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供应商需重视政府采购筹划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6-06 09:37 围观3557次

  在庞大的政府采购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订单,更好地促进自身成长,是以企业为代表的供应商的愿望,但能否在政府采购市场中获得订单甚至拿到更多的订单,既是对供应商实力的检验,也是对其政府采购筹划能力的考验。

  在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供应商选择最有利于获得订单的投标方案、销售策略、经营策略等,做好政府采购筹划,对于其在政府采购市场中获得更多订单、增强自身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新概念——政府采购筹划

  税收筹划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即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实现选择税负最轻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筹划行为。同样,供应商也可以在符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政府采购政策法规导向,实现选择最有利于获得订单的投标方案、销售策略甚至是经营策略等,这可称之为政府采购筹划。

  政府采购一头连着公共部门——采购人,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供应商,政府采购规模、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原则、政府采购政策等将直接影响广大供应商。从政府采购数量规模来看,政府采购规模大,对经济影响程度深,身处经济大潮中的供应商,应当高度关注;从政府采购范围来看,政府采购对象包罗万象,各类供应商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从政府采购原则来看,政府采购坚持公开透明原则,确保供应商获得全面信息并从中寻找商机;从政府采购政策来看,政府采购承载着不同的宏观政策目标,相应供应商可以据此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短期投标方案或者长期经营策略。

  总之,政府采购规模大、范围广,为供应商开展政府采购筹划提供了必要性,政府采购原则、政策设计为供应商开展政府采购筹划提供了空间。从短期来看,政府采购筹划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帮助供应商拿到更多的政府采购订单;从长期来看,供应商可以从政府采购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政府采购信息中找到与国家战略相吻合的发展方向,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

  政府采购筹划具备有利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夯实政府采购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明确了加快形成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府采购改革措施,为供应商进行政府采购筹划创造了制度条件。

  一是大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为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公平竞争审查的对象包括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直指限制竞争行为,为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疏通堵点,破除痛点。2019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提出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并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同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作出了详细规定。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持续清理招标采购领域破坏公平竞争的规定与做法,做好政府采购市场建设与统一市场建设的衔接。这些文件的出台,提升了政府采购的公平性、规范性、合理性和透明性,有效保障了供应商的权益。

  二是大力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公开,为供应商获取更多信息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从不同层面提出了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推进信息公开的新要求。近年来,财政部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提出了诸多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发布内容的拓展、发布平台的统一、发布信息的标准化等,增加了供应商可获得的信息量,降低了供应商的信息搜寻成本。

  三是持续强化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为供应商根据自身优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已建立起涵盖支持绿色产业、支持中小企业、支持残疾人就业等方面的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体系。自2004年以来,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先后发布了《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关于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关于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在积极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共同富裕目标的同时,也为供应商有针对性地参与政府采购、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找准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南。

  政府采购筹划路径分析

  供应商开展政府采购筹划,可以从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和法律法规、利用政府采购项目信息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筹划。当前,我国政府采购政策体系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法律法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从总体上规定了政府采购执行政策;二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等相关单项政策,对细分行业领域的政府采购行为作出了规定;三是其他立法或者其他部门法规对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作出了规定。供应商在筹划中只有深刻把握政府采购政策和法律法规,才能在政府采购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筹划,供应商既可能获得短期利益,又能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利用公开的政府采购项目信息进行筹划。目前,我国政府采购项目信息如采购意向、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单一来源采购公示、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政府采购合同公告等都实现了公开。供应商要及时收集相关信息、提前谋划,清晰了解、精准识别采购需求,才能在投标时做到精准响应,提升中标概率。特别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供应商不应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本地,应放眼全国,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政府采购筹划。

  对于政府采购筹划来说,供应商是直接受益主体,采购人能更好地实现物有所值目标,政府能更好地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因此,除供应商应高度重视外,其他政府采购当事人也应给予政府采购筹划更多的关注。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姜爱华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2023年8月学校后勤采购需求及规模大增 基教领域落地多个千万级项目

    2023年8月学校后勤采购需求及规模大增 基教领域落地多个千万级项目
    教育装备采购网09-28
    后勤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教育装备采购网(www.caigou.com.cn)在全国范围内采集的数据统计,2023年8月学校后勤采购共有1086个项目...
  • 黑龙江鸡西:“三举措”确保代理机构监督检查有实效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为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监管力度,规范社会代理机构政府采购代理行为,提升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规范执业的质量,黑龙江省鸡西市财政局结合工作实际,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暂行...
  • 河南新密:开展2023年代理机构履职评价及监督检查工作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近日,河南省新密市发布通知,要求对2022年度代理新密市政府采购项目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机构)开展履职评价和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加强和完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规范代理机构执业...
  • 严把“三关” 强化代理机构管理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代理机构一定要协助采购人做好采购需求,采购文件编制中要注意落实扶持中小企业、支持绿色采购等政策,依法合规开展采购活动。”近日,在山东省德州市财政局,工作人员正在对首次代理德州市政...
  • 代理机构培训 应该“长什么样子”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近日,记者赴甘肃省兰州市对一场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培训活动进行采访,未来,代理机构培训应该“长什么样子”?兰州的这场培训给人启发。让代理机构有参与感此前,记者采访的代理机构培训活动,通...
  • 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建设大有可为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作为我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整体的营商环境,包括公共服务效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对推动...
  • 江苏泰州姜堰区:组织召开全区政府采购业务培训会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日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区政府采购业务培训会,旨在进一步规范全区政府采购工作,提升政府采购专管员以及各单位财务人员政府采购政策业务水平。来自188家一级、二级预算单位的...
  • 黑龙江哈尔滨双城区:政采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报09-26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财政局持续加大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力度,落实政府采购支持政策为企业减负,主动帮扶小微企业解决入驻省采平台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双...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