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粤桂教师同步网络研修 共促两地教师能力提升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9-30 11:37 围观1364次

粤桂”同一堂课“暨”互联网+优课“网络教研活动柳州德润中学会场现场

  为搭建粤桂两地结对帮扶平台,共享名师优质资源,共同促进两地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升,9月26-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及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的粤桂“同一堂课”暨“互联网+优课”网络教研活动,正式在我市德润中学启动。广西教育研究院院长旷乾,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李昶、广西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蒋万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敏、广西电化教育馆技术研究与培训部主任陈桂军、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资源建设部主任吴久胜出席会议。

旷乾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启动仪式上,广西教育研究院院长旷乾表示,近年来,广东和广西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育协作机制,形成了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协作的区域格局。自2018年10月到今年上半年,两省区已经举办了4次“引智入桂”活动和2次粤桂中小学教育论坛活动,为促进两广教育交流,共享名师优资资源,增进广西教师专业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希望本次活动也能进一步深化粤桂教育协作,共同促进两省区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李东海在启动仪式上讲话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发言。他表示,本次“同一堂课”网络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有深度的专题教学研讨,并通过网络平台和现场直播,变革教研方式,拓宽教研空间,推动传统教研向网络教研转型升级。相信通过多元立体、深度交流的教研活动,定能有效提升两省区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两地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和共同成长,也将进一步密切两地教师的感情,深化教育合作交流。

苏敏对参加本次网络研修活动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们表示欢迎

  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敏对参加本次网络研修活动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们表示欢迎,并向他们介绍了柳州市“信息化同步互动课堂”项目建设的情况。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两省、两地的教科研活动和交流,以教研交流、支教帮扶、培训学习、进校送教指导等多种方式,把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我市贫困县区,促进贫困县区在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理念、师资培训等方面实现提升,最终让粤桂两地的教育通过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柳州德润中学教师韦惜玲带来课例展示

广州中学教师郑文富带来课例展示

  启动仪式结束后,柳州市德润中学教师韦惜玲及广州中学教师郑文富,共同以《学会记事》为题带来中学语文作文展示课。尽管上的是同一个内容,两位老师的课却各有各的侧重。韦惜玲老师的课,以“为什么记事?记什么事?怎么记事?”三个问题逐步梳理写作技巧,并在讲解写作的选材上用微课将“明确意图、选择素材、叙事具体”这一技巧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紧紧围绕写作意图对素材进行取舍,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修改军训范文。郑文富老师则是将前期布置给学生的“我真______”的半命题作文进行了分类,从中挑选出“一线贯穿型”和“情感集中于情节型”两种类型的三篇学生习作进行讲解。课堂中,他将范文按段落仔细讲解,并用心引导学生掌握“记事”的方法——理清线索、有效选材、情感强烈,重点突出。

专家论坛环节,大家共同探讨作文课该怎么上

  展示课结束后,现场进行了题为《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教学》专家论坛。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黄淑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冯善亮、广西教育研究院语文教研员潘建敏、柳州市教科所初中语文教研员刘东明等专家与2位授课老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讨论中,专家指出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去设计写作教学方案,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上,着眼于有效解决学生写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此为出发点来开发写作知识、设置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需求。

活动现场

  据悉,本次网络研修活动在两省区三地设6个主会场,并通过网络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同步直播。其中柳州市德润中学为初中语文主会场,柳州三江县为小学英语、小学美术和小学音乐主会场,广东肇庆市怀集县还开设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主会场。两省区教师将在线上、线下共同展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课题,共同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共享名师优质资源,从而实现粤桂教育协作,提高薄弱地区教学质量,推动均衡发展。

来源:柳州市教育局 作者:韦丹 责任编辑:方剑波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