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山西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8-10 10:16 围观934次

  山西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支持保障、推进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强化统筹谋划,健全制度体系。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围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积极研究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先后制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优化调整指导意见》《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施方案》《山西省职业学校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方案》《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推进机制》等系列制度文件。2023年3月,山西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完善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6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思路和举措,着力搭好省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围绕地方需求,优化布局结构。围绕全省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整合、重组、新建一批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结构、强化办学特色。稳步推进4个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建设工作,建立省教育厅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工作机制和国家“双高计划”实施情况定期通报制度,鼓励相关学校率先发展、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全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优化调整指导意见》,紧密对接山西传统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扶持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等专业,积极培育和增设对接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专业。2022年,全省新增高职专科专业点83个,撤销高职专科专业点72个;新增职业本科专业点20个,全省职业本科专业布点达到52个;补充增设二年制、五年制高职专科专业点376个。强化市级统筹,重点采取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措施,切实做好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工作。加大招生力度,推动实现职业学校年招生、在校生人数逐年增长,中职学校招生数与普通高中招生比达到4:6,校均规模年均增加4.1%;高职学校校均规模年均增加14.25%。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所、高职(专科)学校49所、中等职业学校415所,覆盖全省所有市、县,涉及专业基本覆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

  加大投入保障,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持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积极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着力为全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提供坚实保障。“十三五”时期,全省财政职业教育经费累计投入348亿元,年均增长4.6%;2022年,高职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1.6万余元,公办中职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近1.8万元。启动省级优质中职校建设工作,省财政共投入6.44亿元,确立62所建设单位;启动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工作,确立3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7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2年以来,围绕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要求,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厅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平台作用,加大对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图书数量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4月,全省职业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达52个,总投入约154.3亿元,将新增校园占地约5025.2亩、教学行政用房约201.4万平方米。

  坚持德技并重,推动内涵发展。启动职业学校品牌专业和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2022年确定首批90个专业和49个基地建设项目,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实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落实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规定,将企业实践锻炼经历纳入教师工作量,并作为年终考核、岗位定级、职位晋升的重要指标。建设40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8个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开展40个班次、覆盖1.2万人次的职业院校校长、教师等人员培训,助力提升办学和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建2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7个专家咨询委员会,持续举办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组织学生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相关赛事项目,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素质能力。启动以“建设100个思政教育工作室、打造1000个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开发10000个课程思政微课”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铸魂育人计划,聚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打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吸引169所职业学校、2万余名教职工参与;认定省级思政教育工作室75个、职业教育特色文化育人品牌612个、职业教育思政微课4680个,同时将相关项目成果在省职业教育教学联盟平台展示,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搭建融合平台,凝聚产教合力。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2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省促进产教融合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遴选确定太原、大同、晋中、长治4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209家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着力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88所学校、107个专业以及18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53所学校、436种证书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建立17个省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20余个地方区域(市县)性职教集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其中电力、煤炭、装备制造、材料与信息等4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建设单位行列。支持119家企业和学校申报130个省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覆盖全省29个产业领域;通过省级统筹、校企合作,以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方式,首批共建共管共享11个服务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的省级特色产业学院,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不断激发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办学动力、办学能力。

来源:山西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2024年淮安市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暨语言文字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淮安市教育局04-08
    为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202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在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召开2024年全市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暨语言文字年度工作会议。各县区教体局分管局...
  • 六安市霍山县突出四个关键,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六安市教育局04-07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职业教育内涵为核心,优化...
  • 2024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山东省教育厅04-03
    4月2日,2024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教育厅总督学王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工作进展,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24年...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扎根地方 服务社会 释放职业教育全面发展新势能
    河南省教育厅04-03
    近年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地方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扎根许昌办好职业教育,以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实施服务发展的多维路径。选优“第一驻村书记”,架起服务乡村振...
  • 青岛电子学校:打造新电子 服务新经济 铺就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谐互动之路
    山东省教育厅04-02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青岛电子学校抢抓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的重大机...
  • 杭州市教育局举办2024年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培训活动
    杭州市教育局04-01
    3月26至27日,浙江省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富阳召开。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青峰参加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职成教处、杭州社区大学,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各区、县(市)教...
  • 湖南省“五维发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教育部04-01
    湖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部省协同、全省推进,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发展,从“五个维度”积极...
  • 2024年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政务新媒体“内蒙古教育发布”03-25
    为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3月19日至21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召开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全面总结回顾近年来职业教育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4年全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