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教育督导再聚首 共享智慧话未来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6-19 10:33 围观555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风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教育领域,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变革,对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教育督导科学化水平,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治理体系,形成高水平的教育治理能力,是当今时代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新要求。

  2017年6月15—16日,“北京2017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教育督导信息化发展与应用”为主题。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领导,教育专家、督学等近260人参加会议,共同分享了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五大区域教育督导管理应用平台

  建设出成果

  北京

  北京市始终将教育督导信息化作为教育督导改革的重要内容、支持系统和保障条件来认识对待,坚持理念先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模式优化,统筹组织实施。以信息化为支撑,构建起基于教育督导三位一体职能,以“职能体系”“工作体系”“政策标准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为内容的现代教育督导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立了北京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该系统立足“指标体系标准化、督导工作流程化、督导管理网格化、督导工作移动化、督导管理智慧化、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六大目标,开发了政务管理服务、督导数据采集、教育督导评估、督导地图及网格化管理、挂牌督导服务、教育舆情监测、数据分析挖掘等七大功能,形成了全业务、双平台、网格化、大数据、可视化的优势特色。

  

 

  

 上海

  从2015年开始探索实践教育督导信息化,相继开发、推出了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化工作平台、教育督查工作平台、教育督导问卷系统、督学资格人员管理系统。

  

  

  沈阳

  2014年沈阳市启动了智慧督导管理与应用平台的建设,平台建设初期将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作为重点。2015年开发了《沈阳市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系统》,形成了申报—数据核对—现场评估—评估结果的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估平台充分利用目前有效的网络手段,将评估细则进行数字处理,实现市督导室、学校、督学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贵阳

  2016年9月,贵阳按照“主题+常规”的总体构思,采取边开发、边应用、边完善的设计理念,率先在全国开发并应用了“教育现场视导APP”软件,实现了“大数据+教育督导”新突破。

 重庆

  重庆市经过两年调研和建设,督导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成型,目前已经进入运行阶段。重庆将督导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概括为“督行为、导观念;强过程、重结果”。以“督”为手段,以“导”为目的,将“大数据、互联网+”思维运用到教育督导管理模式中,形成“市—区(县)—责任区”三级督导体系。

  五大区域督导信息平台的五大特点

  1 大数据——资料档案形成大数据科学指导督导

  北京:建设督导基础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根据督导业务要求建设数据采集系统,为督导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保障。

  重庆:强调“一个中心”,全市所有数据集中到市督导信息库里,便于数据的安全存储、数据的部门共享和后期的大数据分析。

  上海:通过对“两平台两系统”生成的多角度、多形式数据开展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客观全面、更具说服力的教育督导大数据。

  贵阳:系统WEB端可实现教育现场视导学校数、问题学校数、问题指标数、区(市、县)单次视导数据分析报告、年度现场视导数据分析报告等数据的深度挖掘。

  沈阳:将区域及学校上传到平台的电子档案生成学校成长档案集,成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2 全业务——平台覆盖督导方方面面

  北京:统筹规划,让每一位教育督导工作人员在登录平台之后,可以获得一站式解决方案。

  贵阳:“教育现场视导APP”软件,对象覆盖贵阳市661所幼儿园、698所小学,303初中学校、71所高中学校、75所职业学校、11所特殊教育学校和3所工读学校。根据“常规+主题”的总体要求,APP内容涉及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校园安全、食堂管理、教育教学、师德师风、校园周边综合治理等内容。除了覆盖面和内容的丰富外,观测点也涉及学校各个角落,校园值班室、功能室、多媒体教室、专用教室、操场、食堂等均在选择之列。

  沈阳:实现学校资料的收集、智能汇总分析数据、记录专家的评价和指导等。运用信息化评估手段,沈阳市进行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教育公众满意度测评等项工作。

  上海:“两个平台“在不同方面囊括了督导的各个过程。

  3 多平台——电脑、移动客户瑞多平台让督导应时发生

  北京:建设以信息管理平台为核心,与门户网站、蓝信和微信公众号相互融通的北京市教育督导管理应用信息系统。

  重庆:应用平台强调了“三端操作”,所有督导操作可以通过电脑PC、安卓手机、苹果ios端操作。

  沈阳:为每位评估专家配备一台Pad,以便随时随地开展工作。

  贵阳:“教育现场视导APP”软件实现了“大数据+教育督导”新突破, APP既可在手机上操作,还可在电脑上操作,有WEB端。

  4 网格化——依托移动定位技术使督导管理更精准

  北京:引入了地理信息技术,基于网格化管理理念,探索了教育督导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模式。

  重庆:借助移动终端的GPS功能,通过比较督导人员和督导对象的位置信息,实现对督导过程的准确定位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

  5 可视化——图片、表格、视频多种形式让督导结果显明易见

  沈阳:区域及学校均通过智慧督导平台进行电子材料及数据的填报,在实际的评估验收中,考核单位根据考评要求上传佐证材料,可以是文档,图片及小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

  北京、重庆等地的督导管理应用平台都是基于构建教育督导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了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精彩观点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

  

  何秀超

  这些年来,教育督导战线积极开拓,大胆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成效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制度设计方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教育督导的决策和制度建设更科学;第二,在督导评估手段方面,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教育督导评估的手段更加多元、效果更好、成本更低。第三,在督导结果的运用方面,通过各类信息的公开渠道,接受公众的监督,提升了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教育督导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困难和挑战。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尹培彦

  教育督导信息化发展与应用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胜时期,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浪潮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实现机制创新;如何实现既适应国情,又因地制宜的信息化模式创新,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李楠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教育督导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应用也为教育督导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掌握的数据,为督导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二是督导信息化发展稳步推进,丰富了督导工作的开展形式,三是信息平台的深入应用,为督导工作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 

 安筱鹏

  教学督导与评价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大数据的运用为教育督导的开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我们通过对海量教学数据的快速搜集挖掘,及时严判与共享,积累过去的数据,分析现在,预测未来,实现由数据到知识的转化,从知识到行动跨越,从而为教育科学决策和准确预判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

 张力

  清单管理制度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规范约束公权力的标本兼治之策。在张力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来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明确指出要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实施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我们的教育督导将来对各级政府督政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度,可能就是监督各级政府所公布的权力清单,政府依法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做到位了。”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唐立军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教育督导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有利机遇。 唐立军认为,针对教育督导理念、督导管理、督导模式、队伍建设、结果应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实践。他说:“教育督导信息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督导理念和制度,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教育督导理念和制度,提高督导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是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信息化的首要前提;需要进一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育督导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系统建设,实施智慧督导模式;进一步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升督学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并进一步加强督导大数据结果的应用,强化督导问责的精准度。”

来源:未来教育家杂志 责任编辑:段河伟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