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宁波城市职院以“一核心双奔赴三机制”匠心课堂助双减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12-29 14:59 围观2280次

  自2021年3月以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推出“匠心·职教公益课堂点亮校园”(以下简称匠心课堂)专项行动,以服务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为目标,紧扣“一核心”、聚焦“双奔赴”、着眼“三机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社团亮点等开发具有职教公益特色的课程项目,将学校的职教理念和相关的教育内容送入中下学校,为中小学提供“双减”菜单式课程服务,彰显教育共富高职担当。截至当前,已孵化培育了40个项目,开展课堂教学200余场,累计受益达到4500余人次,多次获《甬上》等媒体报道。

  紧扣“一核心”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匠心课堂劳育模式,彰显服务职教特色。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以“师资、课程、平台、基地”四个建设为抓手,以在甬中小学校需求为导向精准把脉,开发具有学校服务职教特色、立足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所需、融合工匠精神培育的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课程。

  聚焦“双奔赴”探索育人范式:开发“匠心x艺”特色课程,坚持育人守正创新。聚焦学校与地方、高职学生与中小学生、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双向奔赴,以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出发点,开发形成“匠心商艺”“匠心信艺”“匠心财艺”“匠心礼艺”“匠心语艺”等特色课程,城院学生化身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在教学中培育匠心。

  着眼“三机制”提升整体构建:建立健全机制保障,激发匠心育人活力。构建内部质量保证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立体宣传思想传播机制。搭建互学互鉴平台,利用城院钉和第二课堂成绩单记录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质量控制。

来源:宁波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安徽亳州市推进“双减”再发力 拧紧校园“安全阀”
    亳州市教育局09-27
    9月25日,安徽省亳州市“双减”办召开全市“双减”工作暨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国庆假期校外培训治理和学校安全等工作。市、县区两级教育、文旅体、科技、消防救援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相关科...
  • 安庆市望江县教育局以“四个抓手”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09-12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义务教育“双减”的部署要求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创新举措、全面发力,确保“双减”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抓作业管理。...
  • 宁波这所高校在企业上“开学第一课”
    宁波市教育局09-11
    开学季到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国明走进多家校企合作单位,给正在企业实习的同学上了一堂别样的“开学第一课”。与以往“第一课”不同的是,这次课程由党委书记带队走进旅游行业企...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三对接”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省教育厅08-26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从服务乡村振兴、产业能力跃升和地方发展需求三方面,着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为推进强国复兴伟业作出贡献...
  • 雅安市名山区三抓落实“双减”政策
    雅安市教育局08-02
    抓实组织领导。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双减”工作联席会议2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摸底调研、强化风险研判等工作,围绕运营机制、办学证照、教学场地等方面对校外培...
  • 河南卫辉:校内校外齐抓共管 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河南省教育厅07-05
    河南省卫辉市坚持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校内校外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聚焦校内“减负”,提升育人质量“双减”...
  • 陕西省召开“双减”工作推进部署会
    陕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04-22
    2024年4月18日,陕西省“双减”办召开全省“双减”工作推进部署会。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通报全省“双减”工作进展...
  • 四川稻城县多举措推动学生“双减”工作
    四川省教育厅04-22
    为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近日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按照“四个严禁”展开摸排,推动“双减”工作的开展。严禁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学科类培训服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