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领域奋斗三十载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11-13 09:27 围观530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近日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此前,西电科大已于199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交叉学科中心——神经网络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了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2005年获准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006年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支持计划”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团队及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2007年成立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奋斗三十载。

  ——实验室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攻克关键技术。自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之初,实验室就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和发展,撰写了多本智能技术专著,此后,实验室的科研队伍一路披荆斩棘,达到了国际领先的学术水平,近5年内3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90年,时任神经网络研究中心主任的焦李成博士便潜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神经网络专著《神经网络系统理论》,是国内首批人工智能专著之一,被300多所高校选为教材和参考书,启蒙了一代AI领域的研究者;焦李成教授等随后几年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免疫优化专著《免疫优化计算、学习与识别》、国内第一部智能SAR图像处理专著《智能SAR图像处理与解译》、国内首部深度学习理论著作《深度学习、优化与识别》……这一本本专著贯穿了我国人工智能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的过程,对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起到了“敲开门”的作用,又为其高速发展“加满油”。

  焦李成教授和高新波教授分别于2013年和2016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新波教授的研究成果论文连续五个月在IEEE Xplore数据库中下载量名列Top100榜单;2017年,由石光明教授等完成的“编码混叠成像与计算重建理论与方法研究”再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殊荣(通过评审已公示),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除了理论方法的研究,实验室在重大产品和系统的研发领域也成果显著。实验室一项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落地开花,成功实现了国内的多个“第一”:成功研制我国首套类脑SAR系统,打破了欧美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与禁运;成功研制我国首套基于面阵CCD的光谱视频成像系统,经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功研制我国首个人脸画像识别系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可,已成功辅助警方破获了重大案件;成功研制的遥感影像大数据类脑解译系统,能够为快速开发大数据场景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成功研制的深度学习FPGA系统,推进了人工智能算法在军事、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的应用。

  ——学校近三十年间,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建设一流的科研团队。1990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交叉学科中心——神经网络研究中心。2003年成立了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再到2007年获准成立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成立后的十年间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联合建立了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引智基地、“信息感知技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平台;设立了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感知与计算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形成了智能信息处理教育部创新团队、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创新团队等6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同时,实验室与各大企业加强联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惠普高性能计算联合实验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斗军民融合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联合研究中心与实验室,为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

  学校还十分重视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对此给予了极大的期盼与关怀,实验室以此为动力,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研究队伍,形成了“以百千万人才、长江特聘教授和千人计划为领军人才,以优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青千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精英人才为青年科研骨干”的三级人才队伍体系。

  实验室鼓励教师和学生出国交流、深造,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此外,实验室还参与承担了为期5年的欧盟第七框架国际合作项目,与多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同时,实验室多位教授在IEEE TGRS、IEEE TEC、IEEE TC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担任副主编或编委。

  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开放、活跃的学术平台,实验室连续举办了十九届学术周系列活动,坚持学术第一的原则,不请领导、不设仪式、完全开放,除了西电的师生,还吸引了不少校外、陕西省外的相关领域研究者前来聆听报告,这在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为人工智能产业及相关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资源,推动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的普及、传播和交流。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创新地确立起了“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学术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实验室也培养了一批批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曾有一人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奖、一人获全国百优博士论文提名奖,十二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目前活跃在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和企业界为人工智能发展奋斗的杰出校友数不胜数。

  进入21世纪,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获批,同时成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005年开始招生,2008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成为迄今为止全国人工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桃李春风冠集英,通过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国际合作、本硕博衔接与协同的新工科方式,阶梯式、有针对性地完成让学生“会做、敢想、能创新”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创新”贯穿于学生的成长始终。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进行顶层设计,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人工智能也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士当有识、士当有责,人工智能学院将在重点实验室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心服务于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下一代人才,为实现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目标贡献出更大力量。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