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学校开放体育设施 前行中有苦恼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4-17 17:32 围观538次

  在大街上跑步,不太安全;公园里锻炼,没那么多设施;去体育馆,要费用且拥挤……到学校锻炼健身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成都市5003个体育场地中,归属教育系统的共2297个。为缓解民众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2010年2月5日,《成都市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办法》出台,规定成都市区域内具备条件的市属高校、中学和小学向市民开放学校运动设施,非节假日每天不低于2小时,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每天不低于8小时。规定已实施了四年,情况和效果究竟怎样?

  家门口的运动场

  在天涯石社区,天涯石小学是居民锻炼身体最常去的地方,住在附近的王刚几乎每天来,“有时是早晨,有时是晚上。过来跑跑步,出身汗。”刚跑完圈的王刚擦着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地说。虽然天色渐暗,但像王刚这样在这所小学健身的社区居民还有不少,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跑步,场面很是热闹。该校校区虽然不大,但各类体育设施还算齐全,供成人和儿童锻炼的场地全部对外开放,附近居民乐在其中。同样的景象,在西胜街的树德协进中学、少城小学也能看到。

  市民到学校健身,通常只需出示身份证,或在所在的社区开一身份证明卡,并填写好学校登记表和社区登记表就成。住在莲花社区的张华强就是凭身份证明卡,已经在川师大附中(初中部)打了两年多的篮球。“出小区走几步就能打球,对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很方便。”张华强说,“每天都去,出出汗,心情都要舒畅些。”

  开放力度还不够

  王刚、张华强是幸运的,住在成都南门的黄锋的运气就差了。他所在小区附近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但每次黄锋想进去锻炼,都被学校门卫以各种理由拒绝。而据记者了解,黄锋的遭遇并非个案,在成都市区众多所中小学中,没向市民敞开大门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龙江路小学等知名学校。放学之后,这些学校一律铁将军把门,体育设施静静地矗立在操场上,很是孤寂。

  学校紧闭大门令想进校健身的人失望,而不少开放校园设施的学校却为人气不旺苦恼。新华路小学的门卫说:“学校要求只要有身份证就可以进校,可来的人很少,最近一个星期才来了一个打球的。”信息不对称,似乎是原因,“居民还可以随便进附近的学校锻炼啊?真的不知道。”38岁的陈露喜欢跑步,多年来她只在小区步道上锻炼,听说附近的学校是开放的,很是吃惊。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个别对外开放的学校,设有较高的进校门槛,除要求在社区办卡外,还要到学校德育处登记填表,甚至要求锻炼者自购意外伤害保险。显然,宣传不力、手续麻烦、开放时间不合理等都是制约市民进校园锻炼的原因。

  学校有苦衷没热情

  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园对市民开放,但部分学校却不予执行。“校园开放说起来大家都会觉得是个好事情,可是真的不好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学校长告诉记者。每年两会期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成都市也在积极地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的确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说市民在学校锻炼时产生口角,发生斗殴,学校根本没法管,有的把体育器材弄坏了学校怎么办?只要是发生在学校的安全事故我们都脱不了干系。其实,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等于就是整个学校对外开放,安全隐患是显而易见。”这位校长说。

  此外,经费和人员配备也是问题。不少学校诉苦道,“把开放校园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其他部门都不愿配合,学校义务提供场地,还要抽出老师假期加班负责管理,如果还要独自承担各种责任,那学校肯定没有热情。而且,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毕竟属于内部设施,其主要用途是保证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开放后,使用率高和损耗率也高,修建和翻新的时限越来越短,资金缺口越来越大,需追加专项资金投入。”采访中,几乎每个市民都对学校开放体育设施表示欢迎,可学校的确也有自己的担忧和苦衷,可惜的是,学校担忧的问题目前根本没有答案。

来源:中国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