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名单,最终确定了64个区域优秀案例和99个“书香校园”。内蒙古自治区2地入选区域优秀案例,3校入选“书香校园”。内蒙古教育发布推出专栏,报道入选地区、学校先进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更加重视青少年阅读,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
书香润童心 阅读筑梦想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案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结合《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按照鄂尔多斯市书香校园建设整体规划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托儿童阶梯阅读课程,构建家校阅读共同体,全面推进学生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浓郁的校园文化。
01
书香校园阅读课程体系构建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围绕培养身心健康、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的时代新人的办学宗旨,把阅读作为落实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构建书香校园儿童阶梯阅读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儿童阶梯阅读课程基本形式为晨诵、午读、暮省,即用诗歌迎接黎明,用童书滋润童年,用暮省学会思考。
构建思路
通过“五个阶梯”,科学构建“儿童阅读课程”体系。
02
书香校园创建措施
创设环境氛围,亲近阅读
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造就热爱阅读的儿童。营造“学校-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读书环境,全方位打造多维度的阅读空间,实现书籍资源共享,用书香浸润学生心灵。
重视学校图书馆建设。馆藏书目5万余册,生均藏书25.8册,订阅报刊60余种。图书馆设有1名专业图书管理员,配有电脑管理、图书索引,使图书借阅更加快捷。
图书室环境清雅洁净、宽敞明亮,全天开放。同时,为充分发挥学校图书的作用,图书馆向每班提供100本图书,每月更换,方便学生阅读。
各班设立图书角,按照“书目质优、类别多样、数量充足、制度健全、布置整洁、富有创意”的要求,创建个性化阅读空间。
依托儿童阅读课程,推进阅读
学校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儿童阶梯阅读推进方式。晨诵传承中华文化,进行国学经典诵读与主题诵读。午读为师生共读,通过导读课、交流课、汇报课学习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学校开展红色主题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历史,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科普书籍阅读,梳理一百本推荐科普书目,每学期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邀请科普专家为学生讲解科学知识,引导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暮省读写联结,促进学生发展,以写绘、说写、日记等形式开展,每学期整理班级暮省集,编辑个人作品集。
强化“五个落实”,保障阅读
“五个落实”,即阅读物落实、阅读时间落实、阅读量落实、阅读方法落实、阅读评价落实。
加大评价导向,强化阅读
学生阅读重过程性评价,教师采取周统计、月评比、学期奖励等多种方法,激励学生自主阅读。
排演经典儿童剧,深化阅读
学校通过排演儿童剧深化阅读,已形成班班都排演、人人都登台的文化氛围。每年四月份学校戏剧节成为特色品牌活动,已排练《英雄儿女》《王二小》等三十多个剧目,其中《恰同学少年》《小英雄雨来》等作品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展播。
推动多彩活动,乐享阅读
学校通过序列化、系统化、常态化活动,持续点燃学生阅读兴趣。每年举办读书节开幕式、百人诵读、图书漂流、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经典诵读比赛、邀请儿童作家入校园等活动。
通过互联网等平台,助力阅读
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中小学读书分享活动,学生人均上传1份优质阅读作品,语文教师人均上传1节导读课例,学校上传2份活动案例。积极参加鄂尔多斯市“师生共读”大阅读活动,学校在每一届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家长共读,带动学生阅读
学校通过推荐教师共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撰写读书心得,促进老师阅读。通过开展家长读书会,开设家长朗读群引导家长阅读。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读氛围。
03
书香校园保障筑基
加强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阅读专项领导小组,分年级指导、督促、检查学校阅读工作。加强制度保障。制定《康巴什区第一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方案》,分年级制定《整本书阅读方案》,形成了方向明确的工作体系。加强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将购书款和阅读活动列入财务固定投资计划,按学生人数比例投入购书经费,目前学校共投入约200万元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图书馆,平均每年图书购置费为5万余元,2023年学校新增购入50万元图书。
康巴什区第一小学在创建书香校园工作的推动下,已形成家校一体的阅读氛围。孩子们在阅读中,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增强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