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教师工作司:我国1500万教师将有4大福利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4-24 10:36 围观373次

  近日,教育部确定启动全国教师系统。1500万教师,将在3月底之前完成去年的信息录入,9月底之前完成上半年更新。

  教师管理信息化将给老师们带来哪些红利和服务呢?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负责人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

  教师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教师将有哪些红利:

  1,要支持教师精准培养

  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个性化”,师资分布更均衡。

  2,促进教师培训专业化

  教师培训缺啥补啥,“补”的就是你需要的。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教师流动有据可依,编制配备更合理。

  4,改进教师管理服务

  为教师减负,摆脱繁琐表格。

  教师管理信息化,核心任务都有啥?

  

  1,建立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

  一人一号全铺开,教师管理现代化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以教师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教师系统与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互通、衔接,建立健全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教师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教师管理信息化体系,为加快推进教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每年至少要填写两次个人情况信息表,一份给教育局,一份给人事局。需求的信息大致相同,但是两份表格的字段顺序、字段格式等等不完全一样,所以每次都要耐着性子填两遍,相当的繁琐!”

  这是江苏一位老师的感慨,相信很多老师也颇有同感。

  全国教师管理系统启用后,所有老师都可以享受到这种信息化管理带来的便利。“一人一号”走遍全国,还不怕信息丢失。每年填表费时,繁琐,耗精力,还总觉得在做无用功,这精力以后就可以省下来啦。

  2,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

  电子档案全覆盖,数据收集实现“伴随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依托教师系统,实现各级各类教师信息的“伴随式收集”,为每位教师建立电子档案,建立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全国教师基础信息库。同时,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教师系统及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生成的教师信息,形成教师队伍大数据。

  对于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少教师曾有疑惑:“每年不用申报个人信息以后,信息不会一成不变或更难修改吧?”

  其实系统启用以后,信息更新更方便了。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由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学校层面分层管理,各自拥有不同权限,教师也可以对系统中部分信息进行阅览或更新,确保个人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而且相比起每年填一份新的信息表,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会轻松得多吧。

  3,优化教师工作决策

  打破教育界“信息孤岛”,教育决策更接地气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将教师队伍大数据作为教师工作决策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依据。对大数据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关联分析、融合利用,评价教师队伍发展状况、找准教师队伍发展问题、研判教师队伍发展趋势、确定教师队伍发展重点,提升教师工作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不算一个新事物,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信息化,还是第一次。

  教师信息大数据管理,充分挖掘“大数据”管理效能,打破信息孤岛状态,实现信息数据无缝统筹整合,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队伍建设基本数据报表,为教师管理和行政决策提供服务。

  4,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

  了解教师准确情况,实现教师管理精细化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积极推进教师系统及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与教师工作的深度融合,逐步推进教师管理方式重构、教师管理流程再造,实现教师管理过程精细化、治理工作精准化,优化教师管理核心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管理服务水平。

  如何管理教师一直是很多校长的难题,难点常在教师变动管理,教师轮岗交流管理,教学工作管理,这套系统毫无疑问优化了教师管理。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任勇先生曾这样写道:

  “管理之事,广难杂变。广,涉及人力、物力等;

  难,从制度走向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一细下去‘不杂才怪’;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广难杂变,考量着管理者的管理智慧与管理艺术。”

  系统的启用使校长们对教师队伍情况有更好地掌握,分配工作也更有针对性。

  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将给老师带来四大红利!

  

  1,要支持教师精准培养

  教师培养逐步实现“个性化”,师资分布更均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利用教师基础信息,分析和预测国家、区域、城乡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教师的补充需求,为合理确定教师培养规模、学历层次和学科专业结构等,为相关部门和高校制定招生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利用教师队伍大数据,研究分析教师素质能力发展现状,完善教师培养方案,为优化教师培养课程设置、开发教师培养资源、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跟踪教师培养质量等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了解教师的准确情况,有利于推动县域教师轮岗交流,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师资均衡分布。

  利用教师基础信息,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出不同教师的特长、能力、专业强项,在此基础上“因材”设置课程、完善培养方案,只有对老师“因材”培养,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

  2,促进教师培训专业化

  教师培训缺啥补啥,“补”的就是你需要的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利用教师基础信息,研判教师培训工作进展,为制定培训规划,督促培训工作提供依据。利用教师队伍大数据,分析教师培训需求,为设计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评估培训质量等,提供有力支持。

  利用业务管理功能,积极推进教师培训选学,为教师创造选择培训内容、资源、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完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提供学分申报、审核、认定、查询一站式服务,推进培训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培训学分的累积、转换和应用。

  教师培训的质量标准、课程设置、培训手段、培训者的素质要求,以及相应的形式、手段与学校教育截然不同,教师培训应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个性化、综合化、信息化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使得教师培训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地开展呢?

  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对教师基础信息的分析,清楚教师自身特色和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推进教师培训选学,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

  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教师流动有据可依,编制配备更合理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利用教师基础信息,分析全国、区域、城乡、校际等不同层面和各级各类教师的资源配置,深入研究教师的数量、学历、职称、学科、性别、年龄、工资待遇、流动等不同类别的信息,为优化教师编制配备、合理设置教师岗位、开展教师招聘补充、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等提供基本依据。

  利用业务管理功能,改进教师调动管理,规范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城乡教师交流。

  有些省份已经出台政策完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比如河北省就有《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该省将完善义务教育城乡、学校间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

  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让农村学生在本地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没有一个信息系统作支撑,主管部门在具体实施政策时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这10%的轮岗配额,该谁去轮岗?谁适合轮哪个岗?谁去过了?谁愿意去?有了教师管理系统之后,信息记录一目了然,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便利。

  4,改进教师管理服务

  为教师减负,和繁琐表格说“byebye”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考核评价和项目申报等工作提供信息和管理服务,实现教师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切实提升教师管理评价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工作中,有些老师大概常发现自己被淹没在了表格之中,尤其是临近期末,教师要填报的表格骤然多起来,教学统计表、科研统计表、年终总结表等等,老师们大量的教学时间被占用,很多时候要加班加点。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启用之后,实现“一次生成、多方复用,一库管理、互认共享”,老师们可以摆脱以往填写表格这种重复劳动,老师们也多一些时间备课,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摆脱了这份填表的苦差事,也是为老师“减负”。

  系统建成并应用,下一步重点做什么

  

  1,持续完善教师系统功能

  功能强大要迭代,还要开发“地方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根据教育和教师工作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师基础信息库,拓展教师业务管理功能。鼓励和支持地方依托教师系统,围绕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资源配置和教师管理评价等工作,开发本地特色功能模块,支持深度应用。

  看来,教师管理系统的功能也是不断升级的,甚至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开发出专属自己的“特色功能”,真正告别了以往繁琐的信息录入程序,更加高效、全面、多样、有针对性了呢!

  2,扎实做好信息更新和核准工作

  信息采集客观准确,教师资料及时更新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为此,各省也要相应建立更新机制,要对地方和学校更新教师信息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信息更新频次,建立信息更新机制,加快实现教师信息“伴随式收集”。同时,《办法》对学校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信息的核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建立工作机制,使教师遵循诚信意识,确保信息客观准确。

  如此一来,不少老师担心的系统信息更新不及时地问题,就解决了呢,“伴随式收集”办法,确保了个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度,也是对教师们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一种要求。

  3,建立教师系统可持续发展机制

  发展眼光助力教师发展教师系统应用将更广泛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答:

  开展教师信息研究分析,定期发布教师队伍建设报告,展示教师工作成效,增进社会了解,争取各方支持。用好教师系统的分析统计功能,提升教师工作决策水平。用好教师业务管理功能,优化教师管理流程,提升教师管理效率。

  积极探索为学校和广大教师提供服务的路径,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推动教师系统与相关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互通、衔接,建立教师队伍大数据,支持教师系统在更广层面的应用,实现教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始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着眼于当下,更是重在未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让教师队伍管理、教育工作决策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如何确保教师信息安全?

  

  建立管理与技术双重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安全和应用可靠,有六项具体措施:

  1,把好信息采集关

  科学设计教师信息采集指标体系,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只采集与教师管理工作相关的信息,尽可能不采集涉及教师隐私的信息。

  2,建立信息安全全过程管理机制

  对教师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使用进行全程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信息安全。

  3,实行信息分级管理制度

  严控账号数量,严格账号权限,不得超业务范围配置权限,各地账号实行实名制管理,确保专人使用,专人负责,使用数字证书,记录操作痕迹。

  4,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教育,提升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与防护技能。

  5,强化技术保障

  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做好教师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工作,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6,做好风险评估

  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安全威胁监测,制定预案,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来源:校长派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四川广元市昭化区:“实”字当头,深化教师专业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04-08
    抓“实”各级培训。以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为重点,采用“线上+线下”“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
  • 江苏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新教师第二阶段集中培训顺利举行
    常州市教育局04-08
    近日,由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常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23年入职的新教师第二阶段集中培训活动在市戚墅堰高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精心安排了专家引领、课堂展示和教育故事分享等环节。常州市教...
  • 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宿州举办
    宿州市教育体育局04-07
    4月1日-2日,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宿州市一小银河四路校区举办。全国名校联盟主席、《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董事长杨永健,宿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甘大庆出席开...
  • 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工作推进会召开
    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04-03
    4月2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召开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工作推进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出席会议并讲话,12家首批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建设单位...
  • 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公布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04-02
    经过各地逐级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教育部近日公布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教育部“基础教育...
  • 教育部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在杭召开
    浙江省教育厅04-02
    4月1日上午,教育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 砥砺前行!图说浙江教师队伍建设这些年
    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04-01
  • 华南理工大学着力推动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04-01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打造多元评价体系、赋能青年教师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