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K12教育APP遭吐槽 真正进校的产品是啥样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12-12 09:20 围观1337次

  ​11月30日下午5点多,韩冰接到家里的一个电话,“控诉”她上小学的儿子借用APP写作业之名,玩了45分钟的手机。她从家长端查到老师当天并未留作业。一场家庭争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周前,她写下博文《请问老师,为什么要令家长下载六个雷同的学习类APP?》,痛陈学校强制让家长下载教育类APP的要求,引发大量网友转发议论。得到大量回应的韩冰意识到,这不是她一个人遇到的苦恼。短短四天,她又结合网友的留言连写三篇关于家长对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某些做法的不满。

  强制下载、绑架评论点赞、产品粗糙烂制,博文中家长陈述的问题具体而明确。这里既有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也反映出过热的教育信息化市场乱象的一面,不可回避。

  自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后,教育信息化一直成为各地、各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动作。课前预习、课堂翻转、课后辅导,教育信息化产品改变着传统的课堂环节,也重塑着传统学校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成为教育界改革的共识。

  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被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在日常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广泛应用已较为成熟的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和工具,探索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与新工具。

  很显然,学校在使用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教育信息化热潮之下,低劣产品也乘虚而入。但细察之中,问题和矛盾并非无解。

  家长眼中的信息化烦与忧

  在接到家里“控诉”电话的第二天,韩冰又收到老师发来的通知,强调家长要经常使用某智慧校园云平台移动端,增加活跃度,以免影响班级成绩。这让韩冰气愤不已,她手机里已经陆续装载了7个教育类APP,都是应儿子学校的老师要求下载的。

  (图片来源:@韩冰马球 微博)

  韩冰最不满的是,有些APP下载下来后使用频率极低,APP打开后的内容为空,老师既没在上面布置作业,也没有上传学习资料。而使用频率较高的APP产品体验又非常糟糕。为了增加家校互动,老师要求家长在某APP里上传孩子在家的生活照,学生在学校的照片也被上传到上面。韩冰试传了几次,没一次上传成功。

  强制下载之外,韩冰还被老师“绑架”点赞评论。在作业类APP里,老师通常会把作业布置在平台上,家长要在看到信息后立即回复。互动社区里,老师发布的状态家长也要及时点赞评论,以增加班级活跃度,否则就是在班级评比中拖后腿。

  网友@乔炫 的孩子也在上小学,谈及手机上装的APP,她感慨“又多又麻烦”。作业辅导类APP,她下了不下三个,不同学科或者使用的时间段不同。每天@乔炫 都要对不同的APP进行更新并完成任务,还要监督孩子不能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老师为了不用批改作业,把任务全转嫁给电子设备和家长,他们只在后台教师端或者后台看看有没有异常。”这让@乔炫 觉得家长的负担更重了。

  关于学生用APP写作业的争议其实存在已久。传统的纸上作业迁移到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家长尤其不适。最大担忧就是孩子会沉迷电子产品,耽误学业,影响视力。这也对家长提出了更大挑战,能否更有效的监督和引导孩子。

  争议之外,也有家长非常认可某些教育类APP。有家长表示,某作业类APP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来让孩子完成作业,传统枯燥的作业形式有了很多趣味,孩子更愿意去主动做作业。某英语学习APP上既有图文,又有声音和动画,孩子可以听也可以跟读,这让家长觉得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增加家校沟通,让家长更加深度参与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进校的作业类APP往往有教师端、学生端和家长端。三端在信息上是互相打通的。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端口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也可以时时查看孩子作业情况。

  信息化必须是为学校而做

  家长的很多质疑归因起来,其实多是学校在推行信息化过程中方式武断,没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些真正有用和好用的产品。强推粗制滥造的产品,为增加活跃度绑架老师,从而绑架学生家长点赞评论。这本身就反映出学校既急于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又没有理解信息化的核心在哪儿,以致走入了很多误区。

  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从2013年开始就引入了作业辅导系统和智慧课堂系统。学生最先开始使用的就是课后作业辅导系统,在APP和PC端上做作业。三年下来,古美几乎没有遭到家长的阻碍,反而本科录取率翻了一翻。古美的经验是,信息化必须是为学校而做,不是为社会而做。

  这意味着学校无论是购买信息化系统,还是引入各类学习APP,都要基于自己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与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关联起来。

  古美结合自己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自主性不强的特点,先从引入作业辅导系统,辅导学生做作业。遇到不会的作业题学生可以在APP里随时听讲解。APP与学生的实际日常学习产生深度关联。当学生和家长真正感到有用的时候就会接受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并逐渐适应。

  教育类APP于学校而言只是个前端,更重要的是后端底层平台的打通,由学校老师来驱动,保证系统是学校可控的。就整个信息化系统来说,古美的做法是请校外的技术公司为学校开发适合学校的系统和软件,关联学校课程,让学生能真正用起来。

  即便是定制的学校系统,古美也没有强求家长必须购买与系统一致的平板电脑,而只是推荐型号,家长自愿选择购买,所有APP学生都免费使用。强推对学校而言是极为危险的一件事。一位教育信息化产品公司市场总监告诉芥末堆,在与众多校长的接触中,他发现,校长最关注两件事,一是产品对学校教学有没有用,二是为学生配备平板电脑家长会不会反对。

  从家长的众多抱怨中也不难看出,对于能实际辅助孩子学习的产品,家长的态度是开放和接受。韩冰也向芥末堆表示,她不排斥教育类APP产品,“这个东西我觉得是这样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好,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这个东西是很好的,不用你说,我们自己早下了。”韩冰说,为了练习英语口语水平,她自己都在使用两个英语学习类APP,使用体验非常好,也给孩子用。

  有教学价值的产品才能留存下来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粗糙的教育类产品通过各种资源进入学校,强制老师和学生使用。这是过热的教育信息化市场下涌入的乱象。

  在作业盒子CEO刘夜看来,这类以强推方式进校的产品其最终用户可能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校方。但一旦学生和老师不喜欢,还被迫使用,学校压力也会非常大。只注重渠道,而不打磨产品本身的进校路径终究还是走不长的。

  对直接面向C端的作业盒子来说,学生和老师是其最终用户。“我们的产品是老师自愿主动用的,如果学生不喜欢,家长不喜欢,老师是没有动力推的。”为了跟踪了解产品的使用情况,作业盒子建有核心用户群,开设有反馈电话,每个月收到上千个各类反馈。

  “对产品来说,最关键的是你的最终用户是谁。”刘夜解释。

  学生因使用APP做作业而长期沉迷玩手机,导致眼睛近视,是家长普遍的担心。一起作业总编辑唐晓芸认为,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讨论也由来已久,家长如何有效引导孩子使用手机、ipad是个很大的话题。她介绍,一起作业推出有护眼功能,每隔10分钟屏幕就会弹出提示,应该休息了。进校后,一起作业建议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老师如果使用一起作业APP里默认的作业题,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就只有10分钟。通常,老师使用APP布置作业的频率是每周两次。

  “不管是APP也好,教学软件也好,最重要的是要能够给教学带来价值,只有有价值的才能留存下来。”唐晓芸认为,有价值的产品要能够与学校的教学融合,包括教材同步,教研跟上,真正让产品用起来。

  进校产品还面临的一个敏感点是收费问题。很多产品是免费进校,但在产品后续会有附加的付费功能。一些平台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给出答案和成绩,但如果需要了解具体的解题步骤,必须开通增值服务功能,并向平台运行商付费。这让不少家长纷纷质疑平台强制绑架收费。

  对此,作业盒子刘夜认为,付费的前提是要有好的内容和服务。在产品机制上,要保证学生不付费也不会影响其使用产品的基础模块功能,更要避免使不付费的学生感到有压迫感或者道德压力,“如果不付费,小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这就是机制问题。”

  在11月19日的南宁教育装备展上,上千家企业摆出4000多个展位展示教育信息化产品。其中的绝大部分是面向中小学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可见一斑。 在如此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能胜出的产品一定是靠实实在在的品质留住用户,而非靠手中的进校资源。

  学校、家长、企业三方合力破解难题

  今年10月底,教育部发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报告称,23个省已基本建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15个省全面或基本建成省级教育数据中心,信息化教学应用基本普及。

  无论如何,6月份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才是大纲,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理顺教育部门和其他企事业机构的关系,形成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合力,是执行原则,所以校企合作打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不会变,关键是要看各方如何协作。

  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在普及之上有更深入的应用。这对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波波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的热潮下,如何借助相应软件和平台来辅助落地,是学校需要思考的。

  学校还需要理清的是,教育信息化发挥效用的前提是老师和学生愿意深度参与,也能够深度参与。这要求学校引入的信息化产品要能够适应实际教学情况,让老师、学生、家长真正愿意使用,而不是靠强制和无形绑架来做表面样子。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对家长而言也意味着一个很大的挑战。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孩子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基于手机、iPad 的学习场景越来越多。家长需要更加有效地引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需要家长更加注意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以保护孩子视力。

  对产品方来说,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是产品本身能否真正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痛点。

  实际上,针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乱象,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加强监督。扬州市教育局在11月24日发文指出,任何学校不得将教学软件作为布置作业的唯一平台,要保证不适用网络的学生也能正常完成作业,学校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过程中,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使用,更不能参与相关收费项目的宣传、推广和收费。

来源:芥末堆网 责任编辑:江平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加强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 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
    教育部12-14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加强教育App管理推动与“双减”政策衔接提出明确要求。通知指出,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完成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前,暂停中小学线上学科类培训App的备案工...
  • 班优入选:教育部全国教育APP备案名单公示名单

    班优入选:教育部全国教育APP备案名单公示名单
    教育装备采购网03-19
    为加强教育类APP的使用规范,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2020年1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范围内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
  • 教育部全国教育APP备案名单公示:希沃易课堂在列

    教育部全国教育APP备案名单公示:希沃易课堂在列
    教育装备采购网01-07
    2020年1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第二批教育APP备案名单。名单显示,希沃旗下产品——希沃易课堂通过备案。近年来,加强审核教育App已成为教育部门的监管重...
  • 教育部印发通知禁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
    滁州市教育体育局01-28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通知》强调,要开展全面排查,凡发现包含色...
  • 多部门联合调查教育类App 内容涵盖游戏及打赏
    IT之家10-25
    据央视报道,针对此前报道的第三方学习类App存在内含游戏、追星、打赏等与学习无关内容,以及其他违法违规、不适应中小学生内容,日前全国扫黄办、教育部门等多部门已经展开调查。根据此前央视新...
  • 教育地图APP率先探索素质教育 互联网新模式
    天极网04-25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何高效地寻找到优秀的素质教育资源,进而进行资源共享,打破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魔咒,让学校、学生、家长在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上共同受益,让素质教育这个事关民族...
  • 2017年度中国教育APP金榜正式发布
    教评网12-13
    2017年12月,中国教育报微信联合教评网对外正式发布2017年度中国教育APP金榜,100款好用、教育价值突出的APP入榜。进入本次榜单的100款教育APP,将以6大方面的20个细分领域进行呈现,具体包括学...
  • 教师进行STEAM课程实践可以借助哪些APP?
    教评网08-30
    在STEAM理念火热的当下,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的先行者都在做不同程度的实践尝试。作为一名不断尝试新事物、践行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STEAM理念呢?今天,教评网邀请来自上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