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赛结合,急救培训体系牵引全员培训。与高校深化“校地合作”,邀请专业应急救护专业力量参与实践教学与培训,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教师规范性培训,开展常态化模拟应急救护演练,积极推进校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重点人员全覆盖取证。全区教育系统培训教职员工1000人次,实现仪器使用100%全培训。
课程融合,生命教育体系助力全面科普。开展青少年应急救护培训,将学生急救自护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安全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演练等主题活动。常态配置1—3名救护培训师,负责通过军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向学生普及防灾避险知识。以“体育与健康”“生命、生态与安全”为主要课程载体,将应急救护内容融入中小学道德与法治、生物等学科,通过晨会、班队课、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向学生传授应急救护等健康知识和技能
资源整合,支撑保障体系推动全速提能。全区97个中小学校点均已实现AED设备全覆盖,实现应急备用全时段。各学校建立校园应急救护志愿者队伍,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应急救护演练。开展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征集评选学校应急救护典型案例,为助力构建健康、平安校园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