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渭南市澄城县教育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筑牢教育质量基石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4-08-23 17:10 围观67次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教体局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坚持师德与师能齐抓共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努力打造教师队伍人才新高地。

  坚持师德为先。深入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面向全县教职工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把好教师入口关,对新招录教职工和教师资格申请人员开展违法犯罪信息查询。严格落实师德师风问题“黑名单”制度,完善幼儿园、中小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行为管理“三个细则”,扎紧制度笼子。用好表彰和职称评审两个抓手,在教师评选中对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

  优化分层培训体系。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培训为抓手,不断优化培训路径,提升培训质效。建立以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为首的“三名+”工作室,通过专家讲座、实践观摩、沙龙研讨等形式,积极打造一批个人素养一流、教育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同时,分批次组织校(园)长、优秀教师代表赴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开展个性化、订单式培训,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

  塑造队伍良好形象。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依托县教体局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在县域内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氛围。同时,不断深化教师队伍考核监督制度,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奖惩机制,完善对校(园)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制度,三管齐下,进一步提升学校管理队伍良好形象,全面擦亮澄城教育品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来源:渭南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四川省加快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部09-26
    四川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在教师引进、培养、管理等方面发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
  • 湖北省打造高素质职教教师队伍
    教育部09-26
    湖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实施荆楚强师共同行动,聚焦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德能双促、引育并举、...
  • 河南焦作市高新区: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河南省教育厅09-26
    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教体中心采取多种措施,为区域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师德为基,点亮教育明灯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
  • 黄淮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四维度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河南省教育厅09-26
    黄淮学院聚焦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紧紧围绕“四个维度”,积极营造尊师重教、强师兴校的氛围,持续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为教育强国强省战略贡献力量。涵养师德,...
  • 青岛科技大学:扎实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山东省教育厅09-26
    青岛科技大学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远大志...
  • 宿迁泗洪: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09-26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召开全县“三名”工作室工作推进会,就高质量推进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进行部署,全县四十多家工作室主持人参加会议。发挥品牌效应。泗洪县坚持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
  • 宿迁市经开区: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09-14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近日,江苏省宿迁市经开区组织开展教师节系列活动。经开区召开全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以及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教育高质量发...
  • 浙江省各地推出惠师利师好举措 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浙江省教育厅09-11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积极加大教师待遇保障力度,推出一系列惠师利师的好做法,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杭州市:推行30年教龄教师免费乘车政策杭州市自2021年起面向在杭各级各类学校30年教...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