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体博会25 校体购2

宿迁学院打造“沉浸式”劳动育人格局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7-14 09:13 围观1800次

  宿迁学院坚持“以劳促全”,推进“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努力构建“四化”劳动教育体系,精心打造“沉浸式”育人格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凝聚部门合力,实现组织化推进。学校注重顶层设计和系统落实,成立了劳动学院,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后勤处、保卫处及各二级教学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具体落实劳动教育工作。学校每年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组建劳动教育教研室、劳动实践小组等,结合传统节日与关键节点,开展主题劳动活动。在开学初校领导与大一新生同上劳动课,在“五一”劳动节推出宣传片,寓教于乐,以文化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丰富教学资源,实施系统化育人。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编写劳动教材、拓展劳动实践项目、组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劳动基地建设等,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系统化推进劳动育人。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劳动教育”通识必修课,每年设立N项劳动实践课程,渗透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等X项其他课程,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强化日常劳动,设立每周五义务劳动日,创建文明宿舍等;强化生产劳动,开辟“开心农场”等;强化服务性劳动,成立学生公益社团;强化特色劳动,设置“创意工坊、非遗课堂、运动课堂”等9个主题劳动实践50个项目库。从全校遴选优秀专任教师担任理论课程教学,组建实践指导教师团队,构建协同育人格局。与沭阳县青伊湖农场、泗洪劳动研学基地等共同开展农训、研学劳动等。

  打造活动平台,精铸特色化品牌。积极创新劳动教育平台,不断彰显劳动育人特色,举办崇劳运动会、农耕文化节等,成为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崇劳运动会项目逐年丰富创新,开辟了劳动教育新赛道;农耕文化节突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与保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良好劳动品质。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宿迁学院来延安大学调研交流
    宿迁学院03-19
    3月17日上午,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一行来延安大学调研交流。校党委书记高子伟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吕磊主持。高子伟对宿迁学院一行来访交流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办...
  • 烟台南山学院:构建“五协同、四课堂、三保障”劳动育人模式
    山东省教育厅08-14
    近年来,烟台南山学院秉承“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构建“5+4+3”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新模式,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 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举行
    广东省教育厅07-05
    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如何双向奔赴?日前,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教育结硕果职普融通谱新章——2024年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
  • 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举行
    广东省教育厅07-03
    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如何双向奔赴?日前,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教育结硕果职普融通谱新章——2024年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
  • 宿迁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志明一行来兰州理工大学调研交流
    宿迁学院06-20
    6月5日下午,宿迁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潘志明一行来兰州理工大学就学科建设、校内目标管理与考核、人才招聘等工作开展调研交流。副校长郑小平,学校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研究生院、学生就业指导...
  • 山东师范大学:专业赋能,积极服务地方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06-17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山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菏泽市巨野县部分中小学为试点,联合开展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课程...
  • 宿迁学院创新产教融合模式 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江苏省教育厅05-13
    近年来,宿迁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范式,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江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宿院力量。产教共育,师资共融。邀请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学骨干...
  •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让劳动成为最美的风景
    江苏省教育厅04-30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系统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举行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技能。该区教育系统组织各校针对不同年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