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甘州: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01-28 09:54 围观1085次

  2020年以来,甘州区教育局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定贯彻党中央新发展理念,坚持区委、区政府教育优先发展“一优化、五优先”原则,聚力城乡一体化办学,强党建、炼队伍、抓项目、促发展、创特色、提质量,负重自强、砥砺奋进,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坚持党建为魂,全力点燃学校德育教育新引擎

  没有高质量的学校党建,就没有高水准的德育教育。一年来,区教育系统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多形式开展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各类专题辅导和先进事迹报告会4场5000余人次,精选500名党员、教师参加思政课专题培训,引导教育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创新实施“党建+X”工作模式,持续巩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初心”教育成果,全域拓展“四抓两整治”,形成“党组工委总体部署、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学校支部压茬推进、党员教师示范引领”的良好工作格局,通过组织开展1轮次的书记培训、为期2天的首届校(园)长论坛和两场100余人参加的现场观摩活动,统筹“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升班子的决策力、执行力、领导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切实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教育发展的“硬支撑”。着力打造“红烛先锋”党建品牌,涌现出思源实验学校“思源党建+博闻敦善校园文化建设”、大成学校“我是党员我示范”、甘州中学“三红党支部”、南关学校“八岗争先”、金安苑学校“红烛先锋+三岗联创”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成功创建南关学校党支部、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劳动街小学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示范点3个,甘州区南关学校、劳动街小学等“全国文明校园”“省级文明校园”各1所,甘州区大成学校等“第四届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1所,并以此为引领,倾心打造学校德育教育新高地,领航甘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坚持项目为先,不断开创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

  根据《关于加快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意见》精神,本着科学布局、区域均衡、方便群众的原则,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撤并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学校31所,实现规模调大、差距调小、结构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基本形成“一乡一校一园数点”的学校布局模式。职教中心新校区、甘泉街小学、第五幼儿园建成投用,南关学校初中部和育才中学平稳合并,第三幼儿园和南关幼儿园完成改建,农村1776名小学毕业生全部转入城区初中就读,新增义务教育学生学位2200个、公办幼儿园园位2000个,首次打破摇号配置入园局面并实现就近按需入园,圆满完成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30所,新增普惠型园位3500余个,城市挤、农村弱、择校热、大班额和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完成大满镇中心学校等7所学校高标准水冲厕所建设、安阳乡中心学校等7所学校运动场建设、明永镇中心学校等4所农村学校风貌改造,有效弥补全区城乡义务教育的短板弱项,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使明永、甘浚等乡镇中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区第六幼儿园即将建成招生,区第七幼儿园、第八幼儿园、第九幼儿园、张掖第三中学等一批新建、迁建校(园)正在加紧筹建中,年教育项目建设完成投资达1.34亿元。甘州,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跑出学校建设“加速度”。

  坚持师资为本,积极引领学校队伍焕发新活力

  全面推进“区管校聘”改革,调整城区学校校园长和中层干部43名,局聘城区小学(幼儿园)副职24名,农村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42名,使学校班子配置更加规范、优化、强健。10名未取得高级职称资格教师享受区内有效高级职称待遇,教师待遇全面落实。寒假教师在线培训、“十百千”青年教师音体美素提升行动培训、“青苗成长助力行动”等培训活动圆满完成,累积参训7998人次,其中农村教师受训4159人次,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完美收官。1名教师被确立为省级骨干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农村骨干教师,4名教师被确立为市管拔尖人才,50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通过省级鉴定,全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硕果累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坚持质量为重,深入推动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

  印发《甘州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甘州区中小学“推门听课”实施办法》,着力推动领导班子、机关科室、校(园)长下沉一线,通过校内教师互评互听、对口股室推门指导、教育局教研室和发展中心督导评价的三级常态化教研模式,形成以“备课、上课、评课、作业、检测”为重点的“五有效”实践研训评价机制,力促学校常规管理更加精细、课堂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师专业成长更加稳固,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整体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1%,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出国颁标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目标全面实现,甘州区教育局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甘州中学被评为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甘州区南关学校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认定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高中266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职教中心就业率100%,对口升学率达98.7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区上下力抓教育质量提升的思想和认识上升到从未有的新高度。

  坚持文化为基,倾心打造学校特色发展新名片

  及时印发“书香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方案,引导各校(园)以“四园”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全方位提升教育软实力。各级各类学校“书香满园”“阅读悦享”大阅读课程体系全面建立,张掖四中、劳动街小学等一批书香氤氲的校园正在形成;职教中心新校区、大成学校等一大批春有花香、夏有绿荫、秋有果实、冬有玉树的绿色校园业已建成;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平安校园”创建百分百;思源实验学校等12所学校成功晋级省市区级“智慧教育标杆校”,甘州区被确定为市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智慧校园”创建成效明显……“四园”建设已实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将成为甘州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名片。全区教育正在按照由规范到特色,由特色到品质化的发展路径,阔步前行。

来源:甘州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江苏宿迁市洋河新区:在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江苏省教育厅04-16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立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紧围绕人事制度、教育评价、双减增效等重点任务,以改革重塑,用改革破局,不断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人事制度改革激活力。...
  • 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福州盛大开幕
    搜狐04-16
    4月15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福州盛大开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林文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陈星莺,学会副...
  • 第61届高博会 | 安道教育携新品亮相,助力高校校园数字化
    搜狐04-16
    4月15日,安道教育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高博会”)展示自主研发的智慧黑板、智能交互平板等多个系列硬件设备和教学应用软件,以及智慧教学解决方案、教学配件生态等,向现场参...
  • 教育部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
    教育部04-12
    为全面加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工作,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作出部署。《通知》明确了专项行动的工作目...
  •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聚力发展 提升内涵 打造县域职教创新发展高地
    山东省教育厅04-12
    近年来,山东省邹平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3次对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批示,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问题。鲁中中等专业学校坚持特色化办...
  • 四川农业大学“三个聚焦”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
    四川省教育厅04-12
    四川农业大学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大协同育人力度,健全管理服务机制,着力培养大批新农科人才,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健全培根铸魂...
  • 四川万源市“三大帮扶机制”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04-12
    四川省万源市抢抓托底性帮扶机遇,下好托底性帮扶“先手棋”,构建“组团式”“结对式”“造血式”三大帮扶机制,借智借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发展,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办好人民群众“家门...
  • 四川蓬安县探索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学应用
    四川省教育厅04-12
    推行“1+1+X”辐射应用模式。横向将9大平台应用场景划分城区9所优质中小学校进行先期探索,形成应用案例和典型经验,组建“1所城区优质试点校+1所片区中心校+片区所有学校”的“1+1+X”平台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