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上海普陀区:走向均衡与优质的教育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4-12 09:13 围观1382次

  4月9日,记者在上海教育博览会普陀展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普陀教育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解决区域教育难题为导向,将“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作为教育治理的重要使命,坚持围绕“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这一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均衡;通过信息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提升质量。让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高效“引擎”,探索出一条破解区域教育治理难题、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共建共享,追求均衡与优质教育的发展之路

  普陀教育信息化起步于2002年,近年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区域教育始终聚焦“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的教育理念,依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与要求,以满足广大师生教与学的需求为出发点,创新思维、积极变革,注重深化应用,先后摸索出微视频、“J课堂”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学生即用户。教育教学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位学生。学生即是教育信息化的直接用户和最终用户。普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为了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J课堂”研究团队首先组建团队,致力于开发出“生动、新颖、核心、精练”的微视频,力求能够另辟蹊径(讲得生动)、精益求精(内容新颖)、画龙点睛(直指核心)、惜字如金(语言精练)。微视频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也带动了区域更多的教师开展微视频的录制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支涵盖各学科、各学段的微视频研究队伍,研发积累了从小初高各学段,各学科,包括基础型、扩展型和探究型的微视频,开发了“艺术新空间”、“学霸教你学”等区本化微视频。

  为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普陀区幼儿健康与安全管理平台以“监测为基础,安全为过程,分析为依据,干预为手段,健康为目标”的特征,集轻量工作、动态管理、多元服务功能为一体。该平台目前覆盖全区78个托幼机构,123个教学点,为28105名在园幼儿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幼儿每日的午餐、午睡、运动、情绪等情况,并对幼儿生长发育指标、出勤率、传染病、意外伤害等情况进行采集、统计和分析,形成针对幼儿从进园到离园的全过程跟踪与监控,完善家园共育的保障机制,真正将健康与安全落实到幼儿园活动的各个环节,构建出和谐的健康教育生态圈。

  学校即创新主体。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激发创新主体——学校的主动性。普陀教育采用了以“普陀J课堂”为代表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在达成价值认同的基础之上,采取“学校自主申报”的方式,将有想法、有思路、有兴趣的学校组建成一个研究团队,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共同攻克教育信息化变革难题。从无到有构建起区域“J课堂”学习平台,供区内全部师生免费共享与使用。

  目前,区内已有657名教师和11546位学生注册账号,免费使用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上千段优质微视频(包括学习平台上的423段视频和园方杯竞赛微视频栏目三年来积累的约700段)。至今,普陀区“J课堂”项目已组织遴选了两批实验学校,第一批21所(2014年),第二批18所(2015年9月),共计39所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等多个学段。区域“J课堂”研究带动了区内学校信息化研究的热情,提升了区域的信息化研究整体水平,保证了区域资源共建水平的不断拓宽和深化;也通过优质资源共享的途径,帮助了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如金鼎学校,上海市唯一一所九年义务制教育模式的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寻找到教育质量突破的方式,从区域层面切实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高中学校围绕办学理念,长期持续地深入研究实践,创新性地探索出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曹杨二中)、网上走班(晋元中学)等信息化融合发展与应用模式。曹杨二中秉承“文理相通、人文引领”的办学理念,从本校实际出发,构建了曹杨二中数字化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基本框架,包含“基础行为”(日常行为表现)、“博学创新”(学生基础性、拓展型、研究型等学科类型的学习状态与结果)、“体育健康”(身体发展状态)、“审美体验”(艺术修养成长过程)、“实践活动”(参与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和评价)、“君子风范”(学校育人核心理念)六个部分。它具体涵盖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关爱他人、行为举止、自我约束、出勤情况、社会实践、集体活动、团结合作、志愿服务、学业水平、学习态度、作业状况、课堂表现、拓展研究、心理发展、体育健身、特长表现等18项重要指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晋元中学在“选择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持续十年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网上走班”教学,从“实体走班”形式,到“网上走班”形式,再到“实体走班”和“网上走班”一体两翼融合互补,逐渐走出新常态——学生自己“订”目标,自己“挑”内容,自己“选”方式,自己“评”效果。晋元中学已开发网上课程1441节,先后荣获上海市第十一届、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回归本源,探索教学与技术融合的创新之路

  信息技术是新课程背景下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课程之一,是学校教育摆脱应试教育束缚,推进素质教育的绝佳平台。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强化融合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

  为创造而学习。随着区域“J课堂”研究的不断深化,老师开始更客观地审视区域共享的微视频,探究并发掘微视频的教学价值和学科价值。学生的思考和视角非常独到:“老师们做的微视频就像重读教科书,不够幽默风趣,这样的微视频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为了解决同窗同学遇到的疑难问题,萌发出制作微视频帮助同伴的想法,主动地系统性梳理相关知识点内容,并完成微视频脚本设计,百花齐放地创新出游戏版微视频(如铜川学校六年级樊龙颖同学创作的“分数擂台赛”)、学霸版微视频(如洛川学校九年级吴依依同学创作的“跟着学霸学化学”)、幽默版微视频(如万里城实验学校八年级马逸同学创作的“秒杀感叹句”)等。在区域“J课堂”的研究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着创客精神,燃起区域“创课”探索的星星之火。区教育局借此时机,在全区建立了五大创课中心,助力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为创造而研究。区教育局充分激发一线教师的创造激情和创新动力,通过实地调研众筹式地整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研发“J课堂”学习平台,通过迭代式设计从无到有地构建出一个“师生学习乐园”。在这个学习乐园中,各个学科的达人教师不仅是需求的发现者和使用者,更是学习社区的管理者和资源的维护者和实践者。为实现创造性的研究和教学,已逐步形成“学习乐园——微信订阅号——微信群”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环境。2015年6月,“J课堂”微信公众号正式对外发布,每周发布两期,目前已推送17期(逾20篇文章)图文内容,涵盖区域信息化动态、J课堂项目进展情况、特色学校、达人教师、专家报告等栏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凝聚众智,唤起研究与创新力量的智慧之路

  目前,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新常态,信息化要时刻促进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智慧教育应运而生。2015年12月,普陀区举行智慧教育实验学校授牌仪式,《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子课题研究拉开序幕。

  探索智慧教育的真谛。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提供最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施为能力的人才。

  开启智慧教育的研究。为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信息化环境中探索课程改革,以智慧教育建设为契机,依托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的研究,先后集聚起20所研究学校的力量,从智慧教育理论、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智慧教学模式研究、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研究等视角开展自主研究,发掘自身优势,相互合作共享,差异化发展,形成集成性和集团化办学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智慧学习”教育服务环境,把校园发展成为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智能信息服务管理为平台的的智慧校园。

  面向未来,迈向普陀教育跨越与发展的探索之路

  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但信息化给普陀教育带来的变化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普陀的经验”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通过行政适度干预的顶层设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整体推进教改思路的贯彻执行,在薄弱地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信息化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们通过“J课堂”平台上的微视频可以实现自定步调、自主学习,已经掌握的可以直接完成老师布置的测试题目,没有掌握或者掌握不熟练的的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直至对相应的内容深刻领悟。学生在复习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选择地观看微视频,完成自主性的复习。学生能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步调,查看个人的学习过程,比起传统学习方式来说,拥有了更自由、更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信息化让教师获得了超出预期的专业发展。“J课堂”培养出一批兼具信息素养和学科素养的达人教师团队。教师们制作微视频的流程需要经过“五步骤(选题、方案、设计、预录、录像)、三循环(教师个人层面,教研员学科层面,专家审核层面)”的修改流程,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设计水平因而有了较大的进步。老师们不断尝试概念新授课、实验教学课、习题讲解课等不同课型,并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学习环节,开始深入思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容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踏踏实实的研究与实践中,教师获得了快速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信息化让学校重构课堂和教学、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给社会诸多领域带来了冲击,然而尚未显著地撬动教育领域中的课堂结构。在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信息化始终在尝试寻找信息化环境下更合适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在区域“J课堂”微视频的探索中,不同的学校百花齐放,尝试着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走出一条新的变革之路。北海中学的初中数学团队提出并不断践行着校本化的初中数学四驱学习模式,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性应用提高了教学有效性。洛川学校的信息化研究具有发展基础,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段式教学设计,形成校本化的微视频研究系统模式。教院附校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成果再次应用于实践,形成了3L学习课堂模式,形成学校课堂信息化的探索路径。金鼎学校针对学校的随迁子女特点,开展基于“J课堂”的个性化分层教学,帮助了薄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光新学校作为一所办学基础薄弱学校,依托区域信息化研究,乘势而上,大胆变革,全面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被纳入教育部信息化专栏特别报道。

  “没有较好只有最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围绕着教育强区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区域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比较优势,聚焦于效率与公平,在“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理念和“互、联、网”办学思想引领下,普陀教育信息化必将充分发挥其引擎作用,带领普陀教育实现质量的提升与飞跃。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责任编辑:江平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