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解决三问题,教育信息化进程将有质的飞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8-17 09:43 围观1833次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千城百校”数字校园建设工程的落地实施、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的建立、《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教育展会上国际展区范围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在中国信息化教育逐渐走向正轨的同时,也在尝试与世界接轨。

  尽管如此,我们与国外教育依然存在阶段性差距,当人们提及时,我们听到最多的是,现阶段而言我国还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人才需求以及科研必备的技术需求。但事实上,这些可以通过加大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增设国家级教育信息化科技研究平台和课题等措施实现。

  而重大理论创新缺失、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不高三个问题,是直接制约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正视并迅速解决这三大问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重大使命的当务之急。

  一、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创新缺失

  理论成熟并自觉地以理论指导实践是事业成熟的标志。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有史以来产生的带有方向性、指导性、引领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原始创新数量严重不足,迄今没有形成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及方法,也没有形成技术变革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从总体上看,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巨大期待不相称。然而,教育信息化引领和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必须具有先进理论的指引。

  原因分析:

  1、教育理论落后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研究总体落后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我国更甚。自鸦片战争后,我国几乎没有产生多少重大的教育新理论,教育人似乎失去了重大理论的创新自信、行动自觉与勇气,而且将教育信息化仅仅看成是建设和实践,缺少对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重视和关注,更缺少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自觉。

  2、缺乏引领自信

  “月亮是外国圆”的思维根深蒂固,对世界正逐步进入西弱东强的变化大势缺少认识和把握,角色与担当没有随着国家地位的变化而及时转变与提升。在国内,还存在中外理论礼遇不一的现象:国外的新理念、新理论一出现我国就争先恐后跟进、一哄而上热捧,但是国内创新的观点发出后,往往落地无声,学界既缺少完善国内理论的兴趣与热情,更缺少完善国内创新观点理论的自觉。

  3、偏离正确轨道的学术导向

  教育信息化研究导向存在一定问题。研究者习惯于写思辨性的论文、跟风式的论文、热炒新技术的论文,热衷于做既上不顶天、又下不着地,既不能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又不能推动学术前沿发展、也不能指导实践问题解决的“悬浮态”研究。教育信息化领域出现了许多无用的“模式”论文。

  4、顶层设计与协同研究缺失

  我国教育信息化缺少重大理论的研究规划、支持与协同的组织。研究更多处于散兵游勇状态,难以形成大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颠覆性的理论创新。虽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都会立项教育信息技术学科的国家级课题,但是一些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意义并不大,研究意义很大的又少有人敢去碰触。

  5、智库数量不足与构成失当

  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智库数量不足,另一方面是有限智库中“官”的占比高。

  “官”的行政事务繁忙,少有时间做系统性政策性研究,难免使得智库发挥的作用不大甚至于形同虚设。此外,有限的智库也缺少政策的实施追踪研究、效果研究和调整建议,使政策的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的优化调整难以保障。

  6、缺少颠覆性研究气魄和创新担当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只是在原有轨道上研究,没有上升到智慧时代的高度,也没有上升到驱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创新有风险,因此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多数人选择了既保险又短平快的理论引进、理论跟进的方式,一些学者因而也就成了国外专家观点、国外创新做法的“搬运工”和国外新理论在中国的“代言人”和“传声筒”。

  7、特色道路研究意识不强

  我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条道路需要有若干行业若干方面特色创新的支持和支撑,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缺少对信息化支持下促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道路研究的认识和自觉。前10多年教育界一方面谈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又缺少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道路的研究。2011年以来我国发表的CSSCI教育学科论文中,题目中同时包含有信息化与现代化道路的研究论文只有有限的几篇始终没有形成本土化的教育信息化支持教育现代化的理论。

  从总体上看,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创新缺失,当然并不代表没有理论的探索。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论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仅2012年以来研究教育信息化战略、路径的CSSCI期刊论文就有10多篇。

  促进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的措施:

  在当今世界,中华民族最有理由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要树立学术自信、理论自信,树立与中国引领世界相匹配的自信。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教育信息化理论创新自信与道路自信,增强教育信息化理论自主创新意识,摒弃西方中心主义;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研究者、管理者、从业者和相关的师生,要有与国家地位和国家期待相适应的担当:中国要引领世界,教育要引领社会,教育信息化要引领和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这是教育信息化人必须牢记的担当基点。

  1、统筹协同

  教育信息化理论重大创新要依靠集体智慧,国家层面应组织教育信息化重大理论研究攻关,唯有组织专家攻关才能取得重大突破。集体攻关研究是我国建国后重大事业取得成功的利器。在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该优势尽快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理论。

  2、组织保障

  应成立中国教育信息化一级学会,以更好地规划教育信息化研究,交流教育信息化思想,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思维碰撞。建议在全国设立足够数量的。

  二、教育信息化重大原始实践创新不足

  教育信息化是前无古人的,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并进一步全面驱动、推动教育现代化,如果没有方式、方法、模式等系列化的原始创新,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因为我国将实现的是走向智慧时代的教育现代化,而不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曾经实现过的工业时代教育现代化的翻版。

  教育信息化实践现状:

  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重大原始创新,应该在于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是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及深远影响的创新。不可否认,近几年我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重大原始创新,比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该活动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的独特创造(杜占元,2016),对于有效推动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开辟了促进教师智慧成长新路径,可激发教师最大的内生发展智慧,迅速提升实践智慧,不断催生持续发展智慧,启发创新智慧。然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真正能称得上原始创新的实践,总体数量太少。

  原因分析:

  自教育信息化诞生之日起,我国教育信息化更多地处于跟进状态,具体表现在对国外创新的热衷追捧。而MOOC、微课、翻转课堂既有所长,又有所短,它们共同的最大问题是只增进了知识传授,都存在认知“天花板”问题。已有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实践在创意、创新、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并未表现出明显优势。在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类已进入以创新为特征的新时代时,这些课程形式逐渐显现出自身的滞后性、局限性和疲态。

  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原始创新不足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习得性无助。我国上百年的积贫积弱,导致很长时期内教育原始实践创新无条件支撑,人们慢慢产生了教育实践创新的“习得性无助”,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重大实践创新的自信、自觉和勇气。

  2、对信息化变革教育作用认识不足。未能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作用角度进行实践创新,未能从创新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需要重构时提升实践原始创新的措施思考

  促进教育信息化原始实践创新的措施:

  1、启动教育思想解放工程

  思想解放工程,一方面重在提高整个教育界对借助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推动教育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促进教育界转换角色,即由过去世界教育的跟跑者角色,向并跑者与领跑者并存的角色转变。

  2、提升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定力

  加强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顶层设计,勇于和善于在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方面投入资金,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建议国家设立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践创新的专项基金,保证基层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不需过多地为资金发愁。

  3、制定和建立支持、引导、鼓励、激励教育信息化原始创新的政策与机制

  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难度,远远大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创新,因此建议教育部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拿出一定数量比例的成果奖专门奖励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创新,以激励人们在新的时代轨道上进行高难度教育创新。

  4、加大教育信息化实践的宣传力度

  全国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门户网站、移动媒体,要增强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宣传自觉,沉下身子到基层总结实践创新并加以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对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的宣传水平。建议着眼于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对媒体的队伍构成进行优化,编辑、记者队伍中要有一定比例的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事业追求的教育技术博硕士。

  5、树典型示范引路

  以点带面、以典型带动一般,是我国成功的管理经验。教育信息化要在民族宝库中挖掘管理智慧并予以践行。要有培育典型的意识、方法,不能一味地“望天收”,不能停留在“自然农业”的阶段一味地让各级教育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做浪费精力、浪费时间的简单重复试验。教育部已经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典型引路的重要性,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就指出,“示范引导”成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针的一部分,将“示范推广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纳入核心目标,将“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作为加快推进地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

  三、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不高

  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与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地位严重不匹配。我国教育信息化迄今没有严格意义上完全对应的学科,只是教育技术学科人自觉地将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建设作为己任,专注于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理论、方法、资源、平台等研究,倾心于教育信息化的平台、资源等建设,全力打造教育信息化的专门人才,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研究者、服务者、开拓者作为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原因分析: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地位很高,从国家到学校对其的期待都很大,正在“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然而教育信息化仅仅靠教育技术学一个二级学科研究和支撑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信息化涵及理论、技术、资源、工程、工具、环境、方式方法、管理、变革等方面,每一方面的研究与建设都有庞大的体量,每一方面都有丰富的内容,靠二级学科支撑庞大的教育信息化,难免显得势单力薄,势必造成许多研究是蜻蜓点水式的、肤浅的,许多建设是粗放的、欠科学的,许多变革是表象的、应景式的,无法形成分门别类的队伍并进一步做专门化的系统深入研究,更多的只能是做简单的事。

  提高教育信息化学科地位的建议:

  1、建立信息化教育学一级学科

  用发展的眼光看,应该且亟需建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全新意义上的一级学科——信息化教育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为教育学科门类下增设一级学科,在其下可分设教育信息化原理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学、教育信息化媒体资源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学、信息技术教育学、学习技术与方法学、教育软件工程学、远程教育学、教育设计与评价学、教学方式方法学等学科方向或二级学科。

  我国教育学科已经到了该做大做强的时候了。没有强大的教育学科门类,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引领。在教育学科门类设置、设计、规划方面,要解放思想,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由适应社会向引领社会发展转变。教育学科门类只有具有更多的一级学科,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将教育学一级学科裂变为多个一级学科,从其他学科的发展变化看是完全可行的。

  2、加大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教育技术学博士是教育信息化高层次人才的代表。目前全国每年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生80人左右,其博士培养规模小,严重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全国需要5000人以上的教育技术学博士,而全国省市和地市总数366个,如果给每个省和地市的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管理中心、职教研究所、信息技术课程教研室各配备1名教育技术学博士,则需要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博士1400多人。5000人以上的教育技术学博士需求,每年仅能培养80人左右,按此速度和规模要培养60多年才能满足需要,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博士需求缺口非常大。

  3、增设和增加国家级教育信息化科技研究平台与课题

  国家要建设一批教育信息化的协同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使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有机制、有平台、有经费、有队伍、有主攻。新增的信息化教育学一级学科,具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的属性。为了更好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一方面要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中将每年立项的教育信息化国家级课题数量增加,另一方面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信息化教育学科,以专门立项研究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工程、机制与方法问题。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不是口号,而是战略,是充分利用当今最活跃的现代信息技术重构引领社会发展的时代新教育的伟大战略和伟大工程,作用巨大,意义深远。为了使其战略得到落实,必须采取断然措施,综合施治解决以上问题。

  以上三方面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问题的解决,将会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而更好地推动创新强国建设,促进人才红利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专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级重点课题和重大课题的委托专项,利用顶层设计的力量和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合力,取得教育信息化理论的系统性突破。

  (原标题:解决这三大问题,教育信息化进程将有质的飞跃)

来源:节选自 《走向教育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大问题》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 陈琳教授 责任编辑:赵国成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