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深入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愿转”、“不会转”和“缺乏资金转”等关键问题,从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研供给、汇聚多方资源等角度入手,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社会关切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体制机制上,东南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成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合办公室,统筹全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通过整合科研院、技术转移公司、资产管理处等多个部门的职能,构建了一个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工作机制,确保技术转移工作的高效规范运行。同时,学校设立了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专门的二级管理机构,纳入学校科研体系。
为了优化服务体系,东南大学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科研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转化方案设计等全方位服务。学校还出台了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办法,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的国资单列管理,并创办或入股企业时实现100%赋权。此外,学校还探索开展了股权奖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作价投资的70%股权净收益归科技成果完成人及转化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团队人员所有,进一步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科研攻关方面,东南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团队围绕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同时,学校还持续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此外,学校还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重大平台建设,建设了一批突破型、引领型的国家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在资源集聚方面,东南大学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学校还加快推进校企协同,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建了一批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海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移动通信、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近五年,东南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到了76.87亿元。其中,在江苏的合作转化占学校转化总金额的65%,支撑江苏企业立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278项,获批金额23.61亿元,合作金额位列全省第一。
未来,东南大学将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研攻关和资源集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