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布《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对2010年度高校图书馆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2010年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资源购置总经费继续增长,电子资源投入连年提高。对此,为表达对国外数据库商对电子资源不断恶性涨价的强烈愤慨,2010年多家国内图书馆单位共33家机构的负责人,还曾联名发表“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和“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
报告同时声明,该报告数据均来自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以下文字节选自《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
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
2010年,高校图书馆经费投入稳定增长,馆藏资源日益丰富,1所高校图书馆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8所高校图书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上百所高校图书馆在建新馆,5所已竣工高校图书馆荣获鲁班奖,人才队伍素质持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深入,管理与服务力争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积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三期建设正式启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朝着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平台”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温家宝总理在五四青年节,第二次到访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正式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描绘高等教育新蓝图,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各高校图书馆认真学习纲要,从《纲要》中找方向、找动力、找任务、找机遇,纷纷以《纲要》为指南,编制自身的发展规划。
2010年2月1日,文化部公布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共12家,中山大学图书馆名列其中。2010年6月11日,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有37个,高校图书馆为8个,分别是山西大学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徐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大学图书馆。加上首批的12个和第二批的26个,累计已达46个。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成为古籍保护单位,有的还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说明各馆在不断增加对新载体资源投入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历史遗产的搜集和保护,也在随着文献采购经费的增长,不断加大对古籍的购求和保护力度。
总之,面对新环境、新需求、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勇敢面对、积极应对,不断尝试、探索,努力拓展自身功能,在2010年实现了稳健发展。
2010年高校图书馆办馆条件之电子资源投入连年提高
“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各馆自报的数据表明,2010年国家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稳定,均值创造新高。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的使用方面,用于采购纸质文献的馆均经费约是采购电子资源的1.7倍,低于2009年的2.16倍,采购纸质文献的经费走势平稳,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连年走高。
2010年度,504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总额约为19.98亿元,馆均约为396万元,高于往年。中位数约为204万元,即排在第252位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排在第253位的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平均值。排在前5位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约3932万元,复旦大学图书馆,约3296万元;北京大学图书馆,约3282万元;浙江大学图书馆,约2940万元;武汉大学图书馆,约2739万元。
图1 2006-2010年高校图书馆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
504所高校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购置费总额约为13.04亿元,馆均约为259万元,略低于前4年中的2006年。中位数约为165万元,即排名第252位的怀化学院图书馆和排名第253位的扬州市职业大学图书馆的纸质文献采购费的平均值。排在前5位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约2620万元,北京大学图书馆,约2226万元,复旦大学图书馆,约2177万元,浙江大学图书馆,约1796万元,武汉大学图书馆,约1751万元。
图2 2006-2010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万元)
552所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采购费总额约为6.85亿元,馆均约为124万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48%,高于往年。中位数是28.73万元,即排名第276位的湖北中医学院图书馆和排名第277位的陕西教育学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购置费的平均数。排在前5位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约1568万元;清华大学图书馆,约1311万元;浙江大学图书馆,约1135万元;中山大学图书馆,1119万元;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约1106万元;复旦大学图书馆,约1098万元。
图3 2006-2010年高校图书馆馆均电子资源购置费(万元)
2010年9月1日,为表达对国外数据库商对电子资源不断恶性涨价的强烈愤慨,共同抵制不合理的涨价风潮,维护中国图书馆和广大读者的权益,26所高校图书馆馆长,联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等单位共33家机构的负责人,联名发表“致中国科技文献读者的公开信”和“致国际出版商的公开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