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山东青岛市以“五个创新”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计划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6-28 10:42 围观1672次

  山东省青岛市以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创新推进机制,凝聚优质教育发展“向心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有关市直单位和各区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机制。2023年上半年,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市领导先后3次专题调度相关工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是强化配套实施,建立督办落实机制。优化工作方式,围绕倍增计划确定的攻坚任务,印发实施14个配套文件,逐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分年度制定任务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挂图作战、集中攻坚。优化督查考核,将学校建设项目落实情况、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以下简称“两县”)创建等方面的关键指标,纳入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开发优质资源倍增任务督办系统,建立定时预警和督办机制,对重点学校建设项目等实地督导,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激励机制。提升经费保障标准,将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分别由900元、1100元提高到1300元、1700元。创新激励方式,建立“两县”创建区(市)奖励制度,对年度评估获得优秀、良好等次的市级普通学校教育集团给予25万元至100万元奖励,进一步激发地方和学校的办学活力。

  创新建设机制,打好优质学位倍增“攻坚战”。一是紧跟入学需求,优化学校规划布局。建立与学龄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相适应的学位供需监测机制,制定实施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重点围绕新建功能区、城乡结合部新建居住区等热点区域学校布局和相关片区学校改造工作,布局新建改扩建220所中小学、幼儿园,着力保障2023年入学高峰期学位供给。二是紧跟教育需求,完善配套保障机制。健全教育建设用地优先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政府有关部门规划、建设、验收、移交等关键环节要求,推动配套学校(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供地、同步达到建设条件、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六同步”。三是紧跟未来需求,高标准建设学校。按照集约用地、适当超前规划原则,优化并落实建设用地、校舍建筑、体育场地等办学条件标准,为未来入学高峰留足空间;坚持突出区域和校本特色,将办学理念等文化元素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一体配备智慧教室、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设施,努力打造一批绿色环保、文化深厚、设施一流、智慧智能的优质学校。

  创新办学模式,打造优质学校倍增“生长点”。一是探索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模式。瞄准幼有优育目标,采取启用新建公办园、民办园转公办园、优质公办园办分园等方式,增加幼儿园公办学位3.7万个,实现公办园、优质园双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幼儿园普惠率从2021年的93.01%提升到95.89%。二是探索新校高位发展模式。坚持“建一所优一所”的目标,高起点谋划100所新建学校发展,采取“一长多校”办学、提前配备教师跟岗培训等措施,2022年将新启用的31所新建学校全部建成“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三是探索初中强校提质模式。围绕提升初中教育质量的目标,遴选在改善区域教育均衡度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50余所初中学校,制定“揭榜挂帅”选聘校长、加强校长专题培训和专家团队跟踪指导等9项措施,进一步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四是探索特色高中创建模式。瞄准“特色多样发展”的目标,在自主招生、师资建设、设备配置、收费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普通高中结合自身特点,在校园文化、教学管理、特色课程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推进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路径,跑出优质资源倍增“加速度”。一是打造名校组团发展新形式。结合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打破城乡、区域、学段界限,在干部教师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名校+新校”“强校+弱校”“普高+初中”“高校+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区域延伸,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教育集团150个,覆盖率达65.3%,55所学校实行“一长多校”办学。二是打造城乡一体发展新机制。以“两县”创建为抓手,将创建关键指标达标情况分解到区(市)和学校,指导地校对照国家标准、年度规划等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攻坚、加力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推进乡村幼儿园改造提升和美丽乡村学校建设等项目,改造提升150所农村薄弱幼儿园办园条件,助力12个省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补齐教育短板,建成一批“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三是打造智慧教育赋能新样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中小学智慧教学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和网上巡课系统等平台,积极推广同步课堂、线上同步教研等模式,探索打造“名师空中课堂+在线答疑”等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有效对接,推动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创新用人机制,打出优质师资倍增“组合拳”。一是创新按需补充机制。按照“总量控制、全域统筹、结构调整”原则,以在校在籍就读学生数量为依据,实行三年一核编、一年一调整,连续两年在全市跨层级、跨区(市)统筹编制6100余个,确保入学高峰期学科教师配备与学生数量同步匹配。强化改革支持,允许教育集团中心校教师编制上浮1%—3%,为集团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干部教师交流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创新梯队培养体系。实施新入职教师连续五年培养计划、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引进行动计划,畅通优秀教师成长通道;推进培训供给侧改革,支持教师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培训课程,着力破解培训“一刀切”的难题。目前全市齐鲁名师、名校长达到165人。三是创新管理交流制度。全面推行定工作岗位、定工作量、定工作职责、全员竞聘的“三定一聘”教师管理改革,不断激发教师队伍内生动力。建立“定期流动+优师交流”模式,大力扶持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每年组织4000余名教师参加定期交流,涵盖优秀骨干教师2000余名,推动实现每所乡村学校至少拥有4名高级教师,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教育部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苏州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会召开
    苏州市教育局04-08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集团紧密合作、优质共享、提质增效,全方位推动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日前,江苏省苏州市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会召开。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季晶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市人...
  • 河南127节!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公布
    河南省教育厅官微04-07
    经过各地逐级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确定了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一起来看看河南省获奖名单吧~
  • 四川省教育厅部署:2个排查、10个落实、4个规范!
    四川省教育厅04-07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相继召开2024年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工作会、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启动会,全面贯彻教育部2024年度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部署2024年全省基础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各项任务,...
  • 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公布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04-02
    经过各地逐级遴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教育部近日公布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教育部“基础教育...
  • 江西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暨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召开
    江西省教育厅04-02
    3月28日,江西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部署会暨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在南昌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郑志军出席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裕秋主持会议。郑志军强调,各地教育行政...
  • 青岛推动政采代理机构专业化发展
    中国政府采购报04-02
    3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财政局顺利举办了代理机构业务培训班。这是该局立足监管实践及行业发展需要,分批次开展2024年度代理机构业务培训的首次培训班。接下来的目标是实现培训的常态化与长效化,...
  • 陕西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陕西省教育厅官微04-01
    2024年3月29日上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刘建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昶葆主持会议。陕西省基础教育高...
  • 四川仁寿县三维发力促进基础教育提质补短
    四川省教育厅03-29
    高位推动,夯实教育发展硬实力。2023年科学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23所,新投用2所,在建2所,新增学位4620个,扩大城乡教育学位供给水平。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2023年财政一般公共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