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苏州: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强大合力 着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11-17 09:14 围观413次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苏州教育系统集聚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协同力量,着力提升苏州青少年科学素质。

  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把科技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发挥科技教育在中小学课后服务、校园社团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助推“双减”工作,举办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赛、青少年数字公民智能竞技大赛等。加强市、区、校三级联动,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资源。

  推进“全链条”资源整合。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建设“生态科普馆”“运河文化研究院”等科技教育场馆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发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依托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推进STEM教育实验区建设,为拔尖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

  探索“贯通式”人才培养。建立科学、多元的人才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启动“苏州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联动国内知名高校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成立“苏州市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实验学校联盟”、实施“凌云计划”,挖掘创新人才潜质,打造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苏州样板”。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首期苏州数字教育沙龙举办 校企共探数智教育新质未来
    苏州市教育局08-27
    日前,“AI赋能智启教育新质未来”苏州数字教育校企沙龙第一期活动在苏州市电化教育馆举行,来自各地的教育信息化机构、大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域教师及企业行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技术...
  • 新星闪耀,赋能启航丨苏州教师暑期研修促提升
    苏州市教育局08-27
    蓬勃夏日,流光溢彩,苏州教育迎来一批新生力量,他们在岗前培训中汲取智慧,筑梦教育路,启航新征程,一起来看!日前,2024年苏州市直属学校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汇报展示活动在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
  • 信阳市教育体育局与苏州市教育局召开对口合作会商工作会议
    苏州市教育局08-06
    7月30日,信阳市教育体育局、苏州市教育局在苏州市教育博物馆召开对口合作会商工作会议。信阳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长,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参加会议。信阳市教育体...
  • 首届“省长杯”冠军!苏州这支女子篮球队真牛
    苏州市教育局07-29
    在7月24日结束的2024“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初中女子组)决赛中,苏州市振吴实验学校以85:61战胜对手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斩获初中女子组冠军。江苏省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是省内青...
  • 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增建设名单公布,苏州8个入选
    苏州市教育局06-19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示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拟新增建设名单,拟新增建设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64个,其中,苏州8个入选!具体名单如下:
  • 江苏苏州:着力打造新时代名城名校共生共荣新样本
    江苏省教育厅06-06
    江苏省苏州市遵循“四个服务”方向发展新时代高等教育,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时代名城名校共生共荣新样本。强化...
  • 江苏苏州:着力打造新时代名城名校共生共荣新样本
    江苏省教育厅05-15
    江苏省苏州市遵循“四个服务”方向发展新时代高等教育,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时代名城名校共生共荣新样本。强化...
  • 江苏苏州:三措并举优化政采营商环境
    中国政府采购报04-23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财政部门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在降成本、优流程、强监管等方面下功夫,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促进政府采购市场良性健康发展。在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