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专访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苏育志教授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3-07-10 16:11 围观1544次

  【导读】新年伊始,记者采访到了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苏育志教授。该中心成立于2005年9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在苏教授的带领下,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地方高校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树立了楷模。


苏育志,博士,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1985年7月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化学系;1992年7月在中山大学,获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电化学;1992年7月由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大学(原广州师范学院)化学系任教至今。2000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导电高分子材料。2003年9月由中山大学高分子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研究方向为光电响应功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多年来主要从事电化学及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自2000年以来主要承担了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应用电化学、材料学基础、化学软件等本科课程及有机高分子化学新进展、21世纪化学专题讲座—物理化学等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发表教学论文8篇。

  2003~2004学年度被评为广州大学生化学院“优秀党员”,2004~2005及2010~2011学年度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硕士生导师。已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市局级项目2项;纵向、横向研究经费近80余万元;发表论文60余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记者: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使高校对实验教学思想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您认为贵校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在教育理念方面有哪些转变?

  答:广州大学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为华南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突出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在综合性大学设立师范教育为特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广州大学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在主管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学校对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尤其重视,始终把实验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以“一体化、多层次、分阶段”为特征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或政策措施保障了实验教学及其改革的健康发展。

  记者:我们了解到,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评审过程中购置了大量教学设备,您能从中选取2~3件高端仪器设备介绍它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突出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使用这些设备获得的收益(专利、所获奖项、论文等)吗?

  答:广州大学近年来对中心设备投入力度非常大,中心现有设备已达五千余台件,固定资产总量近四千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56台,单价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4台。整体上,本中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在全国同类地方高等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中心的教学仪器不但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大型仪器设备资源还实现了充分共享,广泛用于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教学,广泛用于“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提升了实验教学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层次。


学生操作X射线单晶衍射仪

  如价值180万元的X射线单晶衍射仪,用于很多教学、科研及大学生科技活动,每天都满负荷工作,出的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高、受益面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林焦敏同学,他在我校读本科期间所负责的项目“具有光、磁功能性质的过渡和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获得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一届全国赛一等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届广东省赛特等奖,他本人也获得了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Chem. Commun.(影响因子5.79),Dalton Trans(影响因子4.1),CrystEngComm(影响因子4.18)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其论文多次被国外权威期刊引用。

  又如,为了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的能力,中心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先后投入130多万元设立了多媒体仿真实验室,实验室内不仅有常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辅助CAI课件、视频教学素材,还购置了多套化工工程和工艺方面的仿真软件,用于模拟化工工艺流程的实验教学,对化工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巩固和专业实践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明显。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我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华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比赛中每每能够过关斩将、披金夺银。如由罗送娣等同学组成的“叶氯塑队”获得了第四届华南地区化工设计大赛金奖,郑志茂等同学的课题“菠萝果醋及果醋饮料产业化开发”获得了“挑战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

  中心的仪器设备不仅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为师生开展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近年来中心购置了大量先进仪器设备,并可在人才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中心已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而与企业的合作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科研机会和实践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记者:化学实验中涉及有毒有害药品较多,请问贵中心在药品存放与处理以及确保师生实验安全方面有哪些有力措施?

  答:中心对药品安全一向非常重视,对药品的管理非常严格。一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剧毒试剂管理的补充规定》《有毒有害废液及废旧化学试剂处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所有重金属离子溶液、苯类等毒性大的废液和废化学试剂定期由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公司回收处理。另一方面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绿色合成反应技术,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同时,尽量选用无毒或毒性小的试剂,并将微量或半微量实验装置广泛用于基础合成实验和现代合成实验课程中的绝大部分实验项目,在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废液的产生。此外,由我学院学生组成的“水化学分析组”在中心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对实验排放污水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和CODBOD等项目进行抽样分析与监测,及时反馈监测数据,中心再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污水处理系统的各项参数和工艺流程,确保中心排出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水化学分析组在中心监测点取水分析

  记者:贵中心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地方性高校中可以说是成绩非常突出,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些贵中心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吗?

  答:中心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华南地区化工设计创业大赛、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共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项,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参与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挑战杯”第七届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广东省高校第二届化学化工实验技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华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2项,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及EI,SCI收录不在少数,SCI影响因子最高的达到5.79。此外,中心还承办了第四届华南地区化工设计大赛和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广州市选拔赛。

  能够做出如此的成绩,主要原因是中心的每一位教师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培养基础知识厚、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化学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并且从管理制度、实验经费和激励措施三个方面,保障实验室全面开放运行,大力支持“挑战杯”、学生科研立项、实验技能竞赛、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化学节、华南地区化工设计创业大赛等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以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为龙头,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色,在华南地区已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

  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中心着眼于全体师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结构合理、团结协作、能力过硬的实验教学团队,构建了内容科学的多元化实验教学新体系,创建了设施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实现了中心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在今后的建设中,中心仍将贯彻学校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记者 安健 张鹏)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荔枝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