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让乡村基础教育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2-02 10:18 围观148次

  如何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近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的湖北省“两会”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在洪山礼堂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徐雁冰表示,2016年将继续在全省落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在湖北试点单列师范生招生投档,师范生均拨款将翻倍,为乡村教师“输血”。

  “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对仍有280多万乡村教师、4000多万乡村学生的我国而言,未来的发展繁荣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教育的进步程度。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学校教育不是一种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没有足够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乡村的孩子得不到足够的知识传播和学习的机会,发展乡村教育就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

  陶行知提出:“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可事实上,乡村教育却已成为教育公平的短板。乡村教师工作压力大、被关注的时候少,生活条件差、报酬已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从“知识权威”到“穷酸老九”、职业尊严丧失,“老龄化”问题突出,晋升花费时间长久,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改善缓慢、教学设施落后……

  《义务教育法》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因而,政府必须主动承担起法定职责,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如,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激发起职业荣誉感;在区域内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城镇教育要均衡发展、乡村教育也决不能荒废。优质师资的流失,让原本薄弱的农村教育跳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落实《实施办法》、为乡村教师“输血”,湖北党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或许,沦为“短板”的乡村教育,从此将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来源:长江网 责任编辑:小白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