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头脑风暴 资源为王”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闭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5-31 04:51 围观3928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5月30日下午,为期3天的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古都西安胜利闭幕。本次论坛共吸引了400余名与会代表参与,除高校图书馆代表外,还有来自中科院、企业界以及德国图书馆界的学者参加。本届论坛共安排有2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围绕高校图书馆发展领域最热的“数字资源”主题,进行了43场主题报告交流。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作为论坛承办方,为每一位嘉宾都提供了周到、贴心的服务,让教师和企业代表充分享受高校图书馆领域难得一见的学术盛宴。

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新任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宋姬芳担任闭幕式主持人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高校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在闭幕式上作了题为《作为数字资源的电子书及相关问题》的报告。

  朱馆长在报告中讲到,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步伐,图书馆也经历着环境和自身的信息化。文献资源仍然是图书馆发挥职能的重要基础,资源的建设向数字资源倾斜,期刊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正走向新一轮的OA转型,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开始,但远未完成。通过对“电子书是什么”“电子书的出版”“电子书的服务”“电子书的管理”四大主题的细致解读,为与会嘉宾展示了数字资源“新贵”——电子书的概念、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朱强馆长作报告

  在“头脑风暴一百分”环节,宋姬芳秘书长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王元馆长、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李玉海馆长、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刘万国馆长、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李欣副馆长、首都医科大学龚家健副馆长、南开大学商学院李月琳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文清老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秦鸿老师以及西安知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钱建立博士在主席台就坐,同场内嘉宾交流。专家、代表认为,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图书馆面临转型与变革,需要有全新的思想、理念、技术支撑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加强合作,既注重实践工作也提升理论研究,共同促进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参会代表与专家就机构知识库、数字资源定价依据、数字资源与用户的交互关系、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嵌入式服务、数字资源利用统计、数字资源生态环境、数字资源整合利用、Shibboleth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专家齐聚“头脑风暴”

  闭幕式还进行了学术论文、优秀案例以及优秀通讯员的颁奖环节。其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图书馆、三峡大学图书馆等高校选送的6份案例获案例评选一等奖。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管理系《用户个体差异对数字资源获取行为的影响》、中山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APP资源库建设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等6篇论文获一等奖。除此以外,还有12篇论文获二等奖、20篇论文获三等奖。

颁奖环节

获奖代表合影

  闭幕式最后,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万国作为代表对本届论坛进行了总结。刘馆长说,会议探讨了数字资源与服务的方方面面,从宏观上的全球化、数字化、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定位,到微观上的数据挖掘、元数据标准,从数据库的出版、馆藏资源配置、数字资源使用监控与分析,到开放获取、开源软件,从机构知识库建设、学科服务、期刊网络建设,到资源整合、知识发现、云服务平台建设实践,每一个报告都可圈可点,掷地有声。会议的成功源于全体代表的积极参与,两天的会议中参会代表认真听取报告,积极参加研讨,大家积极钻研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令人钦佩。

刘万国馆长总结发言

  与此同时,刘馆长对长期以来为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做出的各高校图书馆和有关领导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向本次会议的承办方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2014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近400余名嘉宾的共同关注和见证下胜利闭幕。【图/文 赵媛 张静(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

  【论坛背景】“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作为中国高校图书馆领域的年度性大型论坛,迄今已在北京、成都、苏州、长春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是高校图书馆领域的顶级高峰盛会。论坛致力于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将宏观发展趋势与微观图书馆技术实践紧密结合。每届论坛都以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主题、高层次的嘉宾演讲和丰硕的会议成果赢得高校图书馆届的一致关注和认可,以此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