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全民手机时代,如何拯救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困难症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5-24 10:33 围观475次

  如果走进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我们就不难发现教师阅读的困境有着同样深刻的根源:无论何时何地,一些教师总是手机不离手,玩得不亦乐乎,导致阅读管理严重失控。

  那么,在手机时代,怎样才能走出教师阅读的困境而实现突围呢?

  大数据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

  其中,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较2014年的14.11分钟增加了8.52分钟。

  本案例显示出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日均微信阅读时长增幅较大。

  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世界无法自拔。

  阅读困境

  繁忙和空虚的陷阱

  毋庸讳言,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考试和升学的压力,这是客观事实。

  但在客观事实面前,我们也应看到和承认:

  一些中小学教师面对压力不是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准,而是利用手机和电脑等工具频繁进行购物、追剧、打游戏等活动,试图逃避或宣泄工作的压力,以至于完全放弃了利用书籍、报刊等进行阅读修炼的意愿和尝试。

  

  (从这张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人群仅占29%,在这29%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是进行优质的,深度阅读呢?)

  缺乏深度阅读,导致专业成长受限

  正因为缺乏阅读等专业提升活动,越来越多的教师仅仅停留在教材理解、知识点操练、高分套路等短平快的做法和经验层面,而对课程、课程标准、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内容缺乏科学的学习、理解与实践。

  最终导致教育教学这一融创造性于常规性之中的活动仅仅剩下常规性而缺乏创造性,使自己彻底变成知识搬运工、习题训练匠而严重缺乏教育思考,最终丧失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

  当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仅剩下写教案、上课、改作业、开会等内容而缺乏思考和学习的时候,这种繁忙无异于一种体力劳动,并不能体现教育和教师所应有的高价值,显然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处在只取不存的职业透支状态。

  因为教育教学重复性工作和创造性工作的差异,往往在一念一行之间,那就是思考、总结和智慧的差异。

  一些中小学教师除了频频进行电子购物、娱乐等活动之外,还非常热衷于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发说说、晒图,习惯于浏览、评论他人的文字和图片,为此消耗大量的时间而毫不自知。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对阅读对象毫无判断力

  二是自身生活单调乏味

  三是职业规划不清晰

  虽然这类教师也自称繁忙,但其实质是“被繁忙”,不仅随波逐流地参与学校各种活动,而且被各种生活琐事所裹挟,一旦没有生活琐事的裹挟,就选择手机、电脑等电子工具上的低价值阅读内容来打发时间,最终导致自己被时间以低价值打发。

  选取专业经典、权威报刊以及人文经典等高价值的阅读内容,亦即规划阅读内容,永远是教师阅读第一问“读什么”所必须回答的问题。

  教师无暇阅读,无论是繁忙,还是空虚,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种陷阱,都会令教师深陷其中而产生一种难以摆脱的无力感。

  从表面上看,教师因繁忙和空虚而无力阅读,仿佛这一陷阱的背后是教师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意识和落地可行的发展规划,然而追溯其根本,则是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习惯、意志以及决策和执行的问题。

  总之,教师因缺乏理性判断、随波逐流而陷入繁忙和空虚,导致漠视和放弃阅读,是一种职业价值的迷失和人生发展的误区。

  困境突围

  科学的方法论和执行力结合

  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完成阅读任务?

  核心要义:时间和内容的适配

  在手机时代,若想提高阅读图书的效率,无论能否抵御玩手机的诱惑,都必须重视时间阶段和阅读资源的适配,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阅读的效率。

  时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时间总是与阅读者个人的体力、精力和心境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因此高价值的阅读内容,应当把它放在优质的时段内阅读,低价值的阅读内容,则应把它放在低质的时段内阅读,将阅读的时间和内容进行这样适切的组合搭配,才能称为适配。

  下面针对具体案例,作以解说。

  案例一:

  一位小学骨干教师的自述:

  我每天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手机,经常自觉不自觉地拿出手机翻翻看看,几乎成了我的下意识。我差不多就是一个手机控,感觉现在的人可以离开很多东西,可能唯一离不开的东西就是手机。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一是看时间,二是看手机短信、微信朋友圈、微博和QQ动态等各种消息。

  很多时候也会看朋友转发的文章,读了之后很受启发,但是印象不深,经常是感动一时,过一段时间就忘了。

  自从有了手机,爱看各种消息,我很少再翻书。以前我还翻翻报纸杂志,现在几乎不看了,至于书,看得就更少了。

  大多数老师不订阅报纸杂志,也不看书,主要原因就是摆弄手机,看新闻、翻消息、打游戏、聊天等,把原本想看书的时间和念头全都冲得一干二净。

  时间和内容适配

  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完全未抓住教师阅读管理的核心要义,即时间和内容的适配。从起床到上班,再到下班和休息,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内全部都是围绕手机而展开的浅阅读活动,完全是情绪化状态,根本没有考虑阅读的时间和内容是否适配。

  一周五个工作日,可以在一些工作日内挤出优质时段,例如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拿出半个小时阅读数页乃至数十页的优质图书,做到优时优质阅读。

  否则,教师沉迷于案例中的那种手机阅读状态,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何益处呢?

  目前,很多教师认为手机携带方便,而且可以安装优质的阅读内容,在乘坐公交车、火车等时候阅读。其实,这正是阅读活动中内容和时间互相适配的经验之谈。

  如果一个人在等公交、电梯的时候,顺便回复了一条短信或微信,这属于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就已经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同样是等公交、电梯,假如利用手机看一则《道德经》以便加强记忆和理解,那么就属于优质阅读。把碎片时间变成优质时间,变废为宝,这是大多数成功人士的通行做法。

  非优质时间高效利用

  宋人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为了写文章,高效利用非优质时段,堪称人生大智慧。

  事实上,教师阅读也可效法古人写作,重视和开发车上、枕上、厕上等非优质时段,不仅可以手把书卷,而且可以携带手机,进而实现非优质时段的高效利用。

  理性决策和强大执行力

  教师阅读的有效管理,涉及很多要素和资源,但归根结底,最需要的是理性的决策和强大的执行力。毕竟手机和电脑等都只是一种工具,而身为阅读主体的教师则具有能动性,可以做到趋利避害、化劣为优。

  斯蒂芬·P·罗宾斯等人所著的《组织行为学》说:“我们常认为最优决策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他在具体的限定条件下做出稳定的、价值最大化的选择。”

  教师阅读读什么、如何读、读得如何这三个根本问题,无一不需要阅读者在具体的限定条件下不断做出选择。

  当然,只有稳定而又价值最大化的选择,才能使教师阅读具有高价值、产生高效益。而前面所说教师阅读内容和时间的适配,事实上就属于这类选择。

  因此,统筹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和阅读心态等阅读要素,都应以理性决策为基础,以防教师阅读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非理性决策和非理性行动。

  哲人说:“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在教师阅读中,理性决策提供了正确的思路,而强大的执行力则会让理性决策落地,化作改变自身和现实的行动力量。强大的执行力,需要阅读者训练有素、持之以恒而形成习惯和技能。

  例如:

  “阅读活动从9点开始”这一阅读规划,执行力强大者通常会提前五分钟甚至十分钟备好书籍、纸笔等用品,然后平心静气地开始读,不久就进入全身心投入的“心流状态”。

  而执行力较弱者大多是时间到了9点才结束手头的工作,等到备好书籍、纸笔等用品,再平复心情而进入状态,时间早就花去十多分钟。

  两者的执行力度和时间概念形成极大的反差,其阅读质量自然大相径庭。在阅读执行力上,教师必须认清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的区别,以防自己拿主观时间混淆或代替客观时间,而产生拖延症、执行力弱等不良现象。

  对以教书育人自称的教师来说,手机时代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正如著名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所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面对手机和手机时代的利弊共存性,教师阅读唯有理性决策,而且具有强大执行力,坚决摒弃情绪化、非理性的想法和做法,才能身处手机时代而免除手机之弊,甚至化弊为利,进而提高教师阅读管理的有效性,使教师阅读产生高价值。

来源:校长派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