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回放丨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11-15 10:27 围观335次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执委会于2023年11月14日(星期二)16:00,在学青会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邀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魏鹤、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伍锦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韦翔主持。

  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11月14日16:00

  地点:学青会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魏 鹤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伍锦昌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

  主持人:

  韦 翔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回放丨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16:00

  韦翔:

回放丨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新闻发布会,这次发布的主题是“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对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筹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政策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魏鹤女士,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伍锦昌先生,请他们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魏鹤女士作介绍。

  16:01

  魏鹤:

回放丨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西体育和体教融合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青少年体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升到新的高度;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体教融合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对体教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住筹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体育特色和优势,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政策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取得了积极成效。自治区体育局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在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主要情况通报如下:

  一、强化示范创建引领,推动体教深度融合开创新局面。2022年以来,自治区体育局会同教育厅制定实施《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市、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及创建评估验收评分细则,从机制健全、任务措施、宣传氛围、特色创新等4个方面细化市级创建指标21项、县级创建指标19项,支持5个市、14个县开展首批体教融合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体教融合经验和做法,引领全区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其中,来宾市在全区率先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和评分办法》,创新中考体育测试方法和内容,提升中考体育分值,2023年达到100分,有效带动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优良率明显提升。今年,我们还探索建设体教融合新型体校,以藤县潭津中心校为试点示范,建设全区第一所体教融合新型体校,支持其开展广西重点项目常态化训练,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内容,扩大体育苗子选材面,促进在校学生健康成长。

  二、强化体校与中小学共建,推动体教阵地融合实现新发展。大力实施基层体校与中小学共建联办计划,每所体校至少与当地1所中学和1所小学共建联办。首先是实现学校课余训练与体校专业训练有机结合,体校教练员到中小学开展常态化选材并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其次是提升体校学生文化教育质量,让进入体校的学生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全区88所市县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结对共建,有力推动了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和优势项目发展,以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和运动成绩为导向,创新培育建设体操、举重、摔跤、田径和攀岩等5个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小高地,扩大示范效应,提升青训队伍规模和质量;建立广西青少年体育专家资源库,评选18名首批广西青少年体育专家;成立国际(广西)体操青训中心工作专班,推进体操青训中心建设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青少年体育,全区已有71所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合作共建。同时,我们把各级学校、俱乐部纳入国家和自治区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人才小高地推荐及评选范围,赋予体育各项命名荣誉及扶持政策,激发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的热情。总体来看,青少年参加体育训练和赛事活动的热情得到激发,既达到在学校普及体育技能的效果,也增加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厚度。2023年,全区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3.9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780多人,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三、强化政策机制创新,推动体教人才融合实现新突破。加强体育教练员队伍,补充体育教师空缺。2022年6月,自治区体育局联合自治区党委编办、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出台实施《关于全区大中小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的实施办法》,支持学校体育教练员开展青训、组建运动队,参加年度锦标赛等专业竞技比赛并享受带队成绩与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挂钩的政策待遇,推动解决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师资不足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等问题,增强体育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目前在南宁市、来宾市进行试点,已从自治区运动队推荐一批优秀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建设体育特色学校,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自治区体育局与一批高校、中学等签署体教融合发展协议,加强体育学科建设,在共建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度合作,与南宁市第十七中学共建广西女子足球队已取得不错的成绩。我区不少地区积极探索优秀体育学生高中阶段创新培养机制、义务教育阶段跨校联合培养机制,构建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体系。如贺州市政府出台文件,对凡参加自治区级以上运动会和锦标赛获得前三名或获得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运动员,可作为体育特长生录取升入市直高中学校就读,贺州市体校与当地中学完全接轨,九年级学生升学率达到100%,体校在当地成了“香饽饽”,成为体育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四、强化青少年赛事体系,推动体教赛事融合取得新进展。在全区范围大力推进运动项目普及,实施“3126”工程,推动每个县(市、区)布局3个以上运动项目,每个运动项目至少在1所高中、2所初中、6所小学中进行重点布局。如,我们组织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协会专业人员在全区范围开展防溺水游泳安全进校园公益宣讲活动,每年超200场,受益师生超30万人次。再如,首届学青会攀岩比赛承办地南宁市马山县实施“攀岩进校园”计划,全县所有11个乡镇全部建有攀岩学校,有1.8万多名学生常态化开展攀岩训练和活动,取得不错的运动成绩。建立覆盖广泛的青少年赛事体系,大力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每年举办单项锦标赛、“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系列赛事活动等,让各类体育活动走进校园,也让更多学生走出校园参加专业竞技比赛。2022年、2023年分别举办了41项、45项全区青少年锦标赛,每年都有来自学校、俱乐部等近万名青少年参赛。今年以来,围绕“迎接学青会 健康新广西”、“奔跑吧·少年”等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超200项,广泛传播科学运动理念,极大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16:12

  韦翔:

  感谢魏鹤女士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16:12

  新华社记者: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还承担着为竞技体育选拔人才的功能,承办学青会对广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有何积极影响?

  魏鹤:

  谢谢您的提问。学青会是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比拼的重要平台,是锻炼和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区通过筹办学青会,进一步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夯实青训体系。从去年6月开始,我们面向学校、面向全社会开展广西优秀竞技后备人才“选星计划”,参加测试青少年超2万人次,一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入选国家训练营、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以及广西运动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厚植了竞技体育长远发展的人才基础。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支持,组织了篮球、排球、游泳、田径等30多个项目的60多名专家到学青会调研后备人才。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突出学青会的成长性,发挥好学青会培养发现优秀苗子的作用,积极向体育总局推荐广西优秀苗子,为国家队输送更多广西优秀运动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广西运动员在学青会公开组比赛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截至11月13日,广西运动员共获公开组金牌39枚,银牌27枚,铜牌37枚,其中南宁市获金牌37枚,银牌26枚,铜牌29枚,北海市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8枚。我区一批优秀年轻运动员在学青会赛场上脱颖而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明日之星”,其中蹼泳运动员姚华莉超100米器泳和50米潜泳两项世界青年纪录,14岁的杨兰斌获得体操男子个人乙组全能冠军,其他几位年轻小将还获得体操男子团体甲组冠军,参加了杭州亚运会的19岁摔跤小将陆锋勇夺学青会国际式摔跤男子自由跤74公斤级金牌等。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再接再厉,全力完成后续各项比赛,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实现“参赛出彩”的目标,为广西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赢得更多成绩、增添更多动力。

  16:15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广西推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伍锦昌:

回放丨广西体教融合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健全体教融合发展体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具体可概括为5个“加强”。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自治区教育、体育等部门先后印发了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学校设置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实施办法等文件,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政策措施。

  二是加强联办共建。三年来,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共建5个体教融合示范市、14个示范县(市、区)和49所广西体育特色示范学校;自治区体育部门与相关市县、学校、协会和企业等共建网球、赛艇等10多个项目运动队。全区各级基层体校与14个地市的114所中学、114所小学开展联办共建,让体校专业队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让普通学校学生享受专业运动训练。

  三是加强赛事融合。三年来,共举办121项全区性青少年体育重大赛事,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坚持每3年举办一次全区学生运动会,每届运动会均有近万名学生参加。

  四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五是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广西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做到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域全覆盖”。从监测来看,广西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青少年儿童视力持续向好,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下一步,广西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体教融合,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每天锻炼两小时;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不断提升体育教学活力;进一步完善赛事体系,按照理念融合、管理融合、资源融合、赛事融合的思路,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打造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园足球工作,激发青少年足球运动兴趣爱好,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奋力开拓校园足球发展新局面。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谢谢!

  16:21

  中国青年报记者: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对广西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魏鹤:

  感谢您的提问。首届学青会应体教融合改革而生,办好学青会是我区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抓手。我们借助筹办学青会,不断加强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投入力度,不断夯实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取得了新进步、开创了新局面。

  一是借力学青会,进一步健全青少年体育政策制度。我们利用筹办学青会的契机,主动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实施体教融合实施意见、建设全国新时代体育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等管长效、涉根本的重大政策文件,建立了各级体育、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协作推进青少年体育的工作机制和格局。  

  二是借力学青会,进一步拓宽青少年体育投入渠道。我们借助筹办学青会,统筹各方资源、引导各方力量投入青少年体育。一方面,以实施体校强基工程为抓手,推动将基层体校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计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基层体校。一方面,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力量参与兴办青少年体育,全区已有70多所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引入社会力量合作共建,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借力学青会,进一步丰富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筹备学青会以来,全区累计建成各类体育场地2万多块,包括青少年和学生使用率很高的一大批足球场、篮球场。本届学青会新建和维修改造49个比赛场馆,从规划选址和设计阶段就注重场馆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考虑后学青会时代为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好后学青会时代广西青少年体育发展,充分发挥学青会留下来的场馆设施资源,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训练和赛事活动组织,持续巩固学青会办赛成果,深化体教融合,有力推动青少年健康发展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16:25

  韦翔: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两位发布人刚才的回答,也感谢记者朋友的参与。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教育厅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