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安徽宣城市严把“三关”保驾护航高中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5-22 09:37 围观376次

  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高考报名22056人,全市共设7个考区,11个考点;中考报名22300人,全市共设7个考区,14个考点。4月份以来,宣城市教育局紧盯“三无三稳三确保”目标,落实要求、严把关口,扎实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严把“防疫关”。继续采取“送检到校”模式,全市22056名考生做到应检尽检。严格落实“乙类乙管”下的考试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制定考场疫情防控工作举措。落实医疗保考方案,积极组织考点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保障涉考人员和考生的身体健康。

  严把“安全关”。会同公安、保密部门对各地试卷保密室进行安全检查和验收,对考试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要求各地按照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方式,将试卷保密安全制度落实到位。采购11套智能安检门用于市辖区高考4个考点考生入场安检,各县市均按照要求配备智能安检门。印发《2023年宣城市高考、中考英语听力考试工作方案》,专门组织人员对县市及市区考点的听力广播系统进行检查。充实考务人员储备库,实行全员培训,强化考务人员业务能力。

  严把“诚信关”。印发《关于在全市高、中考考生中统一开展考试诚信教育活动的通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涉及考试的法律法规解读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以真实案例教育引导考生、家长及教师,使其心存戒律,端正考风考纪。协调网信、网监、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对考点周边综合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王顺  唐文慧)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追寻教育的“理想国”
    搜狐03-17
    【编者按】2024年10月,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李镇西老师撰著的《学校的100种可能》(上下册)。本文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阅读《学校的100种可能》后的所思所感。起笔之时,适逢2024年普通...
  • 安徽宣城市教体局举办第20期“教体大学堂”活动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09-27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9月24日下午,安徽省宣城市教体局举办第20期“教体大学堂”活动,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自水主持会议,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旻,人事科工作人员余树青登...
  • 安徽宣城市中职学校教师在全省大赛中荣获佳绩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09-27
    近日,由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总工会、安徽省中华职教社联合举办的202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技能竞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和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赛项选拔赛在合肥市举...
  • 2024年宣城市少儿田径项目教练员培训班顺利举行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09-27
    为广泛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基层田径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推广和普及少儿田径项目,积极备战省十六运会。9月24日-25日,...
  • 宣城建立“1234”政采工作机制
    中国政府采购报09-03
    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财政局以政府采购项目监管为核心,以采购人及代理机构为主线,建立“1234”工作机制,通过“一站式”监管、压实“两个责任”、紧盯“三个层级”、强推“四项举措”,全力...
  • 为何江西成为全国高考最卷的省份?
    搜狐07-22
    一、2024年江西高考统招和单招的现状2024年,江西省高考报名人数达64.21万人。其中,除去高职单招已录取的8.95万名考生,6月统考实际考生人数为55.26万名。从历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趋势来看,呈现出...
  • 宣城“多招”联动用好财政杠杆助企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报07-19
    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中,安徽省宣城市财政局聚焦企业、创新机制、真抓实干,“多招”联动,奋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的“财政速度”。据了解,宣城市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政采领域的各项惠企...
  • 「衡水教育模式」落地深圳,大朋友高考复读学校欢迎各位考察体验
    搜狐07-18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大朋友高考复读学校正式宣布,成功引入并落地「衡水教育模式」,为大湾区的高考复读学子提供了一所高起点、高品质的复读学校。正值高考录取之际,学校诚邀广大考生及家长莅临...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