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现代中庆:应用为驱动,实现“互联网+”落地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5-07-28 11:57 围观2145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黄磊) 以“深化教育装备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教育装备工作水平”为主题的第五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南昌隆重召开。论坛上,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庆)总经理周少林,围绕“互联网+”下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做出报告。论坛期间,教育装备采购网( www.caigou.com.cn)有幸采访到了周少林总经理,他为记者介绍了中庆是如何以应用为驱动,将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到教育教学中。

  打造录播系统工程,实现资源深度应用

  作为教育信息化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中庆集团二十多年来专注服务于教育行业,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处在从重硬件到重应用的转折阶段。”周少林分析到,“当前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教育部在近年来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实现这种深度融合,必须坚持应用驱动的基本思路。”

  “在中庆看来,录播如果没有应用的模式,是没有出路的。”周少林向记者介绍到,“落脚点必须放在应用上,这是中庆05年进入录播市场时就明确的方向。”除了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不同档次、不同部署方式的产品帮助用户建设录播教室,还需要为用户解决录播资源的管理及应用的问题。建设、管理、应用三位一体,就是由中庆率先提出的录播系统工程概念。

  秉承应用驱动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在深入调研教学教研模式后,针对学校录播资源的管理和进一步深度应用,中庆开发出了专注于教育应用的“教育云平台”。基于云服务体系,通过四层系统架构,建立覆盖省、市、区(县)、校四级云平台和云应用环境,实现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另外,中庆教育云支持区域内和区域间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促进教育均衡。

  细化方案,助推“互联网+”落地

  在当前“互联网+”战略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再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探讨的主题。对于互联网+教育这个笼统的概念,周少林解读了中庆基于录播系统产生的优质资源,与互联网相结合,作用于教学应用的细化落地方案。

  把课堂与互联网融合,形成了专递课堂、互动课堂;把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助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把教研与互联网融合,打造网络教研方案;把课程与互联网融合,建立微课中心……

  当然,“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都处于探索阶段。周少林直言不讳:“目前可能解决的深度和完美度还有欠缺,需要中庆这样的企业,更深一步的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增加用户的体验感,让产品更加完美。”

  互动课堂,录播产业的风口

  谈到中庆近期参与建设的湖南“十百千万工程”(湖南省建设十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先进区、百所先进校、一千所联网校、一万个个人应用空间),周少林提到了长沙市教科院通过录播系统,给浏阳河畔两所农村小学上的音乐课。“我们旁听了那堂课,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 周少林感叹道,“一所学校只有九个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从没上过音乐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这些偏远的教学点的孩子们基本生活是没有问题,但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公平教育,还有一段路要走。”

  面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的问题,周少林分析当前最佳的解决方案是教育资源的共享。因缺师少教导致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现象是制约国内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中庆专递课堂、互动课堂使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与拥有相对丰富教育资源的城市学校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可以缩小村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还可以通过协同备课、资源回传等功能,促进优质资源在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流转,整体提升乡村教育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中庆教育云平台上,设计了学生空间、教师空间、教研员空间,管理者空间、家长空间等,并且完全互通,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涵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教学交互,并提供直观、详尽的数据分析,实时呈现开课及完成情况,便于及时掌握互动效果。改变过去机械化的课程模式,实现个性化教育。

  这种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所产生的课堂模式,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也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周少林将此称之为录播的风口,是未来录播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黄磊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