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06-22 13:39 围观6574次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2021年6月19日,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在教育部支持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上万名高校教师领导线上观看。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此次说明会由科大讯飞与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邮”)联合主办,由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周晓隆主持。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评估中心主任周凤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副所长刘永东、浙邮党委书记陈兴东、科大讯飞高教业务总裁胡江院分别进行了开场致词。科大讯飞高教人才培养业务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小贝与科大讯飞高教业务高级副总裁李伟国对1+X证书及试点工作进行了解读说明。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陈小贝对科大讯飞1+X试点、考点条件进行了说明。他介绍道,作为国家级产教融合企业,科大讯飞深耕行业多年,依托雄厚的技术积累、服务积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积累,制订并获批了《人工智能语音应用开发》和《人工智能数据处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李伟国从师资培训服务、教学资源保障、考试平台三个部分介绍了科大讯飞1+X培训及考核方式。考前,科大讯飞从考务培训与技能培训两方面着手提升教师“X”专业能力水平,以自主研发的教材、题库及实验资源支撑院校教学,考核中,以人工智能考试平台进行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的智能监考,业务内容涵盖了1+X教学全生命周期。

  在“1+X试点院校报告”环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田敏、重庆财经学院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启刚、重庆城市职业学院·科大讯飞大数据学院院长刘振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万家山等高校领导,围绕新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提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质量,推动院校教学与企业需求对接,以及将产教融合作为教育工作落脚点,进行主旨演讲与经验交流。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田敏表示,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要做好专业要素协同,分院要做到产教协同衔接,形成模块化职业技能教学、考核体系。他提出的“科学规划、重点推进、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1+X学校试点原则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周启刚提出,1+X证书制度是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通过学历教学+X证书,可以提升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以及学生就业的能力。他还说,“1+X证书”能够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生能力展现,促进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科大讯飞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说明会成功举办

  刘振栋指出,1+X证书制度的核心是相互衔接和融通,学院从证书遴选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两方面落地。接着,他又向大家一一例举和解释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六大内容,即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导入真实项目、整合教学队伍、统筹教学过程与考试同步教考分离。

  万家山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而当前人才的数量、质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在1+X证书制度下,安信工通过成立产教融合创新研究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修订培养方案、构建递进式分层分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课程“三基础”这五个方法,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继续落实“双高计划”,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要深化校企协同。完善支持措施,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科大讯飞坚持“用人工智能助力院校发展”的理念,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为1+X证书制度落地实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方法与途径,助力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