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全国62.4%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2-24 15:21 围观418次

  2月2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教育新春发布会,介绍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情况。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秀超在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16年底,1824个县通过督导评估认定,占全国总数的62.4%。

  

  ​  2016年工作新亮点

  ■2016年,全国共有26个省(区、市)544个县级单位申报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522个县通过审核并接受实地督导检查。

  ■截至2016年底,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县累计达到1824个。

  ■ 继2014、2015年的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5省(市)外,2016年又有广东、福建2省所有县级单位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湖北、安徽、山东、吉林四省通过认定的县比例均超过80%。

  取得哪些成效?

  通过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统筹规划,政府主导保障投入,从教师配置、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到特殊群体关爱,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发展利益的全民共享。

  1义务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省级政府对市级政府绩效考核,各级政府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落实。

  2经费投入得到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全国在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累计投入2.73万亿元,其中2013-2015年投入2.09万亿元,2016年投入6400亿元;全国近四年总投入中县本级资金1.6万亿元,占总投入的58.7%。

  3城乡教师共同发展

  

  4年来全国共新补充教师约130万人,其中2016年新补充33.6万人;全国近四年新补充教师中,音体美科学信息教师22.8万人,占新补充教师总数的17.6%。近四年全国交流教师校长185万人,其中2016年交流51.5万人;全国近四年交流教师校长中,音体美科学信息教师22.4万人,占交流教师校长总数的12.1%。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不断提升,制度化乡村教师补助成为常态,教师生活待遇不断改善。

  4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际、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均衡。4年来全国共新建学校1.2万所,改扩建学校19.1万所,新增学位近2000万个,新增校舍面积3.4亿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697万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2839亿元,新增图书11亿册,新增计算机966万台。

  5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校园文化建设更具特色,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6共享发展落地生根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升学问题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关系体系更趋完善,特殊教育保障力度逐步加大,贫困生助学制度化水平和补助标准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普惠性得以充分彰显,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下一步工作做什么?

  尽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要如期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还很大。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未落实到位,从基本教学装备到信息化条件还存在薄弱环节,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教育及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

  下一步,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01保障经费法定增长,拓宽资源供给渠道

  落实政策法规,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拓宽资源供给渠道。以公平发展为原则,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02统一学校建设标准,实施城乡一体发展

  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结合“全面改薄”计划,加快改善不达标学校的办学条件。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所引发的人口变动对义务教育的影响,认真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同步解决城区“大班额”和农村“空心校”问题。

  03精准补充教师队伍,重视学校管理改进

  把校长和教师队伍能力水平提升和师资均衡配置作为工作重点,理顺校长教师管理体制、精准补充教师,全面提高校长和教师业务水平。始终坚持硬件软件并重的原则,重视学校管理水平提升。

  04推进巩固提升并重,全面提高均衡水平

  对未达标地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强化目标责任。对于新通过认定县,要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巩固均衡评估成果。基本均衡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率先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推进。

来源:微言教育 责任编辑:云燕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