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体博会25 校体购2

重庆涪陵区立足普及普惠促进学前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4-25 10:29 围观8576次

  重庆市涪陵区坚持把“幼有所育、幼有优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着力打造学前教育区域品牌特色,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体、民办园为补充,城区以优质特色园为示范、乡镇以标准化中心园为引领,普及普惠、优质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有效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入好园”的问题,全区现有幼儿园210所,在园幼儿25575人,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 96%。

  坚持公益性,“三措并举”扩大公办园。涪陵区委、区政府完善学前教育发展布局规划,在经费保障、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划转等方面,制定刚性政策,规范实施程序,大手笔投入、快节奏推进,“三措并举”建成覆盖城乡、学位充足的公办学前教育供给体系,全区现有公办园128所,公办园占比达61%,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63.1%。公办园的大力发展,有效解决了“入园难”。一是城区建设示范园。在江南城区和涪陵新区通过征地新建园、改扩建闲置校舍建园、回购和划转小区配套园等方式,高标准建成以区幼儿园、区级机关幼儿园等20所公办园,确保城区街道办事处都有充足的公办优质示范园资源。二是乡镇建好中心园。在乡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置“四统一”原则,建成标准化中心园26所,实现了乡镇标准化中心园全覆盖;改扩建村完校附属幼儿园53所,实现通道独立、场所独立、睡房独立、就餐独立、如厕独立,彻底消除了农村薄弱公办幼儿园。三是举办公办性质园。创新发展机制,设立专项经费,遴选一批办园条件好、社会声誉佳的民办园举办公办性质园。公办性质园与优质公办园开展结对办学,实行同招生、同管理、同考核,共选派干部教师628人次到公办性质园任职任教。按办园规模和质量,政府每年补助公办性质园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职工保险和运行经费,提升民办园品质。

  坚持普惠性,“三管齐下”规范民办园。坚持整顿和激励相结合,“三管齐下”打好规范民办园组合拳,激发民办园办学活力,全区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100%,让“入园贵”成为历史。一是全面改善薄弱园。严把办园入口关,新审批的民办园必须是规划的小区配套园,且必须举办为普惠园;制定并实施改善民办薄弱园“十六条底线要求”,对薄弱园实行“一园一策、限期整改、集中验收”,十三五以来督促和指导民办园投入9800余万元,改善民办薄弱园30所;建立民办园退出机制,取缔、关停办园条件不达标民办园32所。二是政策激励普惠园。制定激励优惠政策,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民办园升级和转型。区财政对升级为等级园并进入普惠制的民办园按一、二、三级,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同时,每年补助民办普惠园15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十三五以来共投入民办普惠园激励资金2200余万元。三是大力压减营利园。严格按照市级有关规定,多措并举引导小区配套营利幼儿园转制普惠园,全区14所高收费小区配套园全部转为普惠园,并得到稳定和良性发展。通过宣传动员和政策激励,逐年逐批引导全区15所非小区配套园的高收费园转为普惠园,目前,全区高收费幼儿园清零。

  坚持均衡化,“三级联动”培育优质园。以公办片区协同办园、公民办结对办园、公民办混合集团办园为抓手,推动全区幼儿园城乡之间、公民办之间、优质园与薄弱园之间“三级联动”提档培优,全区一、二、三级以上幼儿园占比分别达到44.3%、76.7%、100%,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入好园”成为现实。一是实施协同办园。以城区4所优质示范园为龙头园,将26所乡镇中心园及其分园划为4个协同发展共同体,由所在教管中心负责行政管理,龙头园负责业务管理,形成“联片互协、资源共享、拉通考核,协作提高”的管理新格局,促进了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二是开展结对办园。将25所优质公办园与82所民办园结成结对帮扶园,做到结对园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活动安排、质量考核“四个统一”。把结对帮扶成效纳入对公办园年度目标考核,作为民办园年度检查、等级晋升、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有效消除民办薄弱园,整体提高民办园的保教质量。三是深化集团办园。组建区幼儿园、区级机关幼儿园等4个学前教育集团,将城乡66所基础较好的公民办幼儿园纳入集团统一管理,集团内施行规章制度、园务管理、教师培训、保教活动等统一安排、统一布置、统一考核,构建了具有涪陵特色的“计划同频、管理同轨、课程同构、研修同参、教师同济”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造就和扩大了优质园、示范园、窗口园资源。

  坚持特色化,“三方合力”打造特色园。以优质均衡为基础,汇集师资培养、教育科研、特色办园“三方合力”,持续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园,努力从课题研究、课程建设中形成契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学前教育办园理念、办园特色。一是打造师资培育新蓝本。建立区级培育——集团培养——园本培训三级培训机制,确保每个教师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依托4个区级幼儿教师培训基地,每年在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中层干部、园长四个层级,开展常态化、浸润式深度培训500余人次。以“教师培名、园长培优、专家培尖”为升级模式,构建教师梯队培养机制,共培育学前教育市级以上骨干、名优教师40名。以10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名园长工作室为载体, 引领250 名干部教师卓越成长。二是构建学前教研新模式。构建区级、片区、乡镇三级教研网络,配齐专兼职教研人员。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坚持规范先行,使幼儿园课程更加园本化,帮助教师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发生。鼓励幼儿园开发课程体系,《体验式养成教育园本课程》《快乐教育园本课程》《民间游戏课程》等自主开发的课程在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做中学,幼儿园新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快乐教育深化研究》分获市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三是拓展区域特色新局面。全力拓展学前教育区域特色新局面,培植特色品牌幼儿园45所。区幼儿园的养成教育、区级机关幼儿园的足球、第二幼儿园的童话教育、第三幼儿园的民间游戏、巴乐幼儿园的三代同学共享等特色品牌,在全区120余所幼儿园推广实验,产生良好影响。积极开展安吉游戏研究,安吉游戏“涪陵版本”“涪陵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一园一品牌、一园一特色、多园共特色”的学前教育区域特色渐次成熟。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山东以“八策并举”确保人民满意学前教育“普惠落地”
    搜狐10-23
    10月19日-22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年会围绕“优质·普惠·可持续——加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主题,通过5场主旨报告、28个园所观摩、10个分...
  • 安徽亳州市召开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市级专班业务培训会
    亳州市教育局09-27
    9月24日,安徽省亳州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市级专班业务培训会在市教育局召开。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方显启、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杨勇及督导评估市级专班成员共13人参加培训。中基智库的专...
  • 先睹为快!佛山多所新学校9月投入使用
    佛山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09-04
    9月开学在即佛山一批学校将“上新”2024年佛山市将有22所新(改、扩)建公办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6890个。其中9月份有17所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25080个。部分...
  • 安徽安庆市开展幼儿园教师提升培训 推进安心托幼行动

    安徽安庆市开展幼儿园教师提升培训 推进安心托幼行动
    安徽省教育厅08-27
    为深入贯彻全省、全市暖民心行动工作部署,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有力的保障。近日,安徽...
  • 陕西华阴市:暑期“四项举措”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达标达效
    渭南市教育局08-26
    近期,根据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华阴市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级复核反馈意见,华阴市高度重视,责成市政府教督办牵头负责,会同财政、人社等单位,对照督导复核反馈...
  • 重庆高新区积极构建数字教育应用新生态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07-22
    数字化是创新教育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水平的必然选择。重庆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标准数...
  • 重庆两江新区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采购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6
    近日,重庆两江新区财政局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重庆两江新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的新举措。据介绍,两江新区...
  • 宿迁经开区:着力补短板 稳步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水平
    宿迁市教育局07-10
    近年来,宿迁经开区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狠抓短板,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聚焦提升路径、加大宣传渠道等方式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稳步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水平。听民声、扩资源,让...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