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体博会25 校体购2

学联网助力青岛教育智慧化转型进入信息化2.0“深水区”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06-28 15:13 围观6676次

  6月24日,青岛市教育局与海尔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市副市长朱培吉,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周云杰等领导出席签约活动。

  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工业互联网、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和集团化办学、智慧教育普及应用、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和校园健康管理生态平台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型发展之路,共创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产教融合型城市样板。

  其中,智慧教育作为核心合作板块,将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维度出发,以“互联网+”为指导思想,打造师生全覆盖的“云+网+端”教育信息化示范区,为校园搭建起一个综合、健康、智慧化的生态大平台,进而推动青岛地区教育信息化2.0进入实践“深水区”。

学联网助力青岛教育智慧化转型进入信息化2.0“深水区”

  岛城数字教育从“工具”到“生态”创新转变

  青岛市教育局与海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海尔教育学联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支撑,搭建起5G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智慧平台、AI智能教学装备、智能校园物联网,以“互联网+”为指导思想,进一步打造师生全覆盖的“云+网+端”教育信息化示范区。这一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在启发式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实现“寓教于乐”。同时,青岛市教育局支持学联网参与青岛教育e平台的深度开发应用建设,共同探索智慧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示范校。

  除智慧课堂外,学联网还将与青岛市教育局在教育教学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产教融合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指导区域内智慧教育的深度应用,申报创新成果并推动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多方入手推动教育信息化2.0在青岛落地推进。“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或者技术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改革创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效益最大化,让每个孩子有更好的发展。”青岛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照如此表示。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也认为,学联网利用互联网把教育的技术、文化、专家等各方面的资源聚集起来,真正开启了教育互联网的先河。“教育信息化2.0在青岛落地后,不仅将体现在教育方式上的创新,学联网平台上的多方资源也将同步开放,以生态化的平台优势促进青岛教育信息化2.0走向深入。”

学联网助力青岛教育智慧化转型进入信息化2.0“深水区”

  全球智慧教育从“普适性”到“个性化”生态转型

  教育信息化2.0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工具和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教育的“个性化”。学联网搭建的家校智联全场景解决方案围绕学校、家庭、移动三大场景,通过“智能端”+“体验云”构建“生态网”,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匹配,成为全球引领的物联网智慧教育创新生态平台。

  学联网助力教育信息化2.0在青岛落地后,学校端可以依托智慧黑板、智能电脑、智能电子纸实现精准大数据常态化课堂应用,体验到课件自动生成、报告智能分析等场景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应用还会辅助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侧重,精准备课,提升教学效率。家庭端则通过一系列智慧设施,实现在线约课、远程辅导、分级阅读、智能作业笔记等,让学生享受到多种渠道、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模式。

  学联网成为联动家校智联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得益于其生态化的融合发展。学联网不仅聚焦教学平台中网络化的信息共享与融合,更致力于整个教育产业生态圈的上下游资源链的搭建,通过将研发中心、结算中心、体验中心、运营中心、营销中心5大中心的汇聚,率先搭建起集软、硬件教育资源于一体的生态大平台。

  目前,学联网已经联合了30多家智能化硬件供应商,50多家常态化应用供应商,130多家数字化内容生态伙伴等等,业务范围涵盖幼教、普教、职教、高教、成教、老教六大领域。凭借其优质的资源整合力及软硬件服务力,学联网已经走进全球50多个国家300多个城市,合作了1100多个项目,惠及23600多家学校的2600多万师生。

  “一场暴风雨可能让花园破败,却没有办法摧毁热带雨林。”生生不息的“雨林系统”将成为青岛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动能。学联网搭建的智慧教育生态圈正代表着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推动传统教学方式发生变革,为教育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全新教育形态的塑造提供了无限可能。

来源:海尔集团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