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网络时代下大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1-29 09:20 围观735次

  摘要:大学教育以培育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对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网络时代,网络教学和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模式成为主流。混合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思维”实施个性化教学,实现课程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向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转变。通过线上线下的师生交叉式互动交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化零为整充分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需要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以确保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重构课程教学考评制度以优化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课堂教学;混合模式;翻转课堂;教学团队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1],大学通过一系列课程教学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传统的课程教学是教师按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相对处于被动牵引地位。网络时代,世界名校的开放课程和网络微课件以及世界各地实时新闻和实践案例突破时空的限制成为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教学资源的掌控由传统的“教师绝对优势”转向“师生平等”甚至“师少生多”的状态。

  传统的由教师设计和掌控的课程教学“传道授业”模式被颠覆,自问自答的“解惑”内容逐渐被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的丰富多彩的问题取代,各种突然冒出的问题可能使教师陷入被动[3],如何“解惑”和能否“解惑”成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大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的内容,而在于教学的方式及方法。教学思想、方式和方法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影响和关键作用。大学作为未来社会创新人才培育基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特征是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教学目标

  学生生涯的最后阶段,大学教育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4],增强学习体验比获取知识更重要[5]。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Richard C.Levin)在The work of University中指出,“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与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课程教学过程是以课程为纽带,教师主导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承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掌握对知识的具体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对无知领域的探究来获取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6]。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探知过程,认知能力具有时代局限性。过去认为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却成为现在的常识,现在认为正确的也许若干年后发现并不全然。大学课程教学,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探知、批判性思维[7]和对事物真相的判断辨识能力及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

  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自主探究的愿望、动机和能力,勇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教学资源的唯一供给者,教学情景和过程基本由教师掌控。教师按“以教为中心”的“供给思维”实施教学过程。这种“供给思维”对于课时少、学生多和教师兼有繁重科研任务的情况,是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

  “互联网+”时代,思想多元性、思路多样性和思维开放性成为社会特质,教学资源供给结构呈现多渠道、多视角和多层次的特点。除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外,学生对学习素材选择处于“我要什么”而不是“你给什么”的主动地位,学习过程中“所惑”更多不是来自教师“供给”的教学内容,而是来自学生从多途径筛选的“需求”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按“以学生为中心”的“需求思维”对个性问题单独启发和共性问题群组研讨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过程。任何个人的认识能力和专业水准都是有限的,面对丰富复杂的网络信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不唯书,不唯师;唯为真,唯为实”的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强调对主动探索求知、推陈出新的开创性学习能力、明辨是非的认知能力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授人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的教学思想主导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探究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8],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9],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课程教学活动由知识传授向知识构建和能力培养转变。

  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程教学组织设计通常包括四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程实践、考核评价[10],教学环节由教师掌控。传统的教学活动空间相对固定在课堂环境、师生交流时间相对稳定于课程课时、教学内容与教师课前设计基本相当,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按“供给思维”实施的“先教后学”的课程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很难因材施教调整进度和难易程度以达到人人满意的效果,而网络教学不受时空限制,对新知识吸收和内化慢一些的学生可选择放慢速度反复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互联网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学习者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方式、任何事情向任何人学习的5A学习模式(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way, Anybody),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11]。

  网络学习在时空上更自由,但课堂“面对面”交流能有效捕获好奇心和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研究表明:一周一次“面对面”的讲授和交流是必要的[12],以期比网络交流更清楚地了解一些概念和解答问题。网络教学可以高效地传递知识,而课堂上“面对面”的讨论式教学则更有利于思维的深化与拓展、情感的沟通、体验的丰富等,二者优势互补。两者结合既突出了学习主体性,又有效利用面授时间;既提升了学习动力,又确保学习者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是目前普遍欢迎的混合教学模式[13-14]。课前,教师结合教材从慕课(MOOCs)课程和其他网络资源中优选教学内容制作网络课件,通过作业练习和测验检查网络学习情况,课堂则进行有选择的重点讲解和研讨交流。这种模式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课堂,增加学生课堂参与讨论的机会,在培养学习自主性和个性化教学与增加师生互动性方面较“先教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15]。从教学运行的角度而言,互联网使课程教学向“平台化”“交互化”“多元化”和“群组化”等方向发展[16]。混合模式使学习更加灵活自由多样,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改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将重点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也由单纯的课堂学习转变为项目式、互动式、无监督自主式等多种方式的学习[17]。

  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运用问题导入法、案例导入法、纠错法和联想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掌控教学资源供应和教学情景设计,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受教学资源“供给源”和课堂有限时空影响,容易产生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现象,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成为课堂外的主要教学环境[18],有着重要的辅助教学功能[19]。作为“数字原生代”的现代大学生对数字和网络工具的创新使用的心态与教师不同,如何根据学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把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是教师的职责。教师要主动利用社交平台组建课程教学微信群,利用手机社交媒体开展课堂“面对面”在线专题互动研讨,在课堂实施网络同步互动交流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教学相长”在网络时代表现更为突出,不仅师生关系重构,而且生生关系也重构。教学互动不仅发生在线上,而且也发生于线下。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并化零为整充分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管理

  混合模式下教学活动的情景发生了变化,使网络多媒体资源、在线虚拟授课、移动学习、课堂研讨等活动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为确保课程在教学内容、组织设计、技术和语言等方面达到网络高质量,要求组建专业教学团队,聘请教育设计师和教育技术专家帮助任课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使之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其他课程有效衔接,并与大学专业计划保持一致[20]。教学团队分工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最好语音讲解也保持一致,由专职人员负责录制配音。加强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专门的教学网站,对发布者进行资格审查,具有在线教学资格证[21]的教师才能发布网络教学课件。

  教学模式的改变、开源教育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课程教学平台引入,要求重新构建课程教学考评制度。课程考核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考试考核,而且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的评估,评估应该深入贯穿到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对教师进行使用新技术设计混合学习课程的业务培训考核、在线学习辅导时间统计和对学生网络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及教学互动的参与度考查等。对学生考评采用综合评分和评价的评估方法,在学生成绩报告中除给出每个学生百分制的课程考试成绩外,还列出学生平均成绩和中位数,以便考查学业成绩在学生中的排名位置;同时增加课程考核等级评价,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责任心、独立性、协作性、创新性、自律性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学习能力和习惯等进行优、良、一般和需提高的四级评价。(作者:姜会飞,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唐莺,陈棣湘,潘孟春.“电工与电路基础”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11):86-87.

  [2]李时,宋明,黄帅.课程、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 2016 (10):130-131.

  [3]朱长江,郭艾,杨立洪.以生为本 多元融合 推进大学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5(5):59-62.

  [4]李恩.哈佛大学长盛不衰与我国高校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5):3-5.

  [5]Joanna Poon. Blended learning: 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 for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J]. Journal of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13,9(2):271-272.

  [6]董培涛,吴小梅,李娟.借鉴欧美大学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原始创新能力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137-138.

  [7]陈云奔.高等教育应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8(18):9.

  [8]张俭民,董泽芳.从冲突到和谐: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关系的重构—基于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4(1):7-12.

  [9]杨林.论高等学校要给学生三个法宝[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3.

  [10]丁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3):195.

  [11]牛贞福,国淑梅,颜亚男,等.互联网背景下食用菌课程的创新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243-244.

  [12]顾苏军.线上线下(O2O)互动式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4,7(17):89-90.

  [13]李娟.“互联网+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58-161.

  [14]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3):228-232.

  [15]李碧春,徐琪,张亚妮,等.“互联网+”背景下《动物遗传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6,37(11):94-96.

  [16]冯旭.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12):96-97.

  [17]姜媛媛,陈静,蔡志端.双创背景下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6):31-35.

  [18]高洪皓,朱永华,陈章进.基于MOOCs平台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建设[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6):90-94.

  [19]张丽荣,宋天佑,徐家宁,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24-26.

  [20]Linglingay p. McDermott. Teacher design teams: Building Capacity for Learner-centred course development[J].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Learning, 2016,8(2):24-32.

  [21]Boz, B. & Adnan, M. How do freshman engineering students reflect an online calculus cou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J].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7):1-17.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