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产业总规模超2000亿!《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发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09-23 10:16 围观6813次


  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依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从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与形势

  (一)发展背景

  “十三五”时期湖南体育产业工作紧紧围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41号)文件精神和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体育产业目标和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为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增长快。2016年—2019年间湖南省的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持续增长,总规模平均年增长率为13%,增加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7%,2020年受疫情影响呈下降趋势(见表1)。2019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67亿,提前一年实现1000亿目标。二是体育服务业持续高位发展。2016年—2019年间湖南省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9%、83%、83%和82%,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16%。

表1  2016年—2020年湖南省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

年份

总规模(亿)

增长率(%)

增加值(亿)

增长率(%)

GDP占比(%)

2016

763.53

16.60

298.55

24.50

0.95

2017

863.74

13.10

345.81

15.80

1.02

2018

967.43

12.00

394.65

14.12

1.08

2019

1066.89

10.30

443.03

12.3

1.11

2020

879.69

-17.55

372.99

-15.81

0.86

  三是各类体育产业不同程度增长。湖南省各类体育产业的增加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培训与教育三大类别持续处于前三位。2016年—2019年间三项指标增加值合计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72%、71%、67%、69%,2020年因疫情影响下降。2017年湖南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为82亿元,2018年销售额为103亿元,首次跨入“百亿大省”行列,2019年由于政策性调控销售额为62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体育彩票销售额为37亿元。四是体育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全省2016年法人单位3286家;2017年法人单位3527家,个体工商户1461家;2018年法人单位6080家,个体工商户8372家;2019年法人单位6371家,个体工商户6789家,2020年法人单位6507家,个体工商户7183家。五是体育场地设施增长快。截至2020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5平方米,较2013年的1.16平方米有大幅提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90%,比上个周期提高48%。已经建成“15分钟健身圈”的城市社区数量为4161个,全省城市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4%。全省每万人足球场地约为0.75块。六是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项目逐步增多。益阳奥林匹克公园被纳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大湘西”被纳入“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名单。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体运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湖南九岭汽车运动文化产业园入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长沙市成为了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二)面临的形势

  2022—2025年,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双循环”格局下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体育强省、健康湖南的建设为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新趋势。新一轮信息革命和科技革命,将通过5G、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引擎。挑战方面,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与全国相比,差距明显,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总量偏小,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体育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体育本体产业还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以体育传统行业发展为主,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中介服务、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金融与资产管理服务、体育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发展滞后;体育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明显;产业人才队伍亟待扩展;体育消费刺激不够,有效需求供给不足;体育产业市场体系有待培育;体育产业机制有待创新;引导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还不完善等。总之,我省体育产业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为目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为根本遵循,深入落实“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推进体育强省建设,以体育消费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法治体,加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体育服务业为龙头的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惠民为本。以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加强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大体育需求,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2坚持绿色低碳。体育产业发展要以绿色为根本,以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旨,优先生态,保护环境,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消费引领。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培育体育消费理念,引导体育消费,丰富体育消费业态,创造消费新需求。完善体育消费政策,拓展体育消费平台,提升体育消费质量,释放体育消费新动能。

  4坚持市场主导。健全体育产业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度。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发挥市场在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5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立体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体育产业从资源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速体育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催生新产品、新业态。

  6坚持融合发展。深化体育与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传媒、金融、农业等产业的融合,不断拓展体育产业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链更加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育消费水平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使体育产业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产业规模更大。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7%至1.8%,实现1—2家体育企业上市,体育产业从业人数超过40万人。

  2产业结构更合理。持续扩大体育服务业规模,增加体育装备制造业和体育场地建设的比重;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其他体育服务和体育经纪与代理、广告与展会、表演与设计服务四类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合计达到20%。

  3体育消费水平更高。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大力推广户外运动,创造体育消费新场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8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过2000元。

  4产业发展环境更优。依法治体,完善体育产业制度,优化体育产业投资环境,营造体育产业发展新环境,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监管,完善体育产业信用体系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1打造体育智能制造中心。围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借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科学技术,着力发展智能体育高端设备制造、智能体育场地建设。做大做强体育用品、智能穿戴运动装备、智能健身设备、运动地面用材料制造、体育场馆用设备制造、水上运动装备、山地户外装备集群等七大产业制造。支持航空运动、冰雪运动等新兴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新一代体育智能网联产业、新材料、体育生态等战略性新兴体育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加快传统体育优势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体育制造业品牌。支持智能体育制造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体育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体育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制造创意产业集群。

  2创新体育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法律服务、体育金融服务、体育科技服务、体育信息、体育中介咨询、体育创意营销和体育产品研发设计等行业。构建高水平的赛事体系。承接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构建自主品牌赛事、职业体育赛事、特色体育品牌赛事、全民健身系列品牌赛事等赛事体系。延伸赛事产业链,扩大体育赛事带动交通、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效益。构建体育赛事运营管理标准和效益评估体系,建立体育竞赛数字平台,实现竞赛表演信息共享。支持单项体育协会制定体育赛事规范标准。大力推进体育会展业、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的发展。支持体育中介机构的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为依托,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建立健全体育贸易服务体系,促进体育贸易国际化发展。

  3培育数字体育中心。面向“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趋势,紧抓我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契机,加快公共体育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实施体育产业数字化工程。加快发展壮大数字体育产业,打造具有自主创新引领的数字体育创意技术与装备体系,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建设覆盖全省的体育服务信息平台。以场馆服务、赛事运营、健身指导等重点领域数据为核心,搭建体育产业大数据中心。加强体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现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高危行业监管、体育产业信用体系数据共享。引导企业挖掘体育消费数据,促进供需匹配和精准对接。打造数字体育生态。盘活现有公共体育数字化资源,推广面向多场景的“5G+”新模式,拓展数字体育服务应用场景,创新数字体育服务新业态,为全民健身、运动竞赛、体育旅游、康养、体育国际交流等提供新颖、便捷、快速、高效、丰富的数字体育服务和资源。到2025年,全省的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公园和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实现“互联网+”数字化管理运行全覆盖,争创国家体育产业创新试验区和国家级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专栏1:数字体育发展工程

  创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体育数据仓,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

  健全公共体育“一站式”服务系统,全面优化全民健身地图,升级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建立运动健身数据库。

  创建体育产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打造全域户外运动智能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数字化综合训练管理系统。

  鼓励企业充分利用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培育壮大线上赛事、在线健身、居家健身、智慧体育旅游、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媒体融合等新业态。

  鼓励运动捕捉技术、3D建模技术在体育教育培训业中的应用。

  4推进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工程。创新体育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作机制,推进体卫融合,大力发展运动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推广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深入推进体教融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体育组织进校园提供课外体育训练和竞赛的指导和服务,壮大青少年体育教育培训业。加强体育与文旅融合,与文化旅游部门合作规划全省体育文化旅游线路,共同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体育旅游示范项目。推进新兴技术与体育产业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增效。积极支持体育广告、出版、电视节目、网络传媒等产业发展,重点打造全媒体体育综合服务体系。着力发展体育动漫游戏、电子竞技、体育工艺与设计等新兴产业,开发电子竞技对战平台,建设专业性电子体育竞技运动场馆。

专栏2:体育旅游工程

  创建八条体育旅游带,五条红色体育旅游线。

  1.八条体育旅游带

  (1)岳-长-株-娄-衡-郴体育旅游带;

  (2)常-益-娄-邵-永体育旅游带;

  (3)张-吉-怀体育旅游带;

  (4)岳-常-张体育旅游带;

  (5)长-益-常-张体育旅游带;

  (6)长-娄-邵-怀体育旅游带;

  (7)衡-邵-怀体育旅游带;

  (8)衡-永-郴体育旅游带。

  2.五条红色体育旅游线路

  (1)伟人故里之旅:长沙—花明楼—韶山—乌石;

  (2)重走长征路之旅:汝城—宜章—蓝山—道县—城步—通道,桑植—新化—溆浦—武冈—芷江;

  (3)红色根据地之旅:长沙—株洲—衡阳—井冈山—瑞金;

  (4)历史转折之旅:长沙—新宁—通道—黎平—遵义;

  (5)红色圣地之旅:韶山—井冈山—延安—遵义。

  (二)优化体育产业“一核四区”空间布局。

  1一核引领。以长株潭核心增长极为重点,围绕打造长株潭都市圈、国家体育消费示范城市、体育赛事名城、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红色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紧扣长株潭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以长沙市暮云片区为中心,统筹布局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对标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彰显湖湘特色,突出标志性、聚集性、引领性,推动高标准体育场馆建设。建设融城体育小镇,打造长沙奥体中心、国家和湖南省体育训练基地、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三位一体”的示范性人民体育赛事基地、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民健身绿色基地、体育产业总部基地和全民共享的绿心中央运动公园。将其建造成为湖南省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中心、长株潭全民健康生活共享区、绿心中央公园生态提升示范工程。核心赋能竞技体育、品牌赛事、职业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消费基地、体育休闲基地、体育教育基地、体育文化基地等。全面聚焦体育产业,突出“体育+科技”“体育+医疗”“体育+康养”“体育+媒体”“体育+旅游”等主题特色,充分发挥长株潭体育产业资源优势,打造长株潭体育综合服务体、体育用品和体育智能制造、时尚体育、红色旅游、体育会展等综合产业集群,带动长株潭三市体育融城发展,成为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新标杆。

专栏3:长沙奥体中心公园示范工程

  围绕“健康中国”的理念,突出“体育+”的主题特色,紧扣长株潭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将“长沙奥体中心”打造为:

  湖南省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中心;

  长株潭一体化服务共享的重要抓手;

  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首开项目;

  人民体育赛事基地;

  湖南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全民健身绿色基地;

  体育产业总部基地(融合全省各体育协会总部、体育休闲基地、体育教育基地、体育文化基地等);

  依托省级文体项目,全面聚焦体育产业、拓展新型消费空间、凝聚长株潭三市活力,构建融城体育小镇。

  2四区发展。以岳阳副省域城市为中心,围绕打造“沿长江—环洞庭湖”生态体育发展示范区及水上运动产业集群的定位。以洞庭湖为核心,整合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部分区域的体育产业资源,利用“一湖四水”构建环洞庭湖水上和陆上赛事运动生态圈,包括水上运动项目训练和赛事基地、水上休闲中心、渔具和龙舟器具制造基地、水上运动休闲小镇,举办区域和国际水上赛事、国际龙舟赛事、龙舟节、环湖马拉松跑、汽车拉力赛等,打造国际洞庭湖水上赛事品牌和水陆体育赛事集聚地,创建湖南水上运动亮丽名片。

  以衡阳副省域城市为中心,围绕建设“大湘南”山地户外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定位。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衡阳市、郴州市和永州市的山川地貌、福寿文化、长征文化、自然生态,以户外山地运动为特色,着力发展汽车、自行车山地运动产业项目,提质升级定向运动、远足、攀岩、房车营地、高尔夫、棒垒球等时尚运动。支持户外航空运动发展,打造衡东县航空运动小镇,建设航空飞行和滑翔伞营地。建设好衡阳市博雅网球公园和梦东方飞碟训练基地,构建完整的山地户外运动体育产业链,促进户外运动健身旅游发展,争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

  在“大湘中”围绕打造高端体育制造业集群的定位。整合邵阳市、娄底市、衡阳市三市体育产业资源,构建“三市联通”发展高端智能体育装备制造、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场地建造、新材料、现代体育信息技术、现代体育服务业产业集群。培育体育用品国际品牌,形成多元化自主品牌体育产业聚集区。打造国家体育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

  在“大湘西”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定位。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凤凰为核心的大湘西中部和以崀山为核心的大湘西南部,以及怀化为体育旅游中心,构建以武陵源、天门山、崀山、南山国家公园、老司城、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等为内容的体育生态观光、体育康养、休闲、民俗体育文化、村落体育、探险旅游为主要特征的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体育旅游目的地。

  (三)强化体育产业创新要素驱动

  1突出创新链,释放体育产业新动能。积极推进“体育+科技”发展模式,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建设载体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院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项目。倡导体育产品标准化认证,推进体育智能制造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建立智能体育产业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高新技术体育企业“育苗造林”“专精特新”培育工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行动,实施“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体育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智能体育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密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做强产业链,形成体育产业新格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需求促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坚持供需两端发力。重点优化全民健身休闲产业链、体育竞赛表演业产业链、智能体育产业链、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链、体育培训产业链、体育彩票产业链等六大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鼓励龙头企业、特色企业联动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完备、集聚程度高、规模效应突出的优势产业集群。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供给方式,完善体育产业功能,推动形成一批体育、科技、旅游、健康、教育行业融合发展和利益共享协作体。鼓励体育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发挥龙头企业强链护链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发展成为“平台型企业”。鼓励中小体育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广体育用品制造与营销服务“一条龙”运营模式,打造一批户外运动上下游企业联合体。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升价值链水平,向高端攀升,不断创新产业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新服务。

  3完善资金链,构建体育产业新支撑。坚持市场导向,创设政府投入、引导与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助力体育产业发展,激活资本活力与潜力。推动政银企合作,支持各级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体育企业的服务力度。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体育赛事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投资体育赛事。加强信贷支持,落实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体育领域各项减税降费政策。

  4铸牢人才链,培育体育产业新活力。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方式方法。鼓励高校开设体育管理硕士、体育MBA课程,订单培养职业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的体育产业管理人员。重点培养一批体育营销、体育投融资、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管理、体育培训、体育与互联网科技融合等体育产业人才。建立一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实训实习基地,发挥国有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培养作用,认定一批体育人才培养示范机构。协调人社部门将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纳入人社部门就业人才培训补助专项经费目录。做大做强体育产业新型智库平台。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人才交流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加入体育行业提供便利条件。开展体育产业就业形势监测和就业质量评价。建立大学生、退役优秀运动员从事体育相关行业的服务平台。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体育组织、自由职业体育专业人员职称申报渠道。促进体育产业人才与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人才跨界流动。

专栏4: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程

  制定《湖南省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划》,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体育产业人才。

  建设体育产业智库。

  培育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高水平体育产业学院。

  支持培训机构和企业跨行业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

  鼓励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

  完善体育经纪人的管理制度,规范体育经纪人注册等级和继续教育制度。

  (四)加快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培育

  1整合优势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强化联动协作,加快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企业的培育。积极促进体育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体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知名体育民营企业等优质企业集聚。落实《湖南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20〕38号)文件精神,支持各地市出台符合本地体育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政策,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体育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体育企业。将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资产超100亿元航母企业。创建湖南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打造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建设一批湖南省体育旅游基地,突出红色体育旅游基地的建设。

  2支持中小微企业,发挥特色优势。扩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壮大体育金融、体育中介、体育技术转移、体育人力资源等生产性体育服务主体。落实《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20〕108号)文件精神,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扶持、金融扶持、创新支持、公共服务和统筹协调,持续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富有市场活力的中小微企业群体。

  3壮大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实现城乡社区社会体育组织全覆盖。加大政府向社会体育组织购买服务力度,建立多元投入的社会体育组织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体育俱乐部、体育产业公司。充分发挥省市体育产业协会的作用,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场馆服务、青少年体育培训。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与省体育专业队联合办运动队。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运营机构。

专栏5:体育产业基地工程

  设立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投资基金,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湖南省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办法》。

  建立全省体育产业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库,根据项目签约和落地情况对项目开发主体进行奖励。

  创建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示范单位20个、示范项目20个。

  创建省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3个。

  建设好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

  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3—5个。

  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3个。

  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5个。

  打造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3个。

  建设一批体育服务综合体。

  支持各市(州)建设体育用品智造产业园。

  (五)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

  1创新管理机制。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大众传媒,扩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增加体育彩票品牌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绩效评价,不断提升体育彩票的社会形象。增强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的透明度,实行年度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发行销售监管,防范各类风险,提升体育彩票市场安全和信誉,确保体育彩票业健康发展。

  2拓展销售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科学分析购彩人群。积极拓展小微渠道、高端城市综合体、交通枢纽站等场所,构建多元化的体育彩票销售渠道,渠道总数力争达到10000个。吸引运动专业人士加入经销商队伍,加大专管员、销售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力度,大力提升体育彩票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全省体育彩票四年销售达340亿元。

  3加强产品开发。根据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彩票种类,完善品牌体系,提升科技含量。整合优势营销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投注方式,重视体育彩票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六)扩大体育产业供给

  1大力推进体育场地设置建设建设长沙国际体育中心、岳阳市省运会体育场馆、张家界贺龙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衡阳市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娄底市全域旅游自驾车房车运营及营地体系、第十五届湖南省全运会场馆、永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馆提质改造和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永州富德宝(湖南)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建设和完善覆盖全省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重点解决健身场地设施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建设方便可达的县域全民健身中心、城市社区体育中心、多功能运动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健身广场、小型足球场、户外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户外运动营地等健身设施。通过产业引导资金、补贴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和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等。鼓励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面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和满意度。通过信息公开、产业引导资金、补贴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新体育场地和运营体育服务综合体、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等。到2025年,新建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2丰富健身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体育企业开展体验式、智能化、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鼓励开发在线健身、线上赛事、智慧场馆等消费新模式。加大群众喜闻乐见、方便参与且具有趣味性的“微运动”项目研发力度。充分抓住国家实施“双减”政策、“三点半工程”机遇,引导和培育一大批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

  3活跃竞赛表演市场。坚持赛事引领,大力发展竞赛表演市场,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促进办赛主体多元化。加强体育竞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支持国际体育组织落户湖南。支持社会体育组织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培育自主IP体育品牌赛事。支持各市(州)举办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赛事。推动体育赛事大众化发展,开展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联赛,打造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企业通过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形式做大做强。着力打造以体育竞赛表演企业为主体,以旅游、交通、餐饮等为支撑,以广告宣传、纪念品开发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

  4加快职业体育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按照“股权多元化、名称中性化、球员属地化”的模式,组建符合湖南实情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着力支持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高尔夫球等项目走职业化道路,鼓励举办自行车、赛车、拳击、橄榄球、棒垒球等项目职业赛事。制定适应省情和职业体育特点的职业运动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体育荣誉体系。对代表我省参加国际性、全国性职业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职业体育俱乐部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专栏6:竞赛表演产业升级工程

  引导电视、广播、网络直播等各种媒体加大对体育职业赛事、全民健身赛事的宣传力度。

  出台《关于扶持职业体育发展的意见》。

  制定《湖南省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打造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国际赛事精品赛事2—3个。

  创建自主品牌体育赛事体系,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2—3个。

  大力推进“三大球”以及市场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和事业联盟建立,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体系完善的职业联赛。

  支持羽毛球、乒乓球、网球、高尔夫球等项目成立职业体育俱乐部,逐步发展并壮大湖南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总体规模。

  (七)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

  1深挖体育消费潜力。做大做强湖南省体育传媒,加强全民健身宣传,普及科学健身、运动技能、体育文化等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支持建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运动项目业余等级以及业余赛事等级标准,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增强体育消费黏性。制定体育消费促进计划,设立“体育消费节”,举办各类体育器材设备和体育产品会展,承办全国和国际体育博览会。进一步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社交媒体与顾客互动,建立及时、高效的消费需求反馈机制,做精做深体验消费。

  2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支持长沙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发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的作用,推行省级和市级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程。支持各地出台鼓励体育消费举措。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推进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场景化进程,延伸体育消费链条。拓展夜间体育消费和假日体育消费空间。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发行公益体育消费券,探索试点通过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动银行等方式鼓励群众进行体育消费。

  3积极发展户外运动。发展避暑休闲、山地运动、汽车露营、骑行探险等多元山地体育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广泛开展徒步、越野跑、马拉松、自行车、登山、攀岩、垂钓、龙舟、汽车拉力赛等户外运动。重点打造长沙马拉松赛、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环洞庭湖站)等具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自主品牌赛事。发展航空飞行营地,滑翔伞基地、航空航海模型基地。举办航空运动赛事、航空运动展览、航空飞行节,促进航空运动的发展。

专栏7:户外运动产业拓展工程

  编制《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建设户外运动营地500个。

  航空运动合理布局200公里航空运动飞行圈,创建20个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

  支持衡阳大浦机场建设航空运动文化研学基地。

  规划自驾游线路和营地网络,鼓励与周边省份联合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带动体育与文化娱乐、旅游等相关消费。

  4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落实“北冰南展西扩”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计划。实施“湖南百万人上冰雪计划”,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学校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鼓励高等学校组建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建设一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积极促进冰雪体育消费。大力发展花样滑冰、冰壶、冰球、滑雪等有发展潜力的冰雪体育项目。发展冰雪旅游、冰雪健身休闲。充分利用长沙市、株洲市、衡阳市、张家界和常德市的冰雪场馆开展滑雪、滑冰运动,与周边省市的冰雪场馆联动开展冰雪旅游。支持冰雪健身、旅游、培训、会展、器材销售等业态发展。

专栏8:冰雪运动普及工程

  制定《湖南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22—2025年》。

  百万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人才达到2000人。

  全省滑雪场达到15个,滑冰场(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50所大、中、小学开展冰雪项目。

  培训2000名具有冰雪运动项目专业资质的教练员、冰雪项目技术人员。

  建设一支竞技冰雪运动项目设置合理、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各级体育产业组织管理体系,加强体育产业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体育产业协会的职能作用。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协作机制。

  (二)加大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对体育产业投入机制。落实政府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财政、税费、金融、用地等优惠政策。出台体育产业财政专项奖励、用地指标奖励等可操作性的政策及实施细则。以产业基金、财政奖励等来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形成“专项资金+投资基金+购买服务”的财政综合支持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省、市、县(区)联动,形成合力。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引导各类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和初创体育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等上市挂牌。拓宽中小微体育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场地设施责任、运动人身意外伤害等体育保险。

  (三)加强市场监管。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建立健全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与服务认证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和体育场地统计体系,定期发布统计数据。完善体育安全服务规范,组织安全培训,加强风险管控,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大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力度。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推进全省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体育领域无形资产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四)强化监督评估。建立本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评估机制,科学分解规划任务,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针对规划指标、政策措施、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年度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优化实施策略,出台针对性政策,调整规划目标、任务与政策措施,推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定期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动态和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实施进展状况,确保本规划总体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本规划自2022年8月25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施行。

来源:湖南省体育局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湖南省“五维发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教育部04-01
    湖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部省协同、全省推进,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发展,从“五个维度”积极...
  • 湖南电子卖场开通监督类账户
    中国政府采购报03-19
    近日,湖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平台增设了监督类账户。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电子卖场监督体系,方便各级监督部门(巡视、纪检、审计、人大政协等机构)入驻电子卖场开展监督,促进电子卖场健康发展...
  • 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一行到云南民族大学交流指导
    湖南农业大学03-18
    3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一行莅临云南民族大学交流指导。校党委书记阮朝奇、副校长邹永松陪同交流参观。双方就两校合作、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科技...
  • 湖南召开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
    中国政府采购报01-30
    湖南省财政厅近日召开2023年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协调会。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祝孟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对进一步规...
  • 湖南省以“三个三”积极加强科学教育
    教育部01-17
    湖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加强科学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
  • 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

    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
    国家体育总局01-08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29日经核算,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33008亿元,增加值为13092亿元。与上年相比,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
  • 湖南升级电子增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采购报12-28
    “太方便了!足不出户在线就把增信办好了。”近日,一名入驻湖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五金店老板兴奋地说:“以前办理电子增信,我们需要去指定的金融机构办理,办好后还要去联系电子卖场登记和...
  • 湖南大学坚持“四个突出”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12-11
    湖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统筹谋划、夯实数字基座、坚持应用为王,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2023云展会3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