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甘肃: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10-20 10:05 围观2610次

甘肃: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基本概况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2014-2018年,简称“全面改薄”项目)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第一轮2019-2020年,第二轮2021-2025年,简称“能力提升”项目)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义务教育兜底工程,其建设规格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都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自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甘肃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把全力做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作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与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各项工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着力促进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准助力教育脱贫攻坚。

  2016年9月,全国全面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兰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对甘肃省推进全面改薄创新管理机制的典型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2018年5月,财政部对甘肃省“全面改薄”补助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等级为“优”。2018年10月,教育部通报甘肃省“全面改薄”校舍建设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均为100%,并列全国第1位。2020年12月,教育部对2019-2020年“能力提升”项目进行通报,甘肃省校舍建设面积和设备采购资金均100%完成两年规划任务,项目进度排名并列全国第一。自2021年十四五“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以来,全省教育部门聚焦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精心编制项目规划,积极推动项目实施,为我省“能力提升”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4-2022年,甘肃省“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70.93亿元(其中中央投入资金193.34亿元,地方投入资金177.59亿元)。其中:2014-2018年“全面改薄”项目投入资金238.63亿元,截止2019年底,校舍建设和设备购置均提前100%完成五年规划任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国家“20条底线”要求,全面改薄项目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五年项目共惠及全省1209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265万名学生。2019-2020年“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65.76亿元,共安排项目11893个,校舍建设类项目完工率和设备购置类项目完成率均达到100%,项目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两年项目惠及全省420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174万名学生。2021-2022年“能力提升”项目已投入资金66.54亿元,共安排项目10310个,校舍建设类项目开工率和完工率分别达到95.1%和83.85%,设备购置类项目完成率达到87.51%,项目建设进展符合预期;项目共惠及全省3935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192万名学生。“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在甘肃省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在甘肃省最边远的山区,美丽的校园已成为当地最美的风景线。

甘肃: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举措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统筹谋划。

  把建立健全机制作为项目实施的必要前提,抢抓机遇。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作,省长亲自批示统筹规划好此项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方案》,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甘肃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2020年)的通知》《关于编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省政府成立了由副省长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等16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指导全省“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工作;依托教育厅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全国率先设置专门负责工作的综合处,抽调专人开展工作;各市(州)、县(市、区)分别对应成立机构,形成省、市、县三级工作推进机制和工作团队,为全省“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出台系列制度政策。项目实施以来,出台了《底线标准》《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项目计划审批权限》等一系列制度政策,确保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科学规范,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二)科学编制规划,确保项目精准安排。

  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项目实施的指挥棒,“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规划编制工作立足高规格、高起点,凝心聚力,精心谋划,顺利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用心抓实抓细项目,推进我省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精准掌握学校办学条件缺口清单。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和指导各市县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多次赴各地调研薄弱学校基本情况,深入了解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形成了“一校一本一图一策”的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合理测算项目资金总量,按照“急需、优先、重点建设”原则,编制《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五年规划(2014-2018年)》《甘肃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19-2020年)》和《甘肃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2025年)》,为项目建设提供科学支撑。二是科学调整项目规划。项目中期,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要求,本着“主体不变、投入不减、自下而上、据实调整”的原则,及时对原“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规划进行调整完善,使项目规划的资金投入、项目内容等更符合实际。

甘肃: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创新监管机制,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把建立健全机制作为保障项目实施的重要抓手,紧扣省情教情和实情,创新实施行政管理、系统管理和第三方监测评估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监管机制。一是落实各级行政部门主体责任。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市县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采用每周厅长办公会议关注项目建设,实行季度定期通报制度,督查督办和奖补激励同步实施,项目经费及时下达,有力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落实。二是推进项目精准监管。自主研发建设“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管理系统”及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将信息采集、计划审核、进度监测、统计分析、数据交换等功能模块综合运用,使每一所项目学校各类项目计划、进展、完工等情况实行信息化实时监管监测,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精准提高了“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开展第三方评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第三方专家团队监测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进度、资金落实及使用效益进行监测评估,定期对全省14个市(州)的87个县(市、区)(含兰州新区)“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实施进度、规范程度、数据可靠性及资金落实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实地核查评估,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作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四)加强专项督查,促进项目整改到位。

  把专项督导检查作为推进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坚持以问题导向、成果导向,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加

  大督导检查力度,扎实推进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深入开展,靠实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跟踪问效,加快推动项目问题落实整改。一是专项督导评估促规范。出台《甘肃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实施方案》,每年根据国务院督导办统一安排,对全省项目学校开展自查工作,对抽取的相关市、县进行专项督导。2017年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二督导组对我省部分县区项目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对我省“全面改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甘肃省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工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聚焦义务教育发展短板,项目工作有效推进。二是资金评价检查促监管。根据《甘肃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资金专项检查和“回头看”工作,通过“上下联动”、“量化打分”和“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对资金从投入、管理、使用、支付、效益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最大程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三是项目督促督办促整改。针对部分地区存在的项目进度滞后、资金使用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一把手厅长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整改,并亲自向市州政府领导致信推进,并成立省教育厅工作组专程现场督办,保障项目存在问题按期整改完毕。九年来,甘肃省教育厅组成检查组分批次对全省14个市(州)的87个县(市、区)的621所学校“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开展了省级重点检查,并对市县存在问题项目出具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保证项目合法合规建设。

甘肃: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主要成效

  (一)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的主要目标,着力在改善办学条件、化解大班额、加快信息化建设、解决难点热点问题等薄弱环节下功夫。一是基本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累计投入370.93亿元(其中校舍建设项目投入305.27亿元,设备购置项目投入65.66亿元),建设完成校舍1311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1183万平方米、围墙72.43万米、护坎护坡57.23万立方米,购置完成生活设施46.18万台(件套)、图书1092万册、课桌凳234万套、信息化设备35.37万台(件套)、音体美及教学仪器设备6.93万台(件套)。九年来,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4.50平方米,生均新建改扩建室外运动场面积达4.06平方米,学生课桌椅更新率达80%,寄宿学生生均新建改扩建宿舍面积达4.02平方米,寄宿学生用床达标率提升了62%,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和寄宿学生“大通铺”现象。是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加快。九年来“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共投入资金34.26亿元,为11252所中小学校采购各类信息化设施设备35.37万台件套,其中电子白板、多媒体一体机等信息化设备8.65万套、计算机24.76万台,在贫困地区中小学和教学点建设“班班通”教室8.65万个。目前全省中小学互联网接入比例为100%,较2013年底提高了45.85个百分点;学校教室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比例为98.65%,较2013年底提高了59.36个百分点;教师空间开通比例92.59%,较2013年底提高了74.59个百分点;学生空间开通比例82.67%,较2013年底提高了79.25个百分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临泽县率先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名师课堂资源覆盖全县乡村学校的每一间教室,为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三是义务教育均衡充分发展迈上新台阶。九年来“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共投入93.9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各地消除“大班额”。截止2021年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总数91163个,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为0.03%,比2016年下降了4.42个百分点;66人以上超大班额已全部消除。九年分别投入124.94亿元和74.76亿元,为1938所寄宿制学校、7072所小规模学校分别新建改扩建校舍496万平方米和248万平方米;投入25.13亿元和13.81亿元,为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购置生活设施、图书、课桌凳、计算机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有效改善了全省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乡村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投入资金8.31亿元,为边远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购置音体美等器材5.13万套、实验实习设备1.76万套,为开足开齐美育、实验实习等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甘肃省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甘肃省义务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坚持扶贫与创新并重,实现改善薄弱与质量提升。

  把推进教育精准脱贫与挖掘项目管理亮点、改革创新发展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注重正面宣传和典型推广,推动形成人人关注办学条件改善、社会满意项目成效的良好氛围。一是教育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果。围绕全省教育脱贫攻坚和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瞅准最薄弱地区、最薄弱学校、最薄弱环节,“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共向原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221.22亿元,占全省中央和省级总资金的78%。“全面改薄”项目对原深度贫困县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按照学生数的120%给予资金倾斜支持,“能力提升”项目对原深度贫困地区按照学生数的110-140%给予资金倾斜支持,优先扶持“三区三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区域创新发挥积极效应。张掖市开展“绿色、环保、节能、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率先实现了全市农村校园煤炉革命和厕所革命两个100%。嘉峪关、酒泉和张掖市80%的农村学校建成水冲式厕所。兰州市通过一体化办学、增量扩容等举措,打出破除“大班额”、缓解“择校热”的组合拳,有效化解城区学位紧张问题。会宁县提出“教育引领、两改支撑、三色互动”的发展思路,将发展教育和办学条件改善项目作为脱贫攻坚、振兴县域经济、改善民生的根本大计。秦安县陇城教育园区通过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的做法有效解决了山区优秀教师留不住、学生上学难、家庭负担重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山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三是宣传引导形成良好舆论氛围。2015年起开展“改薄陇上行”宣传报道活动,对全省87个县市区改薄工作典型经验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汇编《“改薄陇上行”系列报道》《项目成果展示册》等项目宣传刊物十余册。在全省组织开展“喜迎党的十九大·最美改薄学校”摄影征文大赛等活动,广大师生以亲身感受、所见所闻,记录、描述了“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带来的巨大变化,“小而美、小而优”的校园成了甘肃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甘肃日报》和国家及甘肃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甘肃“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作百余篇(次),甘肃“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成效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甘肃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借鉴。

来源:甘肃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