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4-26 09:51 围观1975次

  网络教研与“互联网+”教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互联网+”教研既把互联网作为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的工具,又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之中,不仅可以创新教研工作方式,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

  关 键 词:网络教研 “互联网+”教研 大数据研究

  一、现实与选择:“‘互联网+’教研”的背景分析

  (一)教研专业化——教研工作转型的现实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全面实施,教研机构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研专业化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关于专业化,叶澜认为,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一种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的一定的要求为标准,它是由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来决定的。就教研机构承担的工作职能[1]而言,教研专业化应包含研究的专业化、指导的专业化以及服务的专业化。教研专业化,并不是对传统教研工作的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切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满足教师的专业“获得感”就要求教研活动不仅要具有高质量的学术品质,而且还要具有系列化的特质。

  应当说,网络教研改造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2],最大限度地放大优质教研成果的价值,让更多的教师获得高品质的教研服务产品。但教研活动的质量,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与计划性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互联网+’教研”是将互联网思维有机融入传统教研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全面提升教研工作的品质,促进教研工作的转型与发展,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学习途径多样化——信息繁杂引发新的挑战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传播内容的情绪性与失真性对政府的话语权提出了挑战。[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蓬勃兴起,每一个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自媒体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信息自由度显著提高,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林林总总的教学观念、教学主张、教育政策解读等充斥于网络,繁杂的信息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多困惑,这些困惑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自教研部门成立以来,就被赋予了管理教育研究与教学指导工作[4]的职能,在教学指导与教育研究方面,教研部门应创新教研方式,积极应对。在教研形式上,要由“专业独白”到互动交流;在专业引领上,由单打独斗到专业协同;在话语主导上,由一元独占到多元引导;在话语管理上,由依靠人力到依靠科技;在话语表达上,由沉默敷衍到专业亲民。构建教师主动参与网络教研的机制,做好网络教研制度的建设。

  (三)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时代引发的新样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与教学相关的新词汇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新型的教学样态,传统的网络教研难以适应。网络教研更侧重于网络的工具性,即通过网络发布信息、组织研讨与交流,而缺乏基于互联网的教研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互联网+’教研”更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形成研究型教师团队;更注重课堂教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形成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研究范式;更注重大数据的积累挖掘,形成全面科学的研究结论。一言以蔽之,“‘互联网+’教研”是在继承网络教研特点的基础上,既注重网络的工具性,又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研工作的过程之中。

  (四)走向协同与合作——网络教研范式的转换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支撑,许多教师、教研员多利用成熟的、面向大众的社交平台开展教研活动,网络教研多呈现为零星的、自发的、分散的特质,没有形成规模化。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与协作上。“‘互联网+’教研”强调教研的范式要从“分散”走向“协同”与“合作”;要从教研与培训“相互割裂”转向“研培一体”的和谐统一;要从不同层级的“分散教研”转向层级之间的“协作教研”;要从“偶发低效”的教研转向“常态高效”的教研。

  二、继承与超越: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的变化

  (一)“‘互联网+’教研”的含义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二者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和发展机遇。“‘互联网+’教研”也应运而生,有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认为,“‘互联网+’教研”是以提高教师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为目标,以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为基本工作场所,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工作思路,以混合教研、实证教研、合作教研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教研方式。其本源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研工作方式,实现教研方式转型,提高教研服务的品质和效益。

  (二)“‘互联网+’教研”的基本特征

  1.以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为基本工作场所。教研工作非常繁杂,涉及的面很广,传统的商业化平台难以满足教研工作的需求。教研信息化的本质是管理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和研究信息化。功能完善的教研信息化平台应包括以下特征。

  (1)完善的教研空间。应具有个人中心、教师工作坊、大学区及研修社区,便于各类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2)分工明确的教研管理系统。教研机构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就一个省而言,一般划分为省级教研部门、市(州)级教研部门、县(区)级教研部门、学校教研组四个层级。其中省级教研部门承担全省优质资源的存储与调配,组织与协调各级教研活动的开展。市(州)级教研部门承担着辖区内区县教研活动的协调与运行,存储区县优质教研资源。县(区)教研部门承担辖区内学校教研活动的协调与运行,存储、加工辖区学校推送的资源。学校教研组承担教研活动的组织、信息的采集与接收等工作。

  (3)灵活多样的教研工具。教研工具是教研业务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产物,服务于教研工作的基本职能,一般包含以下工具类型:

  教研信息发布工具。支持各级教研机构发布教研信息等。

  教研活动组织工具。支持各级教研机构组织在线直播活动;组织基于文本或视频的教研活动;组织各种教研评比活动等。

  教研管理工具。支持各级教研机构及学校管理教师教研档案;教研文件管理、教研课题管理以及教研基地学校管理等。

  教学研究工具。支持各级教研机构对各种教研活动开展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学科教师基本情况分析;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合作开展教学课例研究;合作开展课堂观察;教学研究工作记录;命题管理;问卷调查;教学质量评估等。

  2.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教研工作基本思路。互联网思维其实是一种商业模式,它的核心一是产品为主,注重用户体验;二是用户免费;三是开放的平台;四是利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地显示可能成为用户的对象。[5]这些内涵丰富的思维方式对教研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用户思维。教研服务的对象是教师,教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教师为中心”去思考问题,既要符合教师的专业需求,又要引领教师的专业需求,要通过“智慧众筹”等方式获得教师的认同感,没有教师的认同,教研活动就没有价值。在教研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并通过精细化的活动设计,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参与感”与“提升感”。

  (2)简约思维。教研活动的设计要简短且有针对性,每一次教研活动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教研活动的环节设计不宜复杂。

  (3)极致思维。要设计超出教师预期的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做到极致。

  (4)迭代思维。任何受教师欢迎的教研模式,其形成过程都是一个迭代思维的过程。首先以一个最基础的教研模式为模板,然后根据参与者的体验不断地改进,但在这个过程中,允许犯错、允许尝试。

  (5)流量思维。要有经营意识,用好的教研产品吸引广大教师参与并最终使之成为忠实粉丝。粉丝越多,自己的教学主张传播得越广泛,价值体现就越充分。

  (6)社会化思维。教研员既是学科教学的研究者,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伙伴,更是教师生活中的朋友。教师首先是社会中的人,然后才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让教师在教研活动的参与中,“尊重感”“爱和归属感”“自我实现”得到满足。

  (7)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是指对大数据的认识,对教育资源和关键竞争要素的理解。传统的教研工作零散、琐碎、计划性不强,很难积累起大数据。互联网的优势是数据的汇聚,教研员要建立大数据的意识,要在教研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教师教学、教研、社交等基础性的信息,构建自己的大数据。另外,互联网技术可以对每个教师进行个性化管理,教师的个人信息,包括生活爱好、学习表现、优点特长以及专业发展情况等就都可以展示在教研员面前,教研员可以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8)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共赢是平台思维的核心,其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互利共赢的生态圈。教研生态圈涉及广泛,既涉及省、市(州)、县(区)以及学校层级教研生态圈的建设与协调,也涉及教研、培训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只有各层级、各部门相互协作,教研生态圈才可能蓬勃发展。

  (9)跨界思维。随着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发展,不同层级教研部门之间、教研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教研部门内部之间的岗位职能会变得模糊,工作职能会紧密融合。谁能更好地吸引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3.以混合教研、实证教研和合作教研为基本范式。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教研业务相结合,会演变为全新的教研范式。

  (1)线上教研与线下教研相结合——混合教研。在教研组织上,一般采用工作坊与学校教研组(或大学区教研组)相结合的方式,以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的、又难于解决的问题为研究主题,以线上教研与线下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具体操作上,一般可以分为“线上活动前预热——线下活动组织与实施——线上总结与交流”三个阶段。混合教研以提高教师的“参与感”与“提升感”为目标,强调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对教研活动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参与到教研活动的全过程,以及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教研主题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2)案例教研与数据教研相结合——实证教研。实证教研强调教研结论要基于证据而不是既有的经验。课例、习题甚至教师的专业成长等均属于案例的范畴,案例教研所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充分利用学科教师基本情况分析、在线调查问卷、教学质量评估等教研工具,可以快速汇聚海量的、有关教师的各类数据。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大数据挖掘技术,搜索隐藏于其中的信息。[6]案例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准确客观地评估当前的教育教学情况,也可以对未来的教育教学趋势提供预测性的信息。

  (3)部门协同与层级协同——合作教研。传统的网络教研通常采用商业化社交网络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往往是孤立的。功能完善的教研信息化平台将省、市(州)、县(区)、学校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合作教研成为可能。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教研机构可以共享并相互借鉴教研经验;可以通过课例研究平台设计研究项目,基于相同的标准开展合作课例研究;可以利用课堂观察工具进行课堂观察;可以利用命题工具合作命制试题;可以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开展教研工作……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合作教研是“互联网+”背景下教研的重要方式。

  ​ (三)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的变化

  网络教研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其积极之处是:网络教研多定位于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的有益补充,最大限度地扩大教研服务的覆盖面。网络教研多由教师、教研员零星、自发、分散地利用网络来开展,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排除教师的理念与技术等原因之外,网络教研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一,缺乏专业的平台支撑。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仅需要相应的网络研究空间和场所,更重要的是提供专业的研究工具加以支持。其二,缺乏层级之间、部门之间的协同。教研工作有其独特的业务流程,缺少相应管理工具的支持,网络教研难以常态化。其三,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及标准。教师是否参与、参与的质量如何,平台不能即时做出评价。其四,缺乏互动。网络教研多注重于信息的给予,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之间、参与的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有深度的互动,教师在习惯性的外控和灌输式学习中丧失了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导致网络教研的推行进展缓慢。

  表面上看来,“‘互联网+’教研”与网络教研是相似的,二者也确有相同之处:都是基于网络开展教研活动,但从内涵实质上看,二者却有明显差别。

  1.目标定位的变化。网络教研将互联网工具化,定位于传统教研方式的补充,传统教研的弊端同时也会在网络教研中有所反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偶发低效”的特点,教师容易失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教研”定位于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研方式及教研活动设计的改造,将互联网思维有机融合在教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教研方式的变革。

  2.研究主体的变化。在网络教研中,教研员(骨干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研员(骨干教师)决定了教研的内容、形式,绝大多数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中处于“失语”状态,教师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被忽略。“‘互联网+’教研”强调不同层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每一位教师均可利用研究工具开展研究。

  3.研究内容的变化。网络教研普遍存在无主题或主题随意性的现象,没有形成研究体系。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意味着由零散教研向系列教研转变,由单纯的网络教研向混合式教研转变,由“草根教研”向“丛林教研”转变。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成为教研的主要内容,它将改变过去网络教研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研究方式的变化。网络教研多采用研讨、交流等方式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方式比较单一。“‘互联网+’教研”倡导依据专业平台,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各种教研工具的加入,极大拓展了教学研究的渠道,使大数据研究、精细化研究成为现实。

  总之,与“网络教研”相比,“‘互联网+’教研”的突出特点是应用互联网思维,转变了传统教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借助专业的教研信息化平台,以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主题,以混合教研为基本方式,让更多的教师获得“参与感”与“获得感”,实现教研工作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远征.新时期中小学教研员工作职能与专业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1(3):20-22.

  [2]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4-5.

  [3]张可,王新婷.自媒体时代政府话语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4(23):56-58.

  [4]赵小雅.教研制度:理直气壮的中国特色[N].中国教育报,2014-03-05(6).

  [5]卢继传.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文化新理念[J].商业文化,2015(13):65-81.

  (作者简介:郑世忠,张德利,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郑世忠,副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网络平台建设与教师网络研究;张德利,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教师教研与教师培训。)

来源:《中小学教师培训》 作者:郑世忠 张德利 责任编辑:江平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