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新型足校是否收费? 别让校园足球产业化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5-03-09 16:11 围观411次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谈到了校园足球的最新进展:中央财政资金到位,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正在搭建,期待打造新型足球学校,师资培训需转变思路。(3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不止中央财政的校园足球专项资金已经到位,就是各地的校园足球资金也已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这意味着发展校园足球的资金已经有了充分的保证,用这则新闻非常传神的标题来说,就是现在不差钱了,校园足球只待始于“足”下。

  按说,既然不差钱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比较单一,也比较好办了,就是教育部门如何在足协的技术支撑下,一门心思地推广校园足球,真正让足球全面走进校园。可从上述建设新型足球学校的改革思路来看,有一个问题令人担忧,就是相关部门更看重的是“提高”而非普及,更热衷的是如何让足球培训市场“活”起来,而这种思路的背后都指向如何让校园足球产业化。

  笔者的这种担忧绝并非空穴来风,其实从中央作出全面开展校园足球的决定以来,有关校园足球“升级换挡”的声音就不绝于耳,更有一些专家建议要举办一些高水平的收费足球培训机构,让有条件的学生参加高水平培训,现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又提出什么新型足球学校思路,希望在周末节假日把发现的孩子从不同的学校拉出来训练,训练完了再送回学校,并表示这将是大势所趋,这不得不让人质疑:这种所谓的新型足球学校是不是收费性质的?是不是在为推出高水平的收费足球培训机构造声势、做铺垫?如果真是这样,那校园足球岂不是还没起步就开始跑偏?

  不可否认,校园足球的确有一个如何提高的问题,但在校园足球刚刚起步阶段,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提高,不是培育校园足球的训练、比赛市场,而是如何在各级各类学校普及足球,现在校园足球尚未真正起步,就盯着校园足球的“市场”,就谋划如何让校园足球产业化,这说明我们在发展校园足球上仍然存在着功利心态,仍然想着如何“赚钱”,这显然不利于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

  平心而论,笔者并不反对体育产业化,也不反对足球产业化,但校园足球这一块无论如何都不能纳入到足球产业链当中,原因很简单,就是校园足球的使命是普及足球运动,是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吸引孩子们到足球场上踢球,如果只把眼睛盯着家长兜里的钱,要家长掏钱打通孩子的足球上升之路,那肯定会把家长们吓走,也很难保证孩子们会对足球产生兴趣,更难保证我国的足球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实际上,这方面不是没有教训。在中国足球刚刚步入市场化之际,不少俱乐部就建立了青少年足球学校,有的甚至办了一些海外班,可结果呢,除了极少数有条件的孩子以外,其他孩子都在高收费面前止了步,当初提出的雄心勃勃发展青少年足球的计划也半途而废,这说明校园足球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根本行不通。

  一句话,推广校园足球只有一条路,就是老老实实在中小学生、大学生中普及足球,就是想方设法发展草根足球,只有让足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足球人口越来越多,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才有可能。换言之,推广校园足球必须遵循“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这样一个原则,这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还没普及就想着如何“提高”,无异于拔苗助长、本末倒置,在无形之中反倒会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绊脚石。

来源:南方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