课程学习。同时,建立了基于工作经验积累和能力评价的专业职务晋升制度,司书教谕个人的、集体的业务研修制度,以促进中小学司书教谕的专业化发展。其实,图书馆工作比任何一门学科教师面临的问题都复杂,像美国的图书馆教师大都在教育学院进修过有关课程或取得了专业学位,同时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

  记者:对于图书馆教师如何更好地参与教育教学工作,您有哪些建议?

  骆桂明:新课标提出,图书馆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所以图书馆教师可以帮助学科教师做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比如根据一些知识点整理出相关的文图音像等资料,以便开展情境教学。有一些课程,如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的相关内容,就可以直接在图书馆上,便于学生随时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并开展讨论和探究。此外,还可以开展阅读指导课、讲座、选修课等。图书馆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学生研究和实验的指导者,更应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的直接参与者。

  记者:其实图书馆教师可以开拓的工作内容有很多?

  骆桂明:是的。“有为才有位”,图书馆老师要想办法提高服务范围和水平,体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做好归档工作,包括学校重大活动和事件、专项活动、教科研成果、师生阅读心得辑录等,还有建立地区特色档案,如人物、建筑、物产等,以形成本校、本地区的特色图书馆。另外,中小学图书馆可以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加强合作,甚至可以将其作为常设培训基地。一般每个县至少都会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教师可以去那里学习管理方法,还可以通过馆际合作方式为少数有特殊爱好的孩子提供相关图书,就不用学校购买了。

  制定《中小学图书馆法》是我们最应向国外借鉴的

  记者:国外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骆桂明:要说借鉴,最根本的就是制定《中小学图书馆法》,这是解决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发达国家一般会通过立法方式确保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如美国,有联邦的图书馆法、中小学教育法案,各州也有学校图书馆法。这些法律法规保证了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和经费。前面谈到,日本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职务。我国如果也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地位、性质、功能、经费、任务、人员专业职务资格等从法律层面做出规定,那么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就有了更强大的保障。

  记者:眼下国家政策在中小学图书馆投入方面有什么“利好”消息吗?

  骆桂明:国家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截至2013年12月,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的资金共计355.04亿元。其中有47.63亿元用于购置图书。2014年 “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达310亿元,比2013年提高50.77%。这些资金有一部分就要用于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而且用于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也为图书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现在,我国每年的教育投入已达GDP的4%。这些都会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教育部2003年发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正在新一轮的修订中。同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正在制定《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指导意见》。这些都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