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大连海事大学试点“课程思政”教学新路径让课堂“入情”“入味”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04-24 13:07 围观1068次

  4月23日消息(记者贾铁生)“想要船舶柴油机稳定可靠地运行,必须靠燃油、滑油、冷却等各个工作系统有效配合,形成合力。就像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的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到了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这么积极的成果。反过来讲,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自由散漫,对疫情不重视、不配合国家防疫举措,那就无法形成万众一心的合力。”

  日前,大连海事大学《轮机概论》网络直播课堂上,教师苏玉龙在讲授船舶柴油机知识时,围绕疫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比喻生动,能记一辈子”“团结就是力量,机器系统和人类社会都一样”,学生们立刻在弹幕中这样回应。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确定了《轮机概论》等数十门课程试点“课程思政”教学,其中大部分是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专业课、通识课。苏玉龙是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船舶辅机教研室的一名老师。他说:“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尤其是孙玉清校长以一名轮机教师的身份直接参与试点工作,与我们一起研究细节。希望通过这次试点,实现从‘授业解惑’向‘传道’的升华,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书本以外更为重要的东西,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教研室组织老师们做了4版分专业的《轮机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在不同的教学背景下,对思政元素的发掘和应用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船舶辅机教研室副主任刘东介绍道,“比如在给法学院的学生讲这门课时,我们着重从轮机工程领域前沿知识、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说明轮机工程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去理解,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立法事业,为增强我国航运业国际话语权贡献力量。”

  理工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在于思政元素不易发掘,以及思政元素不易“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援”,《轮机概论》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攻关,科学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个与专业知识紧密相连的“思政点”,实现思政元素“自然引入-深刻阐述-留下烙印-思想认同”。

  “原以为这门课程专业性很强,会比较枯燥,但是老师把课程内容和我们熟悉的东西相结合,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印象很深的是在讲到船舶的一些重要部件时,老师引用了八字海大精神来注解,比如船锚寓意坚定、船钟寓意严谨、螺旋桨寓意勤奋、船舵寓意开拓。这样的关联教学,不仅让我记牢了专业知识,更深刻理解了海大精神,重要的是树立了传承航海文化、奉献交通事业的理想。”学生陈雨翎说。 

  4月16日,本学期《轮机概论》课程网上授课课时即将过半,为检验试点成效,为后半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支招”,大连海事大学专门组织召开了《轮机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

  池华方老师回顾自己教授《轮机概论》课程十八年的历程,表示在没进行“课程思政”试点以前,就已经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授课中了。例如在讲到船舶动力装置类型和近年来国家海洋装备制造发展水平时,就与个别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高科技技术封锁、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相结合,教会学生客观认识我国在船舶动力装置研发、生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鼓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赶超。

  蒋福伟老师则表示下一步将把更多新鲜、生动的案例融入教学中。例如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为引子,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船舶制冷、通风系统相关知识点,使他们树立祖国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的理念。

  还有的老师关注到了课程思政教学可持续发展、效果评价等深层次问题。轮机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王宝军老师建议进一步充实试点团队力量,扩充“课程思政案例库”,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乔卫亮、韩凤翚两位老师认为,恰如其分的思政点融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建立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客观观测学生反应,发现和避免突兀的“硬融入”。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说:“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是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去年,大连海事大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针对‘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在,学校以《轮机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作为试点,目的是研究理工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索内在规律,打造具有参考价值的范例。我们要将思政的‘盐’适量、恰当地‘调味’进专业课、通识课,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价值引领的转变,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编辑: 张四清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