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家对特色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倡下,很多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优美、师生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样、特色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营造了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但基于学校管理和校园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能看到学校文化建设成果的人主要局限于在校师生和到校内参观指导的领导和客人,其他很多关心学校的人不能进入校内(即使是家长也不能随意进入校园),他们看不到校园文化环境,也无法详细了解学校的文化,这么好的校园环境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别人看不到,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进行宣传。
目前,学校的宣传主要依靠传统网站,内容虽然不少,但展示形式已经显得落后,缺少互动,缺乏新意,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相信这种宣传效率和宣传效果并不是学校的初衷。
那么该如何改善现状呢?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为此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
在当前“互联网+”大环境下,PC、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微信),传统的校园文化宣传方式有必要更新换代,为适应时代发展,学校急需实用性更强、用户体验更佳、互动效果更好的信息化技术,将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数字化和信息化,以更吸引眼球的方式,来展示学校亮点,推进校园文化宣传,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通过现场拍摄,结合PHP、HTLM5等信息化技术,将校园环境数字化,并在网络上真实再现,可以让人在不进入校园的情况下身临其境、360度地参观校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全面细致地展示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给人的感受直观、生动,展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
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支持电脑、手机等多平台展示,无需安装特殊插件或App,特别是支持微信分享,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高效、广泛的优势,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展示形式非常易于传播,很有利于扩大宣传范围。
借助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可以搭建3D校园、虚拟校史馆、立体展览馆、互动知识中心、电子阅览室、手机导引等应用模块,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学校历史、校容校貌、特色教学、师生风采、学生作品等校园文化特色。
1. 3D校园
校园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校园内的楼宇建筑、厅堂、走廊、雕塑和一草一木等空间和物品都承载和体现着学校的文化特色,可以说整个校园就是一所学校文化特色的展示平台。
3D全景校园就是对这些代表着校园文化、具有特色涵义的校园场景和整体校园环境进行360度实景拍照采集,经过后期技术处理后,形成有声有色的3D全景校园,,并以此为基础,在校园场景中设置个性化热区,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突出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细节内容,使人在参观校园的同时能更详细、深入地了解我校文化内涵。
3D校园主要展示美丽校园,如:
(1) 校园风光:学校正门、校园环境、特色建筑等;
(2) 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楼外景、多媒体教室内景、会议室、多功能厅;
(3) 文体设施:操场、音乐厅、演播室等;
(4) 专业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通用教室、其他实验室等;
通常采用学校大门口作为360度全景参观的主场景,随后通过箭头或导航图进入其他空间节点。
用户可通过鼠标或触摸的方式与场景产生互动:旋转、镜头放大和缩小、点击热区等。
场景内的箭头按照参观的路径布置到场景中,用户点击后镜头推进和切换到下一场景,产生漫游的效果。
导航图可通过按钮点击出现。除了显示用户可到达的场景,也可根据楼房情况,在导航图内设置楼层按钮。
拍照采集时会根据学校的文化特色需要来选择展示的空间场景,如下图,教学楼内、特色教室、运动场、会议室、图书馆等。这些场景可通过主场景、箭头、导航图等方式进入参观。
教学楼道
学校运动场
图书馆
2. 个性化热区
3D校园场景或立体展览馆内可布置各类热区,来重点突出展示学校的重要特色文化内容。参观者在全景展示空间内游览时,通过点击特定的区域,可更详细了解该区域所表达的文化涵义。
热区类型主要有:视频、图片、环物摄影、声音、文字、动画、电子书等多媒体资料。
热区示意图
3. 虚拟校史馆
校史馆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发展意义。校史馆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办学思想不断发展的源泉,是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土壤,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集中表现的舞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数字校史馆,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历程和不同时代学校面貌的浓缩。
在校史馆内建设学校荣誉室:展示奖牌、奖杯、奖状、荣誉证书等学校及师生所获得的诸多殊荣,集中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成果。
建设老校友馆:设置照片墙,展示和收集历届校友毕业照、校园生活照等珍贵照片,搭建校友互动交流平台。
在校史馆内特定场景置入校史知识:观众可参与互动答题,得分高者可获得小红花或奖章作为奖励,互动性强,并能够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师生、校友的归属感。
虚拟校史馆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校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有利于学校不断积淀校园特有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有利于鼓舞学校士气、以不竭的精神动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4. 学生作品立体展览馆
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搭建立体展览馆,经过3D和信息化处理后使参观者可以漫游于不同展厅之间,360度参观每个展厅,达到虚拟展览的目的。
展览馆外景示意图
展览馆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可以按照展览的内容进行不同主题的个性化设计,如某老师书画展、某同学摄影展、学生手工作品展等,可充分体现特色。
展品可以用个性化热区的形式展现,参观者可通过点击热区来了解展品的详细信息,并可以对喜爱的展品进行点赞、投票和微信分享,达到互动宣传的效果。
展馆可设置多个展室
立体展览馆具体可应用为:
n 艺术馆
n 博物馆
n 师生作品展览馆
n 成果展示:包括学生作品(书画作品、手工艺品及点评分享)、参加比赛及取得的成绩等
展厅内部示意图
展品详情及投票分享示意图
立体展览馆主要展示特色教学成果、学生书画作品、摄影作品、电脑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等。学校经常在校内举办绘画展、摄影展等活动,但每次活动结束后均需撤展,展品无法一直让人参观,立体展览馆建成后,我们可以将优秀作品一直展出,举办永不落幕的优秀作品展览。家长们一定会很高兴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展示在展览馆里,而且会很希望、很愿意去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这对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有意义。
5. 手机导引
以3D校园为基础,通过手机扫描学校二维码,了解校区全貌、参观者目前所处位置以及要到达目的地的行走路线,形成明确的方位和方向感,让用户能按照手机指引快速到达目的地。若用户需要,也可通过手机确认沿途路径中的各场景周围环境,以确保路线正确。
导引便捷原则:用户体验越简单明了越好。
比如:最多三个空间点就可让用户明确地找到目的地。
导引有关场景和相应功能示意如下:
(1) 导引功能提示
用户(到访人员)在触摸屏上看到导引功能图标或按钮。
a) 点击后屏幕上出现用户所在大厅的全景空间图。屏幕右上角出现大楼内各部门的名单;
b) 用户可在界面上得到提示进行操作:转动空间、寻找实景参照。
(2) 目的地导引方法
a) 用户找到自己所要到访的部门
b) 点击触摸屏上的部门名称:
² 全景空间自动转向途经方向,用户看到场景内箭头指引闪烁,并告知应该从这里经过;
² 一个平面图出现在全景空间之上,显示用户要去的楼层,和目的地位置(闪烁的红点)
一个二维码出现在屏幕上,提示用户可用手机扫描,获取与触摸屏一样的全景空间以及下一步的导引功能。
(3) 手机指引方法
a) 用户按指引方向走向所指明的楼层;
b) 用户按前进箭头获得楼层楼梯口全景空间:方向箭头指明用户前进方向。例如左或右第一个门。
c) 如果用户愿意,可再点击前进箭头,手机出现部门门口的全景空间,便于确认目的地。
6. 互动知识竞答
互动知识竞答可以融入到3D校园的场景中,比如:当走入校史馆时,在场景中会出现一个动画信息来提醒人们在这里可以参与答题,点击后即进入校史知识互动竞答。
答题结束后实时显示答题结果并进行排位,对于正确率排在前10名者可给予虚拟花瓣或奖章等奖励,同时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互动答题,并准备实物奖章作为奖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
知识库的内容可以多样化,如学科知识、校史知识、安全知识等。
互动知识界面示意图
前10名可以登上荣誉榜
7. 数字阅览室
通过3D全景技术搭建360全景空间,结合电子书形式,建设3D全景数字阅览室,实现图书阅读数字化。
数字阅览室可用触摸屏作为展示终端,布置在学校教学楼大厅或走廊,同学在课余时间以此为平台浏览阅读图书,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数字阅览室示意图
电子书示意图
3D校园文化展示及互动平台是校园文化宣传展示信息化的新形式,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必然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必然会成为校园文化信息化的新的亮点,成为一种全新的、更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展示方式,必将引领校园文化展示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