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19中国首届CanSat卫星设计大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拉开帷幕。这一之前在美国、欧洲举办多届的国际性赛事,此次终于落地中国。
大赛旨在模拟真实卫星任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开发、测试、发射、操作和数据分析。
CanSat卫星是模拟一个真实返回式卫星的飞行过程,要求卫星体积要能够容纳在一个可乐罐大小容积里。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将在卫星上的所有主要子系统(星务分系统、通信分系统、电源分系统、载荷分系统)在这个最小体积内设计与实现。比赛时通过组织方的CanSat火箭将学生设计的卫星发射到约2公里的高度,实现安全着陆,分析CanSat卫星降落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同时对学生撰写的文档进行评审,综合评定出成绩。CanSat卫星创新工程实践,立足国内,面向全球,未来决赛对接ESA与NASA。
本次大赛的指导单位为:国家航天局、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科技教育联盟 、航天创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与留学生团队。有青岛二中、青岛58中、郑州88中,北京八一学校、北京平谷中学、北京人大附中等各地中学生,有北航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将在此同台竞技,共同学习、进步、角逐,点燃激情,放飞梦想。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科普教育处处长、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副秘书长陈骅闽来到大赛现场,为同学们呈上祝福与致辞。他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航天人的精神,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不惧挑战,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实现梦想,取得好成绩!
在陈处长致辞完毕以后,大赛的揭幕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学院王新升老师正式拉开。王老师对远道而来的优秀学子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在简单介绍过赛事背景以后,又对同学们表达了真挚的祝福,祝愿同学们在比赛中有所收获、赛出风采,取得好的成绩。
空天创客创始人耿赛猛先生上台向大家介绍了大赛的内容、赛制等相关情况。赛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却坚定而又认真地听着,没有表现出畏难的情绪,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困难,完成挑战。
随后,著名资深航天专家田如森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航天科普大讲堂。生动有趣的内容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激起了同学们对航天的更大兴趣,探索的决心。
从各小组给自己的战队取名来看,大家已经开始进入状态了:“ETO地球三体组织”,“银河火箭”,“小猫卫星”,“银河探索”,“龙鹏卫星”……
同学们在赛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展露笑颜; 大赛已经拉开序幕,明天,新时代的少年们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