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美国体育课引发上海老师反思:体育如何融入生活?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3-03-11 09:26 围观164次

  “让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这是篮球明星姚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发出的倡议。这一点,对首批参加“上海体育教育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海外研修”项目的老师们而言,感受更为深刻。为期7周的赴美培训,让这些上海体育老师们发现,将体育文化融入中国师生们的生活,让体育回归教育原点,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美国体育文化如何深入人心?

  2012年11月4日至12月22日,上海的20名体育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远赴美国纽约州凯尼休斯学院,进行了为期7周的体育教育培训。3月8日,学员们在上海进行了总结汇报会,讲述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看来,之所以鼓励体育教育学科带头人进行海外研修,主要目是以此带领全市体育师资队伍共享国际体育教育交流的成果。同时,这也有助于加强中小学校“以学生为本”体育教育观念,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美国研修之旅,学员们无时无刻无感受到强大体育文化的冲击。从小学、初中、社区的各种俱乐部比赛,到轰轰烈烈的高中、大学联赛(如NCAA),再到受世界瞩目的NBA、NFL等职业联赛……虹口教师进修学院的朱建华老师不禁感慨,美国体育运动已逐步从简单的竞技比赛和游戏,发展成一种文化,激励师生们不懈进取;全民健身的理念,已深入校园、融入生活。

  谈及美国学校的体育课,上海光明中学的李文耀老师坦言:“这门美国课程给我的感觉有点模糊,因为有些州甚至不开设体育课。”然而,不开设体育课并不代表不重视,“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让体育运动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中。”

  在李文耀看来,很多美国的中小学甚至大学都把体育活动看得比学业还重要,比赛成绩甚至决定了学校的软实力。在学校,最受崇拜的可能是学校的体育明星,而不是学习优等生;工资最高的可能是体育教练,而不是校长。每年学校间都会举行各种人气爆棚的校际体育比赛,备受学生“追捧”。

  初到美国时,恰逢一年一度的纽约州体育教师年会。用上海市浦东新区林苑小学的陆志英老师的话来说,“教研活动如同盛大的PARTY(聚会),大家一起相聚欢度。”

  让陆志英印象深刻的是,美国的体育老师们为了自身专业发展,甚至自己掏钱参加年会。“在体育教师年会上,他们与专家、同行一起讨论交流体育教学,学习新的舞蹈、游戏和运动技能,观摩新式的体育器材,以此为自己的体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松散式美国体育教学折射出什么?

  这是一堂美国的体育课,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听着课,有的坐在看台上,有的坐在地板上,有的站在老师身旁。这种松散无序的课堂状态让李文耀老师非常诧异。他后来发现,虽然学生们上课的形式比较分散,但他们始终关注着教师的活动,几乎没有一个处于游离状态。

  李文耀坦言,这样的课堂现象如果发生在他的课堂里,他多半会厉声指导学生:“请你们两列横队排好!”美国松散式体育教学引发了李文耀的思考,他意识到,中国的体育课往往比较苛求学生表面的规规矩矩,因而出现了“有的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美国的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讲解示范和方法手段,而是更多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尽情地游戏和比赛,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

  李文耀还注意到,美国的老师并没有过多重视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而是更关注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表现,随时用简单的“1”、“2”、“3”、“4”在卡片上做记录,以此来代表“差”、“中”、“良”、“好”等不同水平。“体育教育不在于形式,更应注重效果。体育课应该让学生发挥自主自立的意识,在轻松的状态下使身心得到锻炼。这是一种人本主义教育的体现,也是体育教育应回归‘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要求。”李文耀这样感言。

  聆听了上海学员海外研修的总结汇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汪晓赞教授表示,在研究和学习美国学校“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改进上海的体育教学工作。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指出,上海始终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他强调:“体质不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好的体质,让更多运动员来自学校体育教育的输送。”(上海教育新闻网)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