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塑化剂的危害,我们说的太多了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3-01-16 10:41 围观2338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邓晗)先是酒鬼酒的曝光,接连是茅台、五粮液,再到酱油、果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塑化剂俨然成了“妖魔化”的代名词。当今,身处公开自由的舆论环境中,难免存在一些人制造虚张声势的谣言来博得众人的眼球。塑化剂,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人们身边到底潜伏着多少塑化剂带来的危险因子?作为权威的行业媒体,教育装备采购网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用实验证明,拿数据说话。为关注此事的业内同行们呈现一份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

  举例子让塑化剂概念不再抽象

  身为2012年点击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原本一个离普通人生活很远的化学名词,一下子尽人皆知。“有毒的添加剂”、“只用于工业化学”、“婴幼儿危害最大”塑化剂的这些标签是否准确?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这里采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女士的理解:“塑化剂或称增塑剂,产品种类多达百余种,但使用最普遍的是邻苯二甲酸酯(DEHP)类化合物。塑化剂不是食品添加剂,严禁添加到食品中。”

  其实用最通俗的话来解析塑化剂,就是一种增加材料的柔软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添加剂。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等,依照塑化剂使用量的不等,可以制造出拥有各种韧性的、光泽的成品。举个例子:比如在化妆品中,添加了塑化剂的指甲油,成膜性更好,看起来也更加润滑有质感,冬天不容易因为天气过低而出现裂痕,夏天不容易因为过多暴晒而分层。但是当用涂了指甲油的手拿食物吃,就有将塑化剂送入口中的危险。再比如,家家户户都很常见的PVC(聚氯乙烯)保鲜膜,为了让PVC保鲜膜的材质变得柔软且黏性较大,商家会使用一定量的塑化剂,但当这个量超过了某个临界点时,超市里生鲜食品的存放、家里食物微波炉加热,这些能接触到保鲜膜的地方,就很难不受到塑化剂的侵袭了。

  最近新闻里报道最多的莫过于白酒中的塑化剂了。其实塑化剂就像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一样,白酒中添加塑化剂会使酒味更浓郁、醇厚,粘稠度变高,出现了所谓高档酒品中的“挂杯”现象。也有报道称,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也可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

  就在人人都为非法商家添加塑化剂一事愤懑不平时,在某名酒针对塑化剂事件召开的媒体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发表的“塑化剂无害论”再次引发了轩然大波,添加到食物中的塑化剂是否有毒?公众们亟须一个肯定的答案。

  实验呈现 数据为证

  早在去年5月份,台湾媒体称16批食品遭塑化剂污染,其中包括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等。随着新闻的曝光,台湾媒体随即公开了一个实验。

  实验以DEHP浓度最大的“动力运动饮品柠檬味”为例,与怀疑DEHP致癌、致畸的论文中的剂量做个对比。该饮料检测出的DEHP浓度是34.1ppm,就是34.1毫克/千克。而研究孕期母鼠摄入DEHP后生产出的小鼠的生殖发育毒性的文章中,母鼠吃的饲料中DEHP的剂量是125-1000毫克/千克,尽管仔鼠产生了明显的精子数降低活性下降的效果,但这个摄入剂量远高于台湾民众的摄入剂量,并且,小鼠是以添加了DEHP的饲料为唯一食物的,而人并非如此。

  同样,在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结果中,通过饮用水给小鼠投加DEHP时,心脏、肝脏、肾脏的脏器系数出现变化的小鼠喝的饮用水中DEHP的浓度是500-2000毫克/千克。出现对小鼠染色体伤害的剂量则是1000-2000毫克/千克,而且,这种对染色体的伤害未必会最终发展成肿瘤。

  再考虑到啮齿动物与人类代谢DEHP的路径略有差异,成年人比小老鼠更容易将通过食物摄入的DEHP排出体外,那么每天喝一瓶这样的饮料,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出现让人致命的毒害。

  塑化剂危害“量”是关键

  事实上,毒理学实验用于人体风险评估时一直存在这个难点:如何将动物实验的结果转换成适合人类的数值?因为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人体实验,所以塑化剂危害才难下官方定义,以致于造成“北大教授道歉”的新闻事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女士指出,迄今为止,人们对邻苯二甲酸酯所致的各种生物毒性的作用机制还缺乏透彻的认知,但现代医学已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生物毒性“剂量—效应”关系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其实上述实验中,我们也能看出,日常生活中,实际接触到的苯二甲酸酯远低于实验动物的接触剂量。以此为依据,邻苯二甲酸酯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我国卫生部也曾明确指出,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对于体重60公斤的成人,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1.5mg、2.4mg和3.0mg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每天摄入9.0mg及以下也是安全的。 并且实验显示,进入体内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具有蓄积性。但部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长期大量摄入将影响生殖和发育。

  小疏忽让塑化剂成元凶

  但就在公众在对塑化剂危害松一口气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坏习惯,殊不知这些小疏忽很容易造成潜在的伤害。

  比如夏天,很多车主都有在车里放矿泉水的习惯,觉得这样可以随时补充水分。其实,做矿泉水瓶子的材料属于聚酯类,这类材料在加工时通常会加入少量塑化剂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殊不知,塑化剂的溶出率与温度成正比,在常温下比较安全的矿泉水瓶,随着车内温度的升高也会变成“毒瓶”,制造“毒水”。再比如,很多人喜欢用微波炉加热食品,觉得这样既方便又快捷。这却给“非微波炉专用容器”和价格低廉的PVC保鲜膜中“怕”油、“怕”高温的塑化剂创造了溶出的机会。还有那些用非食用塑料袋盛装滚烫的食物、戴着塑料手套吃麻辣小龙虾的行为等,这些“方便”都有可能将原本无害的食物变成了“毒物”。

  河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何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生活中的小疏忽很容易让塑化剂“钻空子”,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尤其现在,PET材质的生活用品很多,比如杯子、碗筷,其加热超过70℃,就有可能析出塑化剂。对于不符合国家PET标准的材质,析出的温度点可能会更低。

  何娟教授尤其提醒,塑料容器底部一般都有一个带箭头的三角形,里面会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从1至7不等,分别代表不同的材质。一般瓶装饮品的都为1字瓶,即PET。PET耐热可至70℃,但使用超过10个月,便可能释放出DEHP等塑化剂,加热无疑也会助长塑化剂析出的可能性。

  利益面前 政策威力减弱

  确实,塑化剂无处不在,人们的吃穿用品,很多都会用到DEHP。对于个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对于国家,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必不可少。

  其实早在今年夏天,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审定通过由厦门检验检疫局起草制订的《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行业标准。这是我国首个食品塑化剂行业标准,意味着类似由塑化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章可循。

  但为何还会接二连三的冒出塑化剂丑闻?让人不解的是,白酒的质量检测,的确没有关于塑化剂这一项。更让人不解的是,就在去年,塑化剂引发的饮料安全风波还那样记忆犹新,彼时塑化剂已有大举入侵食品之势,但直到现在,在白酒这样的饮品上塑化剂标准检测却还是空白。

  利益的驱使下,黑心商家借机钻行业法规的“空子”,制假掺毒,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回想整个事件:酒鬼酒、茅台、五粮液、酱油,北大教授道歉,再到酒协的一句:所有白酒中都含有塑化剂!喝还是不喝,有毒还是没毒,在各类有关塑化剂的传闻前,在各种所谓的“权威”话语前,人们茫然而不知所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句话已不再受用。有媒体爆料,中国人幸福指数因食品危害直降谷底,网上疯狂转发的“中国人百毒不侵”的博文更是让我们无奈不已。也许塑化剂事件早已超出酒业的自身,比起食品安全事件,他背后的始发原因更值得人们去思考。

  【编后语】

  记者认为塑化剂的话题,我们谈论的太多了。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不信任、不安全感,让人们恐慌不已。对政府部门不能有效监管的失望,导致负面评论、消极情绪在各大权威网站、专家微博下屡见不鲜。只希望,人民的呼声能唤回政府的回声。

  欲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塑化剂专题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天津抽检4批次儿童玩具与学生用品不合格
    亲贝网11-01
    近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儿童玩具与学生用品质量抽检公告,结果显示,4批次儿童玩具检出不合格,其中,新凯利等品牌上黑榜。据亲贝网消息,日前,天津市滨海新区市场和质...
  • 中科院与福建企业签订协议 联办食品安全实验室
    教育装备采购网06-20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近日在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618)上,福建日品食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订框架协议,拟联合建立一个设施完善的食品安全实验室。据悉,除对日...
  • 国家紧急禁用八种含塑化剂产品 确保食品安全
    教育装备采购网06-14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立刻禁止采购和使用4家企业的8种产品,保证餐饮服务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也正在密切关注药品中...
  •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 暂停进口台湾通报问题产品
    教育装备采购网06-09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新华网消息,根据台湾有关方面的通报,台湾部分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在其生产的起云剂中违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非食用物质,并导致使用违法企业生产的起云剂的下游食品生产企...
  • 上海舜宇恒平发布解决方案 三大步骤分析食品塑化剂
    教育装备采购网06-08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近日,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针对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发布大体积进样气质联用法分析食品中塑化剂的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方案中,该公司罗列了两个部分,即样品前处理以...
  • 台湾塑化剂潜伏食品业30年 矛头直指监测制度
    教育装备采购网06-08
    民众拿着有疑虑食品到台北市卫生局检验是否含有塑化剂DEHP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南方日报消息,从上月23日开始,整个台湾的食品业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塑化剂DEHP地震。这是全球首例DEHP污染案例,污...
  • 塑化剂风波波及全台湾 专家建议大陆速开展检测
    教育装备采购网05-31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截至昨天(30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那么,在食品中为什么...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