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工业机器人崛起,剩余劳动力将去向何方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4-15 17:12 围观1429次

  小编导读:教育程度提高了的劳动力更愿意进入服务业以及技术型蓝领,因此机器人导致的解雇潮不会在中日韩等生育率较低的国家导致社会动荡,而是更多的将人们引向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但机器人将对印度、中东或非洲等地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未来日趋成熟的技术、技能教育行业也许是这些国家劳动力大规模转型的机会。

  近日外媒称,“鉴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估计中国去年有26万工业机器人这一事实,机器人已使100多万人失去了工作。尚有超过75%的工作岗位面临计算机化的“高风险”。未来若干年,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促使制造商接受自动化,中国的机器人大军将以3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扩张。这一事态发展也许会增强人们的担忧,即较穷国家的工人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最大危险。但实事上中国正在面临的难题不是机器人会剥夺多少人工作岗位,而是多少工厂因人工慌而导致的产能下降甚至失去生产竞争力!那么除去其中大部分是劳动力数量本身就存在的缺口,那部分真的因机器人出现而丢了饭碗的人们要如果找到出路呢?工作内容转型、接受技能培训无疑是最明智的举措,而且宜早不宜晚。

  报道称,“在2010年前的10年中,中国的劳动力大军规模增加了8000万,至9.3亿。但未来数年,增长曲线将转平,劳动力的供应量可能收紧,然后缓慢下降。”正因为如此,教育程度提高了的劳动力更愿意进入服务业以及技术型蓝领,因此机器人导致的解雇潮不会在中日韩等生育率较低的国家导致社会动荡,而是更多的将人们引向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如工业机器人行业所带动起来的人机协作领域的技术蓝领,他们不再做单调乏味、重复性高的流水线岗位,而是掌握一定应用技能与机器人共同协作,他们将是未来工业不可或缺的生产主力军。但机器人行业对印度、中东或非洲等靠人口创造红利的地区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而未来日趋成熟的技术、技能教育行业也许是这些国家劳动力大规模转型的机会。

  遨博智能科技除了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领域在不懈努力着,还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自己独到见解。通过与名校开联合开发、互通成果建立交流平台,为公司及行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机协作领域的高端研发人才。目前还推出了针对机器人应用、技术蓝领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项目《瓦肯机器人创新实践合作实验室》,该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中,通过试点人才培养基地、优质学员就业机会、奖学金、技术支持等等优惠条件,加强校企结合优势,旨在培养适应在多个行业环境与机器协作生产的技术人才。

点击进入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查看更多 来源: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