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历史沿革:苯系物研究早可追溯到19纪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12-13 10:16 围观689次

  苯及衍生物的总称,广义上的苯系物包括芳香族化合物,狭义上的包括BTEX在内的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有定分布并对人体成危害的含苯环化合物。

  由于及生活污染,苯系物可在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中广泛检出。并对人体的血液、神经、生殖系统具有较强危害。发达家般已把大气中苯系物的浓度作为大气环境常规监测的内容之,并规定了严格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标准。

美统计的环境中苯系物各种排放来源比例

  历史沿革

  对苯系物的研究早可追溯到19纪。早在1825年,英科学家法拉(Faraday)用蒸馏的方法从鱼油等类似物质的热裂解产品中分离得到较纯度的苯,称其为"氢的重碳化合物",并测定了其基本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此后又相继发现了甲苯,二甲苯等物质,并统命名为苯系物。

  苯的业开始于1865,初是从煤焦油中回收。随着其用途的扩大,产量不断上升,到1930年已经成为界十大吨位产品之。随着苯系物的广泛和应用,其对空气的污染性和毒理学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28年,Delore等人报道了例苯接触者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70年代前后空气中苯系物污染的监测和研究逐渐成为热点。1968年,William等人采样分析了美洛杉矶城市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美环境署(EPA)在1979-1984年间监测了美12个城市连续5年的苯系物浓度。

  20纪80年代,随着微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微环境空气品质的关注,苯系物污染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微环境空气域。美EPA报道,微环境空气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且其中为突出的污染物为以甲苯为代表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和脂肪烃类化合物。此后,外许多学者对各种类型微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污染行研究,包括浓度水平,污染征,典型来源和人体暴露量等。早开始研究的是居民家庭微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污染状况,随后开始关注办公室、商场、饭店等其它类型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及健康风险。

  中大陆对微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纪90年代至21纪初才开展相应的浓度现状调查及来源初探。不过中对于微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污染状况研究还很不系统,且主要集中在职业暴露的研究以及分析方法和污染物浓度的简单测量。

  来源

  苯系物的来源广泛,比如汽车尾气,建筑装饰材料中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粘

  

  苯系物主要来源

  剂,人板家具等都是苯系化合物的污染来源。

  不同来源苯系物的组成和性差异也较大,并且不同排放源的苯系物排放量也各不相同。名片图片即为美统计的环境中苯系物各种排放来源比例,可以看出,在苯系物的固定排放源中,交通具排放的苯系物占有大比例,使用有机溶剂产生的苯系物排放量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微环境的苯系物的典型来源按其来源位置分,可分为室内源和室外源。污染物以空气对流或渗透的形式入到室内,其对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贡献率可通过室内外浓度的比值(I/O)

  

  北京市BETX分布

  来评价,若I/O值小于1或接近于1,表明室外源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I/O值越大,则表明室外空气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越大。像北京市不型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I/O值除车站候车室外均大于1,表明这些场所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主要污染源为室内源。

  微环境的苯系物的典型来源按污染源性质和类别,可分为业、汽车尾气、装修装饰材料(如油漆、板材、装饰材料等)、办公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电脑等)、人为活动(如吸烟、烹饪、燃香等)等。按其产生机理,可分为挥发源(如油漆、胶私剂等)、燃烧源(如蚊香

  

  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浓度与其它城市的对比

  熏香、烟草烟雾等)和复合源(如烹调油烟、汽车尾气、打印机废气等)。产生机理的不同将导致苯系物产生浓度及污染征的不同。

点击进入北京美华仪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查看更多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北京美华仪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恒温培养箱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

    恒温培养箱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
    教育装备采购网05-17
    恒温培养箱又称隔水式电热细胞(霉菌)培养箱,供疗卫生、药业、生物化学、业及农业科学等科研作细菌培养、育种、发酵及其他恒温试验用。操作规程使用方...
  • 自动沥青软化点试验器
    教育装备采购网12-14
    本仪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标准GB/T4507《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行业标准JTJ052《公路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环法)》所规定的要求制的,适用于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