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种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的、可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进行数字化加工、存储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基于网络的电子存取服务。
二、案例
基于以上标准,中亿启航陆续在众多图书馆实施了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如:江西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警察学院、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图书馆。
三、效果
在高校图书馆,中亿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了各类文献资料的多媒体信息收集、数字化加工、存储、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输出方案。在数字化加工环节,尤其实现了各类资料的全方位收集,如身份证、借书卡、阅读卡等硬纸、卡片信息的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等A4、A3幅面文档的高速录入,旧报纸、连环画等大幅面影像的录入,各个幅面的输出方案……
数字图书馆的显著特点就是:
·各种信息(文献,期刊,图书,报纸,论文,音乐,视频等)的数字化;
·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对数据的有效访问和查询;
数字化资料在网上发布和传递。数字化图书馆的开发与建立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海量存储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并且还引进了大量数据库技术及概念。
图书馆存储系统需要存储以下内容的数据信息:
1. 数据库: 一般采用MS SQL和Oracle数据库,数据量不大,一般在几GB以内,且数据增量不大。
2. 电子图书:以文本文件存储和读取为主, 文件大小一般为32KB--64MB,存在形式为静态, 容量增长小于5%每年;
3. 视频资料信息:包括电影资料的VCD/DVD形式,MPEG2/4形式,以大文件形式存储,流媒体读取为主.文件大小一般为80MB --5GB;
4. 电子期刊:以文本文件存储和读取为主,文件大小一般为32KB--64MB,存在形式为动态增长,增长速度为线性定值;
5. 其他电子信息资料:包括音频资料,硕博论文,自建资源库,教参等等,以文件方式存储,以流媒体或文件方式读取,文件大小一般为32KB--40MB
在图书馆中,数据库的管理和操作是最核心的问题,所有的电子图书、期刊和多媒体数据全部存放在大容量存储系统中,存储系统是整个数字图书馆的支撑点。
根据图书馆中数据的特点来分析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应用特点,随着图书馆数字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图书馆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管理系统的难度。同时,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加,数据也相应大量增长,这就给原有的存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来讲,图书馆信息化的关注点在于:如何满足业务连续性要求:
·关键系统高性能
·关键服务不停顿
·关键数据不丢失
结论:
数字图书馆在本质上就是一个集数据库应用平台、信息资源电子商务平台与资源数字化加工服务平台于一体的巨大数据仓库,以互联网为平台,面向高校内部广大师生和外部互联网用户提供基于内容的服务。
我们在产品安装的同时,将对用户管理人员进行软件使用的系统培训,并与图书馆一起对最终的读者,进行电子图书的使用培训,保证使用户充分高效的使用该产品,发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