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徐浩解读《金寨县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9-19 08:44 围观6700次

  金寨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浩解读《金寨县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智慧学校是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等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促进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进而形成的一种“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为扎实有效推进我县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进程,确保智慧学校建设发挥应有的效益,我县制订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安徽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坚持基础先行、应用驱动,坚持以促进信息技术资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通过智慧学校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转变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我县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总体目标

  以基础环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重点,到2020年底全县直属学校基本达到智慧学校要求,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校信息化支持环境及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各个领域有效、创新应用的水平,实现现代科技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人与技术的和谐,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教育生态;到2022年,所有中小学校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智慧学校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三、具体任务

  以《安徽省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为指导,以推进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为突破口,以基础环境建设和人才队伍为支撑,构架“5项基本业务+2项支撑条件”的智慧学校结构,形成智慧学校生态体系。

  1.着力完善智慧环境。校园网络系统须覆盖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其他主要教学场所,鼓励进行无线校园网络建设,与有线校园网相结合,实现校园内网络全覆盖,教学点接入带宽≥10M, 乡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5M,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10M。不断完善更新班级多媒体设备,确保覆盖率100%。按要求建设好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到2020年生机比≤6:1,并确保每间教室计算机台数按学校最大班级人数设置,保证一生一机;及时淘汰(或升级改造)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保证学校教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在此基础上,鼓励有条件学校以教研组等为单位配备适量笔记本电脑,满足随时随地备授课和进行教学管理的需要。按照《安徽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基本标准(修订)》要求,建设好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电子备课室、校园演播室、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探究实验室等。

  2.积极推进智慧管理。完善县级智慧校园管理平台,积极推进智慧校务管理,推进办公自动化、信息化,高效开展公文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校务办公活动;推行智慧人事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管理全体学生及教职工信息,帮助学校管理者利用大数据及时、迅速、准确了解师生情况;全面推进智慧财务管理,强化信息化环境下的财务监督和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的信息内容,实现高效管理各类设备和资产。实现智慧教务管理,开展选课、排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对课程选修、班级选定、学生对教师评价进度、教师对学生评价进度等提供清晰、直观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尤其是通过智慧学校平台,实现中心校与教学点的一体化管理,优化乡村学校及教学点的教学教研、学习、评价、管理和服务等过程。倡导教师专业成长智慧管理,支持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新模式,对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和数据统计,建立教师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为制定教师培养策略提供支撑依据;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引导教师在提升师德素养、落实教书育人的同时,开展积极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主动取长补短,促进终身学习。

  3.全面推行智慧教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实现教学全程智能化。引导教师学会依托国家和升级教学平台,实现云端优质资源到书到课与智能推送,助力精准备课和有效导学;以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学习诊断与评价为载体,促进数据支撑的针对性教和个性化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互动、即时化评价反馈,着力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基于线上线下作业测评系统,实现对学生作业和测试的自动批改与分析。利用师生教与学行为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工具,完成科学的学习诊断和教学评价,实施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依托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等各种新型教学环境,利用智能移动终端、3D打印机、机器人、VR、AR、人工智能(AI)等新型教学设备,探索跨学科学习(STEAM)、创客教育等新兴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实现教研方式网络化。创设融合备课教研、数据采集分析、设施设备应用和管理机制为一体的教研环境,利用备课教研系统,结合区域教研数据,实现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评课与议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泛在化教研模式,即时提出、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常态化的动力支持。鼓励教师利用现有平台注册的教师空间,积极参与网络协同教研。

  实现教育资源特色化。充分利用国家、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各级优质课评选、微课大赛等教学教研活动的生成性资源以及丰富多样的校本化资源,汇聚融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资源库。紧密结合“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加强学校间的网络交流合作,促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4.促进学生智慧学习。智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新方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者高度自主的学习活动。

  实现学习方式灵活化。通过现有空间、资源、平台、各种智能终端,积极开展翻转学习、移动学习、协作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通过自动测评和及时反馈,智能主动推送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兴趣、进度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主动提醒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助服务的自适应学习能力。

  实现学习活动自主化。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优势,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活动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资源的自主选择,学习过程的自主调控,学习活动的自主反思,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学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的充分落实。

  实现学习评价智能化。建立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形成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评测数据,改变以考试为主要手段和教师为单一评价者的“结果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生成学生个性化成长记录,实现动态、持续、隐形的过程化数据采集,全面感知和记录教与学的“大数据”并进行分析,设置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精准评估学习绩效。

  实现学习成果呈现多样化。通过新型学习方式丰富学习成果呈现和分享的多样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下线上展示,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多元主体的互动分享,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再学习、延伸拓展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智能化。建立学生档案,收集学生日常行为数据,帮助学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跟踪学生成长,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5.倡导智慧生活方式。构建互联互通的智慧生活环境。利用校园一卡通等智能化设施方便师生的校园生活,将其融合到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实现师生食、住、行的舒适与便捷化,包括校园门禁、考勤记录、食堂就餐、超市消费、图书借阅等;实现校内各种学习、生活、视频安防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对师生线上线下行为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大数据分析,提供及时的校园生活指导建议。

  引导健康绿色的智慧生活方式。树立环保、节约的生活理念,利用智能化设备实现校园节能控制;养成健康、绿色的学习、生活习惯,利用智能化装备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锻炼、睡眠、饮食等实时状态,及时进行健康提醒,通过数据指导生活,优化日常作息规律;开展积极、安全的网络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学生网络学习,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完善智能高效的校园安防机制。利用视频监控、智能传感器和入侵报警系统等实现学校重点区域的安全监测与管理的全覆盖;利用智能感知设备进行车牌识别等,实现对进出校园车辆、人员的全程监控;借助心理测量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关注特殊群体,提供实时服务支持;提供家校互通服务,帮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在校表现,加强家长与教师、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家校共育。

  6.营造智慧文化氛围。

  整合智慧化的学校环境文化。完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建立各类信息发布平台,逐步配置包括电子班牌在内的各类公共交互式终端、户外大屏、电子屏幕文化墙等设施,整合利用学校校园网络、综合办公平台、微信微博、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等载体,实现学校信息发布和校务公开渠道多样化,提供各类信息资讯服务,反映丰富多彩的师生校园生活,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学校发展正能量。

  构建智慧化的学校制度文化。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实现既有传统制度规范动画、视频、图文并茂的可视化处理,和多平台、多终端灵活呈现,提高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效果,进一步发挥学校制度规范的激情、明理、导行教育。适应信息时代数字化公民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建设新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建立完善与智慧校园建设发展相匹配的学校新制度规范。

  催生智慧化的学校行为文化。利用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和智能感知终端,掌握学生特定区域的活动轨迹,实现校园行为全纪录,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日常行为管理,强化美德行为,促进数据支撑下的不良行为的自我矫正。实现网络实名认证和多平台互通互联,强化学生线上行为记录管理,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开展积极的网络活动;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线上线下疏导教育和针对性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凝练智慧化的学校精神文化。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学校主流价值观。坚持寓教育于活动,充分利用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和丰富多彩学校校本资源,科学获取使用网络资源,线上线下结合,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化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建设优势,开展具有特色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健康、向上、创新、发展的学校主流价值观,逐步形成既植根于学校发展传统又呼应智慧学校建设需要的学校精神和学校特色文化。

  7.加强智慧人才培养。

  智慧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说要有一批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型人才去支撑。因此,县教育局及各学校都要加强智慧学校人才培养培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提升智慧学校领导者、教师和技术人员水平。

  要不断提高校长及领导班子的信息化领导力。设立由校领导或专职人员担任的首席信息官(CIO)。通过国培计划等,提升领导力,使CIO具有信息化规划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结合本校实际,前瞻性、创新性地谋划工作并持之以恒予以推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教育决策和绩效评价。要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培训,强化对项培训过程、效果的动态评估,作为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集中培训、分组自学、任务驱动、项目实施等多种方式,提升教育信息化专业队伍的支撑服务能力,确保技术管理维护到位、智慧教学应用到位,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四、重点工作

  1.继续推进智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县教育局将按照金政办秘(2018)256号文件《金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学校建设 推进公平优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任务,适时启动第二阶段项目。除由县级统一建设的项目外,各学校要不等不靠,根据上述任务清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完成由学校承担的建设任务,形成本校智慧学校建设亮点。

  2.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县教师发展中心要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培训作为当前一段时间培训的重点,认真组织实施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全员培训、国培项目安排、新教师培训、专项培训等培训中安排信息技术素养培训内容,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各学校要把教师培训作为推进智慧学校进程的首要任务,有计划的把专家请进来,或组织教师走出去,通过远程培训、现场培训等不同形式,反复抓,抓反复,直至所有教师能熟练应用现有信息技术资源为止。

  3.着力抓好智慧学校资源常态化应用。各校要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以最强有力的措施、最大的韧劲抓好智慧学校资源常态化应用,确保智慧学校建设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在线课堂+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要确保开课率达100%,确保每个教学点每周开课不少于两节,确保主课堂、接收课堂老师都能熟练上好“智课”。二要抓好金寨县智慧学校管理平台的常态化应用。学校校长等管理人员要带头,增强信息化意识,养成数字办公习惯,从通知公告、请假管理、设备保修等应用入手,推动全面应用,实现数字化、移动化管理;要建立管理团队,教师人人下载智慧管理平台APP,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现代化、智慧化管理水平。三是抓好计算机教室、班班通设备、录播教学系统应用。计算机教室除用于计算机课程外,要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促进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要组织教师全面了解班班通设备的各种功能,实现班班通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直属学校要充分利用录播教学系统,利用录播教室开展教学竞赛、校际教研,促进每个教室每学期利用录播教室上一节自我诊断课,不断改进教学。四是推动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教技〔2018〕16号),推动实现“一人一空间”,实现教学应用常态化、学习应用常态化、家校互动常态化,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

  4.积极开展智慧学校应用竞赛。各学校要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全体教师参加全国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安徽省第三届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活动、第四届微课评选活动,六安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活动等,组织学生参加六安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同时,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好智慧学校引用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县教育局也将适时组织“在线课堂+智慧课堂”应用全员展示、竞赛,智慧课堂应用竞赛等,推动智慧学校应用常态化。

  5.扎实推进智慧教学研究。县教研室和学校教育教学处、教科室都要把如何促进信息技术资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当前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智慧教学课题研究、撰写智慧教学专题论文、参加智慧教学竞赛、开展网上教研等,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智慧教学水平。在今后职称评审、优质课大赛等活动中,都要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乃至前置条件。

  6.稳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及时诊断分析,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引领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要适时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7.不断完善设备运维机制。完善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及时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及教育装备应用管理系统,确保资产不流失。做好设备日常及假期防尘、防潮、防盗、防火等维护工作,确保不人为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加强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属于学校自己或是一定区域内的“土专家”。认真贯彻省教育厅省教电(2018)43号文件,推进在线课堂设备购买专业运维服务,保障在线课堂常态化应用。

  8.确保网络安全。要严格按照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完善校园网络系统工作的通知》精神做好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确保带宽达到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确保网络安全,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方案,按需配置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和软件,建立多层次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提高风险隐患的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金寨是全省智慧学校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县,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既是省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建设智慧学校,有利于实现每个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教育质量不高的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对于金寨这样的山区县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学校务必要高度重视,将“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确保向各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加强领导。

  县教育局成立全面推进智慧学校领导组,负责智慧学校各项工作。

  组  长:徐  浩

  副组长:吕  斌   余  微   余  梅   曹福东   田曙明 

  卢万胜   全国庆

  成  员:潘拥军   陈  飞   田开永   林远旺   户业宏 

  程  刚   陈红梅   陈绍国   余嗣弘   肖映川

  杜德海   徐用伟   漆德钊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师发展中心,卢万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工作。

  3.精心组织。各学校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智慧学校建设相关文件,学习县教育局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明确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重点工作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推进本校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工作。方案要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根据不同层次类型学校特点,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和“时间表”,落实具体措施,打造亮点和特色,并务必于3月10前报电教馆。

  4.加大投入。按上级文件要求建立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完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生均公用经费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比例不低于10%。同时各学校要多方式,多渠道筹措智慧学校建设经费,为建设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要结合上级资金项目搞好智慧学校建设工作,经费投入在注重补齐硬件短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更加注重教师能力素养的培训和提升,更加注重“智慧校园”软实力的建设。

  5.加强督查。县教育局、督导办将经常性的开展智慧学校督查指导,根据建设工作安排对学校进行年度考评。将智慧学校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效能考评和督导考评内容,对成效显著的学校,通过组织现场会、座谈会、考察学习等形式,为其它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对进度缓慢效果不佳的学校,将对校长进行约谈,查找原因,认真整改。

  6.严明责任。各学校要把智慧学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负总责,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抓出成效。要明确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分管校长、教学处主任、总务主任、设备管理人员、授课教师等各类人员各负其责,确保所有智慧学校系统正常运转,发挥最大效益。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属于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该与绩效考核挂钩的就坚决与绩效挂钩。

来源:六安市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