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实践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4-11 15:57 围观616次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范式,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围绕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和实施劳动教育项目,强化学生对劳动内涵的理解和实践。

  构建系统性劳动课程,厚植劳动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生活类劳动实践,设立“举手之劳”“宿舍之劳”“美化之劳”“感恩之劳”四大课程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组织“假期‘七个一’”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为家人买一次菜、做一次饭、洗一次碗筷、做一次家庭卫生大扫除、洗一次衣服、参加一次社区环保或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培养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的习惯,厚植劳动精神。

  深耕专业性劳动训练,孕育工匠情怀。学校围绕专业实习要求,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打造“专业+劳动训练”,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性实训、“2+1”岗位实习,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积累职业经验,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升劳动品质。结合“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活动,提升打造“创新创业+劳动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践行公益性劳动实践,熔铸劳模品质。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开展“智慧助老”“七彩假期暑期夏令营”“专业社团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助力乡村振兴、环保、马拉松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锻炼团队协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推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为具有高尚劳模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激活社会培训新动力
    江苏省教育厅09-14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坚持做好社会培训,做强企业服务,做优社会公益,服务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做活社会培训。学院出台社会培训管...
  • 烟台南山学院:构建“五协同、四课堂、三保障”劳动育人模式
    山东省教育厅08-14
    近年来,烟台南山学院秉承“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构建“5+4+3”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新模式,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 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举行
    广东省教育厅07-05
    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如何双向奔赴?日前,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教育结硕果职普融通谱新章——2024年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
  • 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流活动举行
    广东省教育厅07-03
    如何搭建劳动教育融通职普的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如何双向奔赴?日前,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劳动教育结硕果职普融通谱新章——2024年广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融通职普”成果展示及提升交...
  • 山东师范大学:专业赋能,积极服务地方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
    山东省教育厅06-17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山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以菏泽市巨野县部分中小学为试点,联合开展中小学科学劳动教育课程...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江苏省教育厅06-06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业+思政+实践”三课堂的同行共促,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专业课堂,磨砺工匠技能。组织开展学生专业技能比赛,指导学生结对1名技能导...
  •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让劳动成为最美的风景
    江苏省教育厅04-30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系统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举行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技能。该区教育系统组织各校针对不同年龄...
  • 江苏溧阳市:坚持五育并举教育理念 推进劳动教育实施
    江苏省教育厅04-22
    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因校制宜,开发劳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