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极课大数据李可佳:AI不是取代老师 而是提高教学精准性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4-01 10:52 围观3388次

  2019年3月28日-3月29日,零界·新经济100人2019年CEO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从传统线下转到线上,从人工转向智能,从一二线城市发展到三四线城市,新的变量不断影响着教育行业的发展。极课大数据创始人、CEO李可佳受邀参与论坛:教育行业新变量,并分享了他对教育行业的理解。

  左起: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慧科集团共同创始人兼CEO岳喜伟、极课大数据创始人兼CEO李可佳、美术宝创始人兼CEO甘凌

  李可佳表示,在K12教育领域存在两个变量,一个是慢变量,一个是大变量,数据是个底层,可以训练不同的模型、训练算法形成人工智能,这个能力可以慢慢解决行业的一些具体问题。基于数据,基于现在的科技,可以进一步的发展,不是去取代老师,而是至少提高这种决策的精准性以及响应效果,这是比较可期的。极课大数据现在在做的事情,希望通过技术去驱动教育的公平。

  以下摘取了李可佳在本次论坛上的部分发言:

极课大数据创始人、CEO李可佳正在分享观点

  问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可以用到的一些技术,给我们自己的业务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新的可能,有什么体会?

  李可佳:第一,我们正在经历一些变化,如果要讲技术的话,站在我的角度,K12这个领域里面我们首先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变量?第一是慢变量,大家都是能够感受到的,比如学校现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在提升,老师的年龄结构在改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在提升,这是我们K12眼里的慢变量。这个慢变量的范式是否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升级?比如因为年轻的老师能够掌握新的技术,那他可能会突破原来的题海战术、经验式的教学,他可以利用数据更好的做自己教学范式的升级。

  第二,实际是一个大变量,在我们的K12赛道里,政策影响是一个比较大的变量,但这个变量本身有一定的可期性。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培养人的目标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用人工智能解决行业问题,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没有考虑过未来我们的孩子毕业以后可能不止跟身边的同学竞争,可能真的要跟那个时代非常强大的人工智能竞争,这个政策变量的背后是对原来知识的要求转变成对素养、能力的要求。

  回到新技术这个点,首先数据是个底层,可以训练不同的模型、训练算法形成人工智能,这个能力可以慢慢地解决一些行业的具体问题。其次,相对远一点来讲,在整个K12的教学环境下,比如5G对分散场景这种建立,尤其在直播环境下的这种低延迟、高带宽,其实可以对行业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因为教育行业过往存在一个中心化的结构,区块链是不是能够在分散版权,在内容创作和价值链上做一些颠覆,这可能是三到五年之间我们这个行业的变化。

  问题:现在在普惠化个性化教育走到哪里?有什么机会和挑战?

  李可佳:从愿景上讲,我们希望能够去驱动教育公平,我相信这是所有做教育科技或者从科技赋能教育的最根本情怀。

  从方式上,首先我们面对现在大班教学的环境,老师面对这么多的学生一定会存在教学的累计误差,或者存在某一部分学生盲区,存在原来的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经验,依赖于题海战术,其实我们也是这样高考过来的。但实际上,如果有新技术进入到这个学校,其实可以更好的去识别,找出学生的关键问题,包括班级的典型性问题。过往的环境虽然老师有经验,但还是不能很精细的识别这些问题。所以如果能够借助这样的系统,他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率提升。

  我拿医疗行业举个例子,因为国内比较成熟,大家可能听过IBM的一个明星系统,实际是建立在美国医药学会一套CDSS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之上。医疗和教育一样,我们面临的是很多非结构性甚至半结构性的问题,非常复杂,基于数据,基于现在的科技,可以进一步的发展,不是去取代医生和老师,而是至少提高这种决策的精准性以及响应效果,这是比较可期的。

  问题:普惠教育本质上有两个问题,一是成本上可不可以负担,二是教育服务的水平、质量是不是均质。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对老师的依赖降低,可以达到一些均质服务的效果。这个是不是可能推行下去?

  李可佳:去年大家关注的一个新闻是成都七中的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到达了边远地区。运用AI教学技术,成本可以无限降低,这实际是从教育的内核爆发,驱动这种能力更好地辐射到边缘地区。极课大数据现在在做的事情,希望通过技术去驱动教育的公平。原来的教学方式依赖于经验、题海战术,我们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更精细地去识别,找出学生的关键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来源:北国网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AI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