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威盛集团与郑州航空港共建人工智能试点校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4-28 18:05 围观1035次

​启于航空港 智赢在未来 威盛集团与郑州航空港共建人工智能试点校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发布至今,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印发了一系列战略性文件,文件中对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指示,指出要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鼓励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与编程教育课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2019年4月26日上午,由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文教委体局和经济发展局联合主办,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河南锐力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启于航空港,智赢在未来”人工智能进课堂启动仪式在航空港实验区科创中心举行。以“做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助手”的角色定位,以“连接一切”为使命,以开放共赢的姿态,助力郑州航空港试验区的人工智能进课堂进程向前推进。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文教卫体局局长杨买军表示,文教卫体局作为航空港实验区教育主管部门,坚持站在现代化、国际化、改善民生的高度,致力于服务全区159所中小学、幼儿园,6万余名在校生,以及4188名教师,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提高师资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项工作屡创佳绩。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深远,它会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改变世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则是教育界的创新举措,必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多学科融合发展。”杨买军局长说。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作为国家第三个引智试验区、河南省首个区域性示范基地、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示范基地承载着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是河南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正是基于实验区这样具有前瞻性和重要性的地位,威盛教育CEO王明德与航空港文教卫体局信息中心主任赵旭东,共同为威盛教育河南办事处揭牌,并与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文教卫体局局长杨买军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致力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威盛教育CEO王明德先生说:“近年来,威盛教育积极布局并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以及区块链等新兴信息科技,在芯片设计、物联网、工业4.0、智慧城市及无人驾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绩。”据王明德先生介绍,从2016年起,威盛教育开始专注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及人才的培养。凭借威盛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驾驶等领域深厚的技术优势和深耕教育多年的资源与经验,威盛联合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研发了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和科普活动的一系列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解决方案,努力打造从教学到实践的人工智能教学链,开启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的新篇章。

  王明德先生表示,未来的合作将致力于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努力将郑州航空港区打造为国内首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创新实验基地。进而带动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达成启于航空港、幅射全中国的目标。

  活动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信息中心主任袁中果博士,针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做出了精彩的经验分享。从政策解读引入人工智能教育,以及人大附中实际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办法,进行全面的解读。

  当天,威盛教育课程研发部主任赵小燕老师就“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进行分享,通过对语音识别原理、人工智能编程、及现场体验并实践了基于图像识别原理的无人驾驶智能车,得到了培训老师们的高度认同。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实践与创新人工智能的新技术,还能开阔眼界,锻炼学生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此,威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项目——创造栗,也将全力支持郑州航空港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把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驾驶三个领域系统的课程解决方案积极深入到各试点校,内容涵盖完整的人工智能应用和技术知识体系,搭配全面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编程软件等,根据学龄学情的不同,提供精准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解决方案,帮助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全面助力郑州航空港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的进行。

  据悉,本次航空港人工智能进课堂活动将在航空港实验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举办相关赛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为人工智能领域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同时,威盛也将与更多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同行者,秉承合作共赢的方式,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战略布局。共携手、共探讨、共合作、共未来!

来源:全球财经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AI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